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九辉

作品数:114 被引量:1,16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会议论文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6篇地壳
  • 46篇地震
  • 40篇地幔
  • 39篇上地幔
  • 31篇地壳上地幔
  • 25篇接收函数
  • 20篇波速
  • 15篇青藏高原
  • 15篇成像
  • 14篇东北缘
  • 14篇青藏高原东北...
  • 14篇北缘
  • 13篇层析成像
  • 12篇成像研究
  • 10篇地震层析
  • 10篇P波
  • 10篇S波
  • 9篇地壳上地幔S...
  • 9篇台阵
  • 8篇多尺度

机构

  • 11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日本爱媛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铁塔股份...

作者

  • 114篇陈九辉
  • 92篇刘启元
  • 85篇李顺成
  • 76篇郭飚
  • 40篇李昱
  • 32篇齐少华
  • 21篇王峻
  • 20篇赖院根
  • 20篇赵盼盼
  • 9篇郭飙
  • 7篇王继
  • 5篇李贞
  • 5篇尹昕忠
  • 2篇李磊
  • 2篇王庆良
  • 2篇郭剡
  • 2篇高翔
  • 2篇张竹琪
  • 2篇郝明
  • 1篇何宏林

传媒

  • 28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震地质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2014年中...
  • 3篇地震学报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1997年中...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6中国...
  • 2篇2017中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东缘地区P波多尺度衰减层析成像研究
<正>1.引言青藏高原东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动力学的典型地区,也是验证两类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动力学模型的关键地区。前人已经从大地电磁、接收函数、各向异性和层析成像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并得出了该区中下...
李贞郭飚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
地壳分层各向异性介质接收函数及其粒子群反演被引量:4
2016年
地壳不同深度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是研究地壳不同深度范围变形方式的重要依据.鉴于地壳介质的复杂性,如何从远震体波接收函数中提取不同深度的各向异性参数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方法计算的合成地震图,研究了复杂地壳分层各向异性介质的接收函数随反方位角(back azimuth)变化及不同层位各向异性参数对接收函数波场的影响,为各向异性介质接收函数的解释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通过引入粒子群优化理论,发展了分层各向异性介质接收函数全局反演算法.数值及观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速度模型确定的前提下,我们的方法能够可靠地提取地壳分层各向异性参数;在反演中引入曲波变换去噪技术,对于正确解析不同层位的各向异性参数具有重要价值.
齐少华刘启元陈九辉郭飚
关键词:地壳结构接收函数
大别造山带壳幔界面的断错结构和壳内低速体被引量:34
2005年
2001年4月~2002年3月, 北起河南兰考附近的崔林(34°40′N, 114°49′E), 南到江西大冶附近的大箕铺(30°20′N, 115°03′E), 横跨大别造山带, 布设了总长度约500 km, 由34台宽频带流动地震仪组成的二维地震台阵观测剖面. 台站采用不等间距布设. 在大别造山带范围内, 台站间距为3~8 km, 其他地区为15~20 km. 利用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方法, 获得了横穿大别造山带的接收函数剖面和各台站下方100 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大别造山带地壳在垂直山体走向的方向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分块结构; 地壳最大厚度为42 km; 壳幔界面具有与地壳分块结构相应的断错结构, 最大断距达到8 km; 在造山带核部, 存在壳内横波低速体; 壳内低速体分为两部分, 分别对应南大别和北大别; 在垂向上两者可能曾有差异运动; 其下方地壳速度具有随深度增加的梯度结构, 上地幔顶部直到70 km深度范围内速度异常偏低, 而其下方70~100 km的深度上有高速异常体.
刘启元Rainer Kind 陈九辉Yuan Xiaohui 李顺成郭飚Kurt Wylegalla 赖院根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低速体壳幔上地幔顶部远震P波地壳速度
首都圈区域应力场研究
<正>一定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格局是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的。研究地壳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有助于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及其规律,从而也有助于了解地震成因和发震条件。近年来,裂隙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已成为地震学家关注的热点...
赖院根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王继
文献传递
天山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40
2007年
