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磊

作品数:223 被引量:5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0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0篇金融
  • 53篇货币
  • 41篇银行
  • 27篇经济增长
  • 23篇货币政策
  • 21篇融资
  • 20篇农村
  • 18篇资本
  • 18篇资产
  • 18篇宏观经济
  • 17篇人民币
  • 16篇中国经济
  • 16篇金融改革
  • 15篇通货
  • 15篇农村金融
  • 14篇信贷
  • 13篇贷款
  • 13篇商业银行
  • 13篇利率
  • 13篇宏观调控

机构

  • 184篇广东金融学院
  • 11篇《南方金融》...
  • 7篇西南财经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银河证券...

作者

  • 222篇陆磊
  • 15篇王颖
  • 2篇郑荣年
  • 1篇丁俊峰
  • 1篇戴本忠
  • 1篇王醒男
  • 1篇李湛

传媒

  • 111篇南方金融
  • 43篇新世纪周刊
  • 15篇中国农村金融
  • 6篇财经
  • 6篇农村金融研究
  • 6篇金融发展研究
  • 5篇中国金融
  • 4篇金融研究
  • 3篇武汉金融
  • 3篇广东金融学院...
  • 3篇今日财富(金...
  • 2篇大经贸
  • 2篇中国改革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经济导刊
  • 2篇新疆金融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广东经济
  • 1篇上海国资

年份

  • 12篇2014
  • 32篇2013
  • 25篇2012
  • 26篇2011
  • 25篇2010
  • 20篇2009
  • 19篇2008
  • 20篇2007
  • 24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请做最后一个印钞者
2012年
近期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至于底部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对中国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中国的GDP增长率在二三季度是否低于8%并非核心问题,
陆磊
关键词:中国经济GDP增长率
扩大内需、平衡贸易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被引量:1
2008年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一个关键性命题。从短期看,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的救市计划无一例外地依赖中央银行和财政当局的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其后果是基础货币加速投放、市场利率降低和财政赤字,这将导致主要货币处于贬值状态。但是,由于中国和日本等亚洲新兴市场具有巨额外汇储备,且在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上以美元为主导,
陆磊
关键词:国际货币扩大内需财政政策金融危机
让金融回归技术
2012年
或许,我们如滥用抗生素一样滥用“改革”。无疑,改革对于一些体制痼疾的疗效恰如抗生素一样不容置疑,但如果我们明白一点小毛病就用大剂量抗生素的后果,则历史必将证明我们过于强调金融的体制性,
陆磊
关键词:金融滥用抗生素体制性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蓄势与突破被引量:3
2013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引领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时期的“四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体到2012年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陆磊王颖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农业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经营体制
公共产品的私人性质、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分析了2009年中国的高额投资增长和信贷增长,并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了未来宏观经济调控和制度优化的可能路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2009年高速增长的公共投资事实上体现了公共产品的私人性质——收益由部分集团获得但成本却由更大的群体负担,因此,抓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机会和金融资源成为个体的理性选择;第二,中央银行并未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投资的攫取激励推动了信贷过度投放;与此同时,信贷的产出效率持续下降,其结果是我们面临着系统性信用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持续压力,并把中国的宏观调控拖入低利率陷阱;第三,为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有必要率先完成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而后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最终实施结构调整,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陆磊王颖
关键词:公共投资流动性过剩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逻辑被引量:1
2009年
当前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是:第一,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是金融交易的集中性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在现有决策体制下,金融资源分配权导致了只有北京具备建设中国金融中心的唯一可能性。因此,金融中心建设在实质上必然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第二,当前的金融中心建设仍主要立足于对特许权和行政审批的高度依赖,而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不依赖于行政决策的自发形成特征,这就要求任何具备建设金融中心冲动的城市必须反思构建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与发展模式。第三,从现有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初始条件看,北京是金融行政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真正的金融决策中心;上海是北京中心的执行中心,具有行政特许权背景下的"准行政-半市场"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是所有其他试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所垂涎的特许权价值。第四,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有体制上的市场化、区域上的辐射性和产品上的适用性等特征,不以金融资源集中为特点,反以金融资源扩散为基本职能,不断发现本城市以外的金融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
陆磊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资源配置中国金融国际金融中心行政决策
合作是金融全球化中的博弈均衡
2007年
最近的一个突如其来的争论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为之瞠目结舌—全球股市波动的震源是否位于中国。随后,美国财长保尔森透露了即将与中国就进一步对外资开放服务业、加强中国的环境保护以及加快中国总体经济改革三大议题进行探讨。这两个事实上存在密切关联的事件虽然不能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国际影响力,但已经充分说明中国已经处于金融全球化的博弈核心。
陆磊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博弈均衡中国资本市场中国人对外资开放股市波动
年内通胀的两个高点与应对之道
2010年
一个并不出人意料的经济数据是,2010年7月通货膨胀率创年内新高,达到3.3%。如果经济朝着当前方向发展,10月将呈现年内通货膨胀的第二个高点,约在3.3—3.4%之间,且在最后两个月迅速回落到2.5%的水平。
陆磊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通胀经济数据
银行改革中的最优外资入股模式选择被引量:6
2005年
陆磊
关键词:银行体制改革核心竞争力
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被引量:96
2007年
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冲击因素。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短期的银行上市筹资因素、中期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和长期的高储蓄率因素。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通货紧缩”压力。文章提出,有必要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全面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
陆磊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