陈卫强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的PET/CT定量参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患者PET/CT显像定量参数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75例临床可疑CMVD女性患者(年龄25~77岁)13N-NH3·H2O PET/CT动态定量显像资料。以PET/CT测定左心室整体冠状动脉血流储备(LV-CFR)值2.5为诊断界值分为CMVD组和非CMVD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静息左心室整体心肌血流量(LV-MBF)和负荷LV-MBF的差异;收集患者个体特征参数,分析2组间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75例患者中,51例(68%)CMVD,24例(32%)非CMVD。CMVD组体质指数(BMI)高于非CMVD组[(26.93±3.52)和(23.83±3.42)kg/m^2;t=3.63,P=0.001],且LV-CFR与BMI呈负相关(r=-0.341,P=0.003)。超重组(BMI≥24 kg/m^2)LV-CFR低于非超重组(BMI<24 kg/m^2)(2.18±0.47和2.54±0.55;t=-2.89,P=0.005)。CMVD组中静息LV-MBF[0.74(0.65,0.84)ml·min^-1·g^-1]高于非CMVD组[0.66(0.58,0.75)ml·min^-1·g^-1;U=417.5,P=0.027],负荷LV-MBF[(1.53±0.35)ml·min^-1·g^-1]、LV-CFR[2.07(1.71,2.34)]低于非CMVD组[(1.96±0.45)ml·min^-1·g^-1、2.86(2.61,2.95);t=-4.54,U=0,均P<0.001]。在高血压组内,CMVD亚组较非CMVD亚组的静息LV-MBF高[(0.77±0.16)和(0.65±0.13)ml·min^-1·g^-1;t=2.26,P<0.05],而负荷LV-MBF[(1.49±0.34)和(1.85±0.40)ml·min^-1·g^-1;t=-3.07,P<0.05]和LV-CFR[1.99(1.64,2.23)和2.85(2.55,2.95);U=0,P<0.05]低。在非高血压组内,CMVD亚组较非CMVD亚组的负荷LV-MBF[1.53(1.36,1.97)和1.94(1.76,2.16)ml·min^-1·g^-1;U=43.5,P<0.05]和LV-CFR[2.35(1.94,2.43)和2.87(2.65,3.09);U=0,P<0.05]低;高血压组中CMVD亚组LV-CFR低于非高血压组中CMVD亚组(U=164.0,P=0.028)。结论BMI与CMVD的LV-CFR呈负相关,CMVD患者负荷LV-MBF减低、静息LV-MBF升高,导致LV-CFR降低。高血压是影响MBF和CFR的重要因素。
- 彭琨陈卫强王永德张健汪娇陈越李剑明
- 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女(雌)性心肌灌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性别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分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左心室整体冠状动脉血流储备(LV-CFR)界值,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不存在任何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病变的408例患者分为CMD组(LV-CFR<2,139例)和对照组(LV-CFR≥2,269例)。分析CMD发生以及LV-CFR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和女性患者CMD发病率相仿(32.5%vs.35.0%)(P>0.05)。CMD组BMI和L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男性患者,女性CMD发生风险并未增加(P>0.05),而高LDL-C和高BMI是CM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CFR与LDL-C呈负相关(P<0.05),而与性别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性别对CMD的发生和LV-CFR无明显影响。
- 孙艳侠张健陈卫强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性别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脏破裂的防治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尽管发生率较低,但是病死率极高,并且是ACS患者院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CR死亡具有突发性,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医疗矛盾。
- 陈卫强张健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破裂RUPTURE发生率病死率ACS
- 13N-NH3·H20 PET/C T显像血流储备测定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探讨13N-NH3·H2O PET/CT显像测定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可疑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共54例临床疑诊CMVD的患者(男22例、女32例,年龄25~77岁),行13N-NH3·H2O PET/CT显像测定左心室整体CFR(LV-CFR),并据其将患者分成CMVD组(LV-CFR<2.5)和非CMVD组(LV-CFR≥2.5)。比较2组患者PET/CT心肌灌注显像(MPI)半定量参数[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总积分差(SDS)和一过性缺血性扩张(TID)]和左心室功能参数[静息和负荷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和负荷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另外分析和比较静息、负荷状态下左心室整体心肌血流量(LV-MBF)及CMVD组三支冠状动脉区域CFR分布的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CMVD组左心室整体静息MBF高于非CMVD组[(0.74±0.16)与(0.63±0.09)ml·g-1·min-1],而左心室整体负荷MBF低于非CMVD组[(1.52±0.36)与(1.89±0.22)ml·g-1·min-1;t值:2.925和-4.503,均P<0.05];余半定量参数在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1.430~1.400,U值:286.0~338.5,均P>0.05)。CMVD组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CFR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0.798~0.836,均P<0.01)。结论PET/CT显像CFR测定的诊断能力优于MPI的半定量分析,为冠状动脉造影或动脉CT阴性、疑诊CMVD的患者提供了无创、客观的诊断和评价依据。
- 彭琨陈卫强王永德张健李剑明
- 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
- 3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院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脏破裂( cardiac rupture,CR)院内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CR死亡构成比、时间分布、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
