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青锋

作品数:9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29篇理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6篇晶体
  • 18篇形貌
  • 15篇玄武岩
  • 15篇矿物
  • 14篇水热
  • 13篇水热法
  • 13篇热法
  • 13篇川南
  • 11篇晶体形貌
  • 10篇晶体生长
  • 9篇晶体结构
  • 9篇矿物学
  • 7篇球粒
  • 7篇沥青
  • 7篇矿物学特征
  • 6篇枝晶
  • 6篇包裹体
  • 6篇成矿
  • 5篇形貌特征
  • 5篇水晶

机构

  • 67篇桂林理工大学
  • 36篇广西师范大学
  • 24篇桂林工学院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桂林矿产地质...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珠宝玉石...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有色桂林...

作者

  • 93篇阮青锋
  • 34篇张良钜
  • 29篇邱志惠
  • 24篇曾伟来
  • 22篇李东升
  • 11篇雷威
  • 11篇饶灿
  • 10篇张昌龙
  • 10篇廖宝丽
  • 7篇曾南石
  • 7篇白芳芳
  • 7篇于海燕
  • 7篇杨杨
  • 7篇宋林
  • 6篇朱世超
  • 5篇何涛
  • 5篇焦璨
  • 4篇陆琦
  • 4篇孙媛
  • 3篇缪秉魁