2003年4月~2004年9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横跨天山布设了由60个观测台站组成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其中,沿奎屯-库车横跨天山的观测剖面共有51个台站,剖面长度近500km.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得到了沿该剖面的接收函数和100km深度范围内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前人的探测结果相比,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横跨中国境内天山造山带地壳结构的横向变化,给出了天山地壳变形和盆山耦合关系的新证据.结果表明:(1)天山地壳不存在明显的山根,天山下方壳幔之间大多为过渡性的梯度带结构,南、北天山甚至没有明显的壳幔界面,表明壳幔物质的分异尚未完成,天山的再造山过程仍在继续;(2)天山造山带地壳在垂直山体走向的方向上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块特征,壳幔界面具有断错结构,且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3)壳幔界面的断错与地表的构造边界密切相关,其中与地表南天山山前断裂相对应的壳幔界面断错达到14km,表明天山山体不同部分之间发生过强烈的垂向差异运动,我们的结果支持地壳的非连续变形模型,且塔里木地块俯冲的前端仅限于南天山的南侧;(4)天山中上地壳存在多处明显的S波低速体,它们分别位于天山两侧盆山结合部和天山不同块体的结合部,其中在盆山结合部的低速体为明显向山体倾斜的构造,且壳内低速体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表明低速体的形成可能与两侧盆地地壳的插入和俯冲,天山各块体的拼合及快速隆升密切相关.
李昱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赖院根
关键词:非线性反演接收函数S波速度地壳上地幔天山造山带
新疆伽师强震区余震序列的地震台阵定位被引量:17
2002年
1998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伽师强震群区布设了 30台流动宽频带地震台 ,记录到比纳木及龙口两个强震 (M≥ 6 0 )的主震及余震序列。我们利用Geiger法和JHD方法对这两个地震序列进行了台阵定位。结果表明 :1)利用地震台阵数据的JHD定位结果可以较好地确定地震序列的相对空间位置 ,并且比Geiger法有更高的精度 ;2 )比纳木、龙口地震序列勾画出了两条不平行的SWW向断层 ,其走向及产状与相应主震的矩张量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此地震序列可作为确定伽师强震群震源断层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3)比纳木和龙口地震序列发生在壳幔界面的梯度带上及壳内高、低速介质交界部位 ,这表明地震的形成与地壳深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4 )伽师强震群具有张性破裂特征 。
郭飙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
关键词:余震序列地震台阵
伽师强震群地震构造分析
<正>1997年在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个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伽师强震群发生在帕米尔高原东北侧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位于几个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这一地区是我国大陆板块动力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也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主要危险区...
郭飙刘启元陈九辉
文献传递
山西裂谷地壳速度间断面结构的初步研究
陈一方陈九辉何宏林郭飚李顺成齐少华赵盼盼
根据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根据得到的各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并综合刘启元等(1997)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的延怀盆地15个宽频带流动台站下方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模型,给出了39°N-41°N ,114°E-7.19. 5°E区域内沿不同走向、不同深度S波速度分布.由于综合了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台站以及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本文给出了较前人同类研究空间分辨率更好的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特别是怀来以东的速度结构十分复杂.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研究区地壳具有高速和低速异常块体的交错结构.研究区中上地壳速度结构主要被与张渤地震带大体重合的NW向高速条带和穿越唐山大震区的NE向高速条带所控制,而其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主要为延怀一三河一唐山地区上地幔隆起所控制.(2)研究区内存在若干壳内S波低速体,它们主要分布在唐山,三河及延怀盆地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壳内低速体伴随着壳幔界面的隆起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3)地表断层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断层对不同块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宝坻断裂,香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均为超壳断裂.(4)首都圈内大地震的分布与壳内低速体及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有密切关系.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成因,仅考虑板块作用引起的水平应力场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重视由于上地幔变形引起的地壳垂直变形和上地幔物质侵人造成的热效应.
王峻刘启元陈九辉李顺成郭飚李昱
关键词:首都圈接收函数反演
宽频带地震计自噪声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正>宽频带地震计具有频带宽、自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全球动力学、区域构造甚至局部地区的地震地质研究。宽频带地震计的自噪声水平是影响地震计性能的重要指标,仪器使用者试图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从地背景噪声中获取仪...
尹昕忠陈九辉李顺成郭飚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