- 陈卫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血流储备和微循环阻力指数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进行准确、有效地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状况评估,有利于客观评价CAD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的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血流储备(MFR)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可通过无创或有创的方法获得。笔者就FFR、MFR和IMR在CA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彭琨陈卫强李剑明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血流储备分数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66例,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发生心脏破裂时间分为早期组15例(≤24 h)和晚期组51例(>24 h),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晚期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肌酐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游离壁破裂呈正相关(OR=1.357,95%CI:1.050~1.753,P=0.020;OR=1.031,95%CI:1.002~1.062,P=0.039),而心绞痛史与早期游离壁破裂呈负相关(OR=0.032,95%CI=0.002~0.575,P=0.019)。结论白细胞计数、肌酐水平升高是早期心脏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绞痛史则是可能的独立保护因素。
- 陈卫强王永德刘房春张健
- 关键词:心肌梗死白细胞计数心绞痛
- 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胸痛患者体重指数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胸痛患者体重指数(BMI)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PET/CT冠状动脉血流定量分析、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胸痛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MI与CFR的相关性;根据CFR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组(简称CMD组,CFR<2.5)和对照组(CFR≥2.5),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模型分析BMI与C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D组女性、肥胖、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MD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CFR呈负相关(r=-0.45,P<0.01),多元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BMI与CRF仍然存在线性相关(r=-0.371,P<0.01);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显示,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LDL-C校正后,BMI与CMD独立相关,BMI每增加5 kg/m^(2),CMD发生的OR为4.46(95%CI 1.47~13.55,P<0.01)。结论在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的胸痛患者中,BMI升高是CMD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王永德陈卫强李祎李剑明张健
- 关键词:体重指数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局部血流
- 经冠状动脉移植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猪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移植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球囊封堵法制备AMI模型,AMI后2周将GFP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入小型猪心肌梗死区域(移植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6周行心脏超声和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取心肌梗死区组织作冰冻切片,vWF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1)对照组:心肌梗死后8周和心肌梗死后2周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移植组:干细胞移植后6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心肌梗死面积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2)vWF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显示移植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冠状动脉移植的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梗死心肌内存活,增加梗死区血管新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 刘房春张健陈卫强王永德王一凡齐向前刘晓程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毛细血管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ⅣUS-VH)方法评价稳定型心绞痛(SAP)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资料与方法将199例心绞痛患者按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成SAP组101例和UAP组98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罪犯"血管,采用灰阶血管内超声方法测量并比较两组"罪犯"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偏心指数。采用ⅣUS-VH方法测量并比较两组"罪犯"血管的斑块组成中钙化组织、纤维组织、脂质组织、坏死组织的面积及百分比。结果两组在最小管腔面积处测量的参数外弹力膜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面积、斑块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2、-0.345、1.921、0.378、0.857,P>0.05)。在最小管腔面积处测量的斑块组成方面,UAP组坏死核心面积明显高于SAP组(t=2.361,P<0.05)。两组纤维面积、脂质面积、钙化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5、1.884、0.787,P>0.05)。在斑块成分分布方面,UAP组纤维斑块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SAP组(t=-2.418,P<0.05),坏死核心面积明显高于SAP组(t=2.602,P<0.05),两组脂质面积及钙化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0.085,P>0.05)。结论 UAP组斑块构成中,坏死核心面积更大,坏死百分比更高。"罪犯"病变更加不稳定,更容易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 王晓梅王永德陈卫强张健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虚拟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