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亚琴

作品数:32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血压
  • 11篇高血压
  • 8篇颈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血管
  • 5篇护理
  • 5篇高血压患者
  • 4篇动脉斑块
  • 4篇肾血管
  • 4篇肾血管性
  • 4篇肾血管性高血...
  • 4篇纤维化
  • 4篇颈动脉斑块
  • 4篇教学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粥样...
  • 4篇肝纤维化
  • 4篇斑块

机构

  • 23篇广州医学院
  • 17篇广州医学院第...
  • 15篇广东药学院
  • 7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陆亚琴
  • 18篇田作军
  • 15篇由天辉
  • 8篇廖海星
  • 7篇周玉兰
  • 6篇刘顺英
  • 5篇曾昭华
  • 4篇陈长兵
  • 4篇王涛
  • 4篇张桂林
  • 4篇陈洪
  • 4篇沈粤春
  • 3篇陈惠芬
  • 3篇赵修春
  • 3篇邓宇
  • 3篇张治国
  • 3篇曾玲
  • 3篇汤庆
  • 2篇杨碧萍
  • 2篇陈平圣

传媒

  • 7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其血管基础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25例经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为新发脑梗死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其中入院后在6 h~7 d内进展且检查过颈动脉彩超及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必要时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共26例,与同期住院并接受过相同检查的高血压性稳定型脑梗死(SCI)52例比较。将资料分为高血压性进展型脑梗死(PCI)及SCI两组,分别以单因素、多因素及ROC曲线分析颈部或颅内动脉主干狭窄及临床治疗对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影响。结果 PCI组血压变异性(BPV收缩压及BPV舒张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和指数均高于SCI组(P<0.01),而两组间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或颅内存在中、重度血管狭窄(OR=27.073,P=0.018)及早期使用降压药(OR=59.890,P=0.005)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是保护性因素(OR=0.019,P=0.005);ROC曲线提示,颈动脉的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及指数对前循环高血压性PC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够准确。结论颈部或颅内主干血管中重度狭窄合并或不合并早期使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性P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他汀类降脂药是其保护性因素。
田作军董亚贤刘磊黄科黎宣谷陆亚琴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血压变异性血管狭窄
综合性实验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实验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27名随机分为实验班64名和对照班63名,对照班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班按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授课。学期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班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知识、更主动地学习。
由天辉陆亚琴邓晓娟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教学护理教学理论考试
以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群的构建被引量:5
2010年
探索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其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从学校到临床的每一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撑,构成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专业群。
徐亮刘辉张蔚蔚翟丽玲陈丽峰赵修春陆亚琴李小平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群护士核心能力
高血压患者前循环脑梗死发作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前循环脑梗死发作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因头颅DWI诊断为前循环新发脑梗死并患高血压的患者181例,其中同时查颈彩超及头颅MRA共98例(CI组),与同期住院并接受过相同检查的高血压性非脑梗死69例(nCI组)相比较。通过χ2检验及均数比较分析两组组内及组间颈动脉的IMT,斑块的类型、Crouse评分和指数的差异。结果:组内比较发现:CI组病灶侧颈动脉扁平斑块比例减少,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比例增多(P=0.012);和非病灶侧相比,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降低,IMT增高(均P<0.05);nCI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斑块类型、Crouse积分和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CI组的SBP(P=0.002)及DBP(P=0.003)、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P=0.002)及指数(P=0.019)均明显高于nCI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前循环发生脑梗死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更与其斑块的脱落有关,溃疡斑块和混合斑块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田作军黎宣谷陆亚琴冯佩玲江诗智黄丽娟刘倩怡黄科由天辉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85例,首先根据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心肌缺血2组,与其影响因素间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然后再分析其与颈总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室间隔及左室壁的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颈总动脉的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预测心肌有无缺血的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被发现是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OR=4.982,P=0.004),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无斑块形成的高血压患者(χ2=9.317,P=0.002);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室间隔及左室壁的厚度呈正相关(r=0.362,P=0.001;r=0.298,P=0.009),颈总动脉的IMT与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0.231,P=0.045);以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肌有无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0.061,P=0.001;IM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0.061,P=0.006。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发病呈正相关,但斑块的Crouse评分及颈总动脉IMT均不是预测其心肌缺血的很好指标。
