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地震
  • 15篇水库
  • 14篇震源
  • 11篇震源机制
  • 11篇三峡水库
  • 7篇诱发地震
  • 7篇震源机制解
  • 6篇地震活动
  • 6篇地震序列
  • 6篇水库蓄水
  • 6篇水库诱发
  • 6篇水库诱发地震
  • 5篇地震前
  • 5篇蓄水
  • 5篇震前
  • 5篇三峡库区
  • 5篇三峡水库蓄水
  • 5篇水库地震
  • 5篇库区
  • 5篇波速

机构

  • 42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46篇陈俊华
  • 19篇申学林
  • 17篇魏贵春
  • 12篇吴海波
  • 10篇赵凌云
  • 8篇王杰
  • 7篇甘家思
  • 6篇姚运生
  • 5篇薛军蓉
  • 4篇吴建超
  • 4篇戴苗
  • 4篇李胜乐
  • 4篇严尊国
  • 4篇廖武林
  • 4篇张丽芬
  • 4篇王秋良
  • 3篇陈蜀俊
  • 2篇李垠
  • 2篇张璇如
  • 2篇朱彦武

传媒

  • 21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湖北省地质学...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0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秭归与巴东交界MS4.0地震矩张量及应力环境研究
2021年
三峡库区湖北秭归与巴东交界地区2013年以来发生5次M S4.0以上地震.本文基于湖北、重庆等省属13个测震台站宽频带波形数据,采用kiwi软件包和rapidinv12程序反演了这些地震的全矩张量解,结果显示所有地震双力偶解均为走滑兼逆断性质,两个节面走向、倾角、滑动角与P、T轴走向和倾俯角的一致性均较好,主压应力P轴NWW走向,倾角近水平,主张应力T轴NNE走向.与三峡库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比较,这5次地震主压应力P轴与主张应力T轴的平均方向与其大体一致,并且节面1平均走向也与附近主要断裂:高桥断裂和周家山—牛口断裂走向大体一致,反映了这些地震受到区域现今构造应力环境的控制与影响.通过对地震矩张量的ISO+DC+CLVD分解显示,所有地震的ISO成分均低于10%,纯双力偶DC成分偏少而CLVD成分较多,主要与震源区地下浅层介质复杂的各向异性、多重剪切错动或液态下拉张错动有关.结合震源区局部特殊的岩层岩性结构和水文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库水长时期的侵蚀溶蚀与加卸荷载作用,有利于引起局部岩层强度降低,在特殊水位时段将触发岩层失稳而滑动破裂,这5次地震中CLVD成分较多正是这一复杂过程的重要体现.
吴海波王杰王杰陈俊华
关键词:CLVD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陈俊华甘家思李普丽薛军蓉李峰李垠
关键词:三峡水库水库诱发地震波速比
江西瑞昌4.6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湖北、江西区域台网共9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反演江西瑞昌2011年9月10日Ms 4.6地震震源机制解,其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I走向204°,倾角79°,滑动角-22°;节面Ⅱ走向298°,倾角68°,滑动角-168°;最佳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4 km附近;结果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主压应力P轴近NS向,主张应力轴近EW向,类型为正断;其最大余震为当日23时36分原震中位置Ms 2.8级地震,类型为倾滑正断;余震序列主要呈NNE分布,个别呈NW方向分布。由此推断该地震发震构造与2005瑞昌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同一组构造系列,从地表考察判断其与NE向枫林桥断裂有关。
赵凌云张辉陈俊华申学林魏贵春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地震构造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间M4.6地震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间M 4.6地震之后,震中区附近发生一系列余震活动。从序列特征、小震震源机制解、余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震区地质构造情况等方面,对该地震序列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M 4.6地震序列中较强的地震活动主要沿NE走向的枫林桥断裂分布,M_L 2.0以下的微弱地震活动主要沿NW向的襄樊—广济断裂带武穴段分布,M 4.6主震可能由NE向的枫林桥断裂所控制。
陈俊华申学林赵凌云魏贵春乔岳强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地质构造
三峡库区上地壳S波衰减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2015年2月记录的1 300多次ML>1.5小震事件6 000多条射线的S波数据,利用S波衰减层析成像技术获得了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上地壳Q_S成像分布图.结果显示,三峡库区上地壳Q_S值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沿水库近岸区主要为Q_S高值区,外围NE,NW,SW和SE等4个方向上均存在Q_S低值异常区,这是由于这些异常区位于不同地层转换带,岩层较易破碎,易于库水渗流所致.在巫山—秭归段剖面上,本文Q_S成像结果与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基底至上地壳底部之间岩层的Q值变化形态基本一致,前者均值比后者低,反映了上地壳深部介质对地震波衰减特性的影响.2013年巴东MS5.1震群活动和2014年秭归MS4.5,MS4.7震群活动均分布在Q_S高值与低值过渡区,这种区域的地下介质位于"软"、"硬"转换带上,岩层易破碎,应力和能量易集聚,Q值易受水的渗透引起变化,从而降低发震断层抗剪切强度而诱发地震.
吴海波王杰杜承宸申学林陈俊华
关键词:Q值
宽谱全光开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谱全光开关,包括复合的二氧化钒薄膜和金属光栅。本发明利用控制光来控制二氧化钒薄膜的光致相变及其伴随的红外光透过率变化,并利用金属光栅的偏振选择特性,可实现对红外波段偏振选择。本发明能够提高消光比,而且整...
陆亚林张璇如王威朱彦武陈俊华赵元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后震源机制为走滑-正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各异,P轴仰角较大,明显不受区域应力场控制,这种现象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有关。
王墩姚运生薛军蓉陈俊华宋琛
关键词:蓄水震源机制解孔隙压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 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活跃有关,表现出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在震...
陈俊华甘家思李普丽薛军蓉李峰李垠
关键词:三峡水库水库诱发地震波速比
文献传递
秭归罗圈荒地区微震群时空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简要分析秭归罗圈荒地区的微震群事件,微震群属于煤矿开采以及回采工程活动导致的煤矿地震,与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地区2次微震群的发生属于偶发的局部应力释放。
陈俊华申学林魏贵春吴海波
关键词:矿震固体潮
三峡水库蓄水后全位移场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全位移场的变化:蓄水至135 m水位后,出现了巴东、牛口、归州和新滩镇4个全位移极值区;172 m水位试验性蓄水后,4个极值区沿长江两岸范围进一步扩大,量值也有所增加。将蓄水后全位移场变化与同期地震活动对比发现,伴随135 m水位蓄水发生的4次ML≥2.5地震分布在高桥断裂南段与巴东极值区的交汇部位;172 m水位蓄水以来发生的14次ML≥2.5地震主要分布在巴东和新滩镇全位移极值区附近。分析认为,三峡水库蓄水造成上地壳表层全位移场的梯度带是垂向上强烈的剪切活动带,同时也是垂向剪应变能较大和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易于诱发水库地震。
吴建超陈蜀俊陈俊华
关键词:数值模拟水库诱发地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