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中

作品数:53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厌氧
  • 11篇反应器
  • 10篇污染
  • 9篇水处理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8篇微污染
  • 8篇微污染水
  • 8篇污染水
  • 7篇沼液
  • 7篇废水
  • 6篇微污染水处理
  • 6篇污染水处理
  • 5篇厌氧消化
  • 5篇沼气
  • 5篇系统动力学
  • 5篇发酵
  • 4篇农业
  • 4篇微生物
  • 4篇含铜废水

机构

  • 33篇清华大学
  • 29篇北京市环境保...
  • 5篇北京中源创能...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万邦达环...

作者

  • 53篇阎中
  • 36篇王凯军
  • 15篇朱民
  • 10篇梁康强
  • 8篇林秀军
  • 8篇魏泉源
  • 7篇熊娅
  • 6篇张国臣
  • 5篇郑明霞
  • 4篇贾立敏
  • 4篇宫徽
  • 3篇刘贺清
  • 3篇聂永山
  • 3篇徐武军
  • 3篇金晓玲
  • 2篇刘桂中
  • 2篇宋英豪
  • 2篇刘晓健
  • 2篇段明秀
  • 2篇甘海南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4篇中国沼气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建设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五届环境模...
  • 1篇“第四届重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膜浓缩技术的畜禽粪污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膜浓缩技术的畜禽粪污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一级厌氧发酵反应器、固液分离装置、膜浓缩装置和二级厌氧发酵反应器。该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膜浓缩技术对一级厌氧发酵反应器产生的并经过固液分离装置之后的沼液进...
魏泉源阎中梁康强朱民贾立敏
含重金属有机固废产甲烷同步去除重金属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重金属有机固体废物产甲烷同步去除重金属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有机固体废物消化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生物酸化反应器、化学酸化反应器、pH调节反应器、固液分离反应器、诱导结晶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所述生物酸化反...
王凯军阎中刘晓健徐武军
厌氧反应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学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存在于变量之间的3种基本关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复杂系统的分块建模理论.将以葡萄糖为进水基质的厌氧反应器划分为3个子系统,确定了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厌氧消化系统的SD模型.根据分块建模的优势及特点,对模型中的3个子系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通过对比模拟结果表明,SD模型静态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传统结构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误差<10%,动态模拟结果与实际趋势一致,说明SD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可信的.根据其特性,对取消物化子系统的简化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结构是必要的,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分块建模方法有利于模型的简化与升级、减少计算量、提高模型的计算速度.
王凯军阎中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厌氧消化SD模型
新型污泥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技术集成及一体化装备开发与应用
王凯军俞其林俞金海俞林明潘小成张国臣阎中郑明霞
干化焚烧是一种以干燥和焚烧技术为核心,涵盖热物理、热化学、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污染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污泥处理处置集成技术。受多方因素影响,国内已建和拟建污泥干化焚烧厂所用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回转窑干化焚烧
一种实现微污染水处理的臭氧联合双氧水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微污染水处理的O<Sub>3</Sub>/H<Sub>2</Sub>O<Sub>2</Sub>系统,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进气子系统、加H<Sub>2</Sub>O<Sub>2</Sub...
王凯军阎中金晓玲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臭氧联合双氧水高级氧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O<Sub>3</Sub>/H<Sub>2</Sub>O<Sub>2</Sub>氧化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由外壳及多个组反应单体组成;反应器外壳呈圆柱状;每个反应单体为圆柱状壳体,壳体内部...
王凯军阎中金晓玲
文献传递
复合菌剂启动餐厨垃圾推流工艺(PFR)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动态解析被引量:3
2020年
好氧堆肥是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的主要方法,微生物在其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对其启动微生物及不同工艺单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比有无菌种启动发酵体系,并分析各工艺单元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为改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集中源创能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各个工艺单元及出料样品,以无菌系发酵为对照,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启动菌剂对各工艺单元菌群组成、丰度、优势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1、餐厨底物经复合菌种发酵后微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增加(香农指数各个单元的变化规律为2.69—2.81—3.39),而无菌系启动的发酵体系微生物多样性并无显著增加,且杂乱无规律。2、主成分分析表明复合菌系启动下,前两个仓的样品聚类到了一起,说明发酵体系需要一个短暂的适应期。3、在门水平上,复合菌种发酵体系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始终占优势地位,其次是变形菌门,而无菌种发酵体系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次之,在属水平上,复合菌种发酵体系的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杆菌)和Exiguobacterium(微小杆菌),而无菌种发酵体系的优势菌属为Ignatzschineria(