由天辉陆亚琴田作军周玉兰王涛
关键词:高血压心肌缺血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52例,首先根据心彩超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对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再比较2组间各因素均数的大小;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IMT及Crouse评分预测室间隔增厚的价值。结果: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发生率在颈动脉IMT>8mm与≤8mm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P=0.019);颈动脉的IMT、斑块的Crouse评分、SBP对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有影响(ORIMT=36.349,PIMT=0.022;ORCrouse=1.151,PCrouse=0.043;ORSBP=1.025,PSBP=0.053);高血压患者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间SBP(P<0.05)、颈动脉的IMT(P<0.01)及斑块的Crouse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颈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69(P<0.0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其室间隔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颈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均不是预测其室间隔增厚的很好指标。
由天辉田作军陆亚琴周玉兰曾昭华
关键词:高血压室间隔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地龙2号对大鼠肝纤维化α-SMA、TGF-β1、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研究地龙2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_SMA、TGF_β1、MMP_13及TIMP_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 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龙2号大剂量组和地龙2号小剂量组,8周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α_SMA、TGF_β1、MMP_13及TIMP_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地龙2号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α_SMA、TGF_β1、及TIMP_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MMP_1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地龙2号抑制大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形成可能与其降低α_SMA、TGF_β1、TIMP_1蛋白表达并促进MMP_13蛋白表达有关。
陈洪陆亚琴刘顺英张治国陈平圣安艳丽
关键词:地龙2号肝纤维化Α-SMATGF-Β1MMP-13TIMP-1
地龙2号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研究地龙2号抑制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不做药物处理;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花生油,单灌蒸水;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每日单蒸水灌胃;阳性对照组:造模方法同模型组,用秋水仙碱每日0.1 mg/kg灌胃;地龙大剂量组:造模同时用地龙2号每日50mg/kg灌胃;地龙小剂量组:造模同时用地龙2号每日25mg/kg灌胃。于8周末处死大鼠,取血测血清ALT、AST、AST/ALT,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取肝组织作HE染色,病理分级。结果 地龙2号组与模型组相比,病理示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肝细胞损害亦轻(AST/ALT大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P<0.01),且反应肝纤维化的指标HA及LN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地龙2号有明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陆亚琴刘顺英陈洪张治国赵成桂
关键词:地龙2号肝纤维化层黏连蛋白
肾血管性高血压犬中血管紧张素Ⅱ的肾内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犬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起作用的肾内机制。方法首先以双肾双夹法(2K2C)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犬模型(缩窄组,n=5),与假手术犬(对照组,n=5)相对照。检测两组犬术前1d和术后4、8及12个月外周血AngⅡ的水平。术后12个月,对肾组织进行HE及AngⅡ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自术后2个月,缩窄组收缩压与术前1 d及对照组比较高出约25 mmHg(P<0.01,P<0.05)。术后缩窄组的外周血AngⅡ水平与基线值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缩窄组犬肾组织HE染色可见部分肾小管及肾小球呈透明变性等慢性肾缺血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AngⅡ受体表达;而对照组肾组织未见透明变性,仅有少量AngⅡ受体表达。结论由慢性缺血的肾组织在局部所产生的AngⅡ可能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犬血压升高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田作军陈长兵廖海星汤庆陆亚琴由天辉陈惠芬曾玲沈粤春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PBL与传统教学法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思维教学中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与传统的教学法(LBL)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9月到10月,2009级影像专科学生64人随机分为PBL组(32人)和LBL组(32人)进行见习,分别以PBL及LBL法组织见习,教学结束后比较见习时分析病例的正确率及见习一个月后学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一般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结果PBL组见习时分析病例的正确率(x2=6.465,P=-0.011)、临床思维考核成绩(t=2.033,P=-0.046)及总成绩(t=-2.238,P=-0.030)分别高于LBL组,而一般理论考试成绩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0.760,P=-0.450)。结论PBL教学法在影像专科《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思维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陆亚琴张桂林赵修春由天辉田作军杨伟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思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