传媒

  • 14篇桂林理工大学...
  • 10篇人工晶体学报
  • 8篇矿物岩石
  • 6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矿物学报
  • 4篇桂林工学院学...
  • 3篇宝石和宝石学...
  • 3篇超硬材料工程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岩矿测试
  • 2篇珠宝科技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现代矿业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形态Cu_2O枝晶的可控制备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
2015年
以酒石酸、铜盐以及碱为主要原料,在水热条件下通过控制相关的实验参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态的Cu2O晶体和枝晶。采用XRD、SEM等手段对不同形态的Cu2O晶体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不同形态的Cu2O晶体和枝晶的成因。结果表明,晶体生长条件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影响晶体的生长过程而影响晶体颗粒的大小及具体形貌。在低温(110℃)、高过饱和的碱性溶液中,所得Cu2O为形态稍有差异的粒状晶体;在高温(150℃)、较弱的碱性溶液中,只需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三维十字枝状Cu2O晶体。
阮青锋邱志惠白芳芳朱世超黄丽萍
关键词:CU2O枝晶水热法酒石酸
玄武岩晶洞中硅铁灰石的发现与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在云南昭通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发现有一种黑色板状晶体,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证实为三斜晶系硅铁灰石。这是一种自然界极为罕见的钙铁单链硅酸盐矿物,在峨眉山玄武岩中是首次发现,可能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硅铁灰石。晶体测量显示它由8个平行双面组成,其中{100}、{001}单形晶面较发育,FeO^*≈20%、且Fe2O3〉〉FeO、CaO≈20%、SiO2〉52%,少量的MnO(2%~3%)。第一世代硅铁灰石呈结晶粗大的板状晶体,与柱状水晶连生;第二世代硅铁灰石呈细粒亮黑色板柱状,与双锥状透明水晶连生。研究认为硅铁灰石是在低温弱氧化偏碱性的环境条件下形成,成矿溶液为富钙铁的高过饱和二氧化硅溶液,主要来自于玄武岩中斜长石、辉石、橄榄石、镜铁矿等矿物的后期构造应力退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含钙、铁二氧化硅溶液。
张良钜阮青锋饶灿张昌龙雷威廖宝丽何涛
关键词:矿物组合形成环境
方解石枝状聚集体的扩散法生长及其形貌特征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液三相扩散法生长了两种不同形貌的方解石(CaCO3)聚集体,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ay)确定了其物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形貌特征。对不同原料生长的产物1和产物2分别进行的X射线粉...
邱志惠阮青锋韦利月赵珊茸
关键词:聚集体扩散法
文献传递
一种记忆刻面宝石研磨角度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忆刻面宝石研磨角度的装置及方法,机体的一侧安装有立柱,立柱上套装有八角盘,八角盘能够在立柱上上下移动或旋转,八角盘的八个角上均设有定位螺钉,八角盘上方设有定位挡片,机械手与机械手轴套为一体结构,机械手通...
阮青锋朱世超白芳芳李东升曾伟来杨育富
文献传递
珠宝专业营销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共建珠宝营销实训实验室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从校企合建珠宝营销实训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合作方式,实践方案及成绩评估四个方面全面详尽地阐述了珠宝专业营销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实践模式。文章旨在为珠宝营销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更好的适应珠宝行业需求的营销人才。
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李东升曾未来李晓君
关键词:珠宝营销校企合作
基于OBE理念的《大型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0年
将OBE教育理念溶入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课的建设,是实现国际工程教学专业认证的有效保证。本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课程《大型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进行了改革,体现了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结构模式。本次研究成果为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参加国际工程教学专业认证提供可靠的经验。
于海燕阮青锋沙鑫王雨娴
关键词:教学模式
川南玄武岩晶洞中的沥青与铜矿物球粒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160℃。
张良钜胡蕙驿曾伟来李东升曾南石阮青锋宋楚欣覃敏锋
BaCl2·2 H2 O晶体聚集体形貌及结晶学规律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单玻片溶剂蒸发法获得了单斜晶系BaCl2·2H2O(氯化钡)晶体的放射状聚集形貌。聚集体由大量的枝状晶体按照一定的规律聚合而成,枝状形貌有明显的主枝和侧枝,同一主枝的两侧均有相互平行的侧枝,侧枝与主枝的角度约为34°。通过扫描电镜下的形貌观察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该晶体聚集体形貌中蕴含的结晶学规律。氯化钡的柱状晶粒的延伸方向为[100],柱面由平行双面{001}和{010}组成,且以(00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210)相接合;或柱面由斜方柱{011}组成,且以(011)贴在玻片上生长,相邻晶粒以共格晶界(522)相接合。实验观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阮青锋邱志惠秦晴俞鑫源宋林杨杨
关键词:氯化钡
方沸石和新矿物氟铁云母等矿物的粉末法晶体结构测定
长期以来,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是测定结晶物质(包括矿物)晶体结构的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在天然矿物和人工合成材料(矿物)中,有许多矿物的颗粒只有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有些矿物的解理或裂隙发育程度较高,很难找到适合于X射线单晶衍射...
阮青锋
关键词:晶体结构测定RIETVELD结构精修方沸石
平武板状绿柱石{0001}晶面的溶蚀像特征与晶体生长被引量:1
2012年
板状绿柱石产于花岗岩云英岩化边部或晶洞壁的白云母-钠长石-绿柱石-水晶的矿物组合中,钠长石呈自形晶,绿柱石的洁净度与透明度相对较差。晶体测量表明,晶体的单形晶面发育依次为c{0001}→s{11 2-1}→p{10 1-1}→m{10 1-0}→v{21 3-1}、n{45 9-4}、a{11 2-0}。微分干涉显微镜(DIC)及扫描电镜(SEM)研究表明:各单形晶面上生长纹(微形貌)反映面网结构的对称性,c{0001}单形晶面上的六边形溶蚀坑(50~170μm)是由平行晶体C轴的各单形晶面生长层从晶体中心向外叠堆组成,层生长机理制约晶体生长全过程,平行双面(c)的生长层较薄(5~8μm)且较稳定,六方双锥(s)生长层较厚且圆滑,六方柱(m)生长层由晶体中心往外其厚度由厚逐渐变薄(12~20μm),台间隔由窄变宽。晶体溶蚀是从面网密度最大的c{0001}开始,溶蚀面积依平行双面(c)、六方双锥(s)单形晶面由大变小,六方柱(a)、复六方双锥(v、n)单形晶面因面网密度小而未受到溶蚀。据矿物共生组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量与拉曼光谱(LRS)分析表明板状绿柱石是在中–高温(303℃)、过饱和度较大、成矿介质的钠长石化发育且热动力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气液包裹体主要由H2O、CO2及微量CH4、N2组成,CO2及微量CH4、N2可能与碳酸盐围岩有关。
张良钜阮青锋饶灿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