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滑坡
  • 3篇黄土
  • 3篇降雨
  • 2篇人工降雨
  • 2篇模型试验
  • 1篇原状
  • 1篇原状黄土
  • 1篇三轴剪切
  • 1篇三轴剪切试验
  • 1篇失稳机理
  • 1篇室内模型试验
  • 1篇土边坡
  • 1篇土结构性
  • 1篇土质
  • 1篇土质滑坡
  • 1篇坡面
  • 1篇结构性参数
  • 1篇滑坡机理
  • 1篇黄土边坡
  • 1篇黄土滑坡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陈伟
  • 3篇骆亚生
  • 2篇武彩萍
  • 1篇郭靖
  • 1篇沈宏亮
  • 1篇杨龙
  • 1篇宁子健
  • 1篇李丹
  • 1篇高飞龙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三轴剪切试验的原状黄土结构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对陕西杨凌原状黄土的结构性进行研究。基于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邵生俊提出的结构性参数进行改造,这样就避免了计算时人工插值求参数的繁琐和不准确性,以及克服了该公式在ε1=0和ε1=15%时没有意义的缺点。然后以此改造后的结构性参数为基础分析围压和含水率对黄土结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原状黄土的结构性参数随应变增大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在相同的含水率下,围压越小,结构性参数越大;在相同的围压下,含水率越低,结构性参数越大。最后,在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中引入结构性参数后该曲线表现出了较好的归一性,说明了此结构性参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陈伟骆亚生郭靖
关键词:原状黄土三轴剪切结构性参数土结构性
人工降雨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在自然界中,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但由于黄土特殊的结构性和力学特性,导致对此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和深入。为了对降雨诱发黄土滑坡失稳机理有更深的了解,进行了人工降雨作用下的黄土边坡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前两次的降雨中,平均入渗率为86%,之后入渗率由于地表径流的增加而随时间逐渐减少,最后维持在40%左右;在一定的降雨强度下,黄土边坡会先产生坡面侵蚀和水土流失,形成冲蚀沟和泥流运动,然后引发多重滑体的牵引式滑坡;滑动变形区为坡面下0~1.6m之内的浅层土体。降雨入渗使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大致使有效应力减小以及产生指向坡外的渗透力导致坡体不稳定,这一双重效应为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原因之一。
陈伟骆亚生武彩萍
关键词:黄土滑坡人工降雨模型试验滑坡机理
降雨对黄土裸坡坡面形态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被引量:9
2013年
黄土高原坡面的侵蚀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的6—9月,坡面会遭到严重破坏,更甚者造成滑坡。建立了黄土裸坡的室内模型并模拟人工降雨,通过综合监测来观察降雨过程中坡面形态的变化并分析降水入渗对黄土滑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降水入渗速率由快到慢;径流量/入渗量的值随时间先增长,再减小,最后稳定;坡顶的降水入渗速率始终大于坡面;(2)坡顶首先产生贯通的拉裂缝,然后坡体内部产生局部微小竖向裂缝,位移方向为坡顶下方竖直向下,坡面下方略大于45°;(3)坡面侵蚀经历了"片蚀—沟蚀—沟间坡面面蚀向深切和侧蚀发展"的过程,最终沟岸发生崩塌,坡面因受侵蚀呈整体下降趋势;(4)坡面崩滑从坡趾处自下而上发展。
武彩萍骆亚生陈伟李丹
关键词:黄土降雨入渗滑坡
土质滑坡灾变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历史统计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类型的滑坡灾害发生与降雨有关。为了对降雨诱发土质滑坡失稳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行了人工降雨作用下的红壤土坡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实验过程中,通过人工降雨模拟系统模拟极端降雨条件下的各种降雨工况,如持续性强降雨、强降雨后持续干旱等降雨工况。再通过埋设在土质滑坡体内的各监测设备来实时反馈土坡体内的诸如含水量变化率、土压力变化值、非饱和吸力变化值等参数,然后依据这些参数再结合相关的土力学理论来探讨降雨作用下土质滑坡的失稳机理。
杨龙沈宏亮宁子健陈伟高飞龙沙桢晖
关键词:土质滑坡人工降雨失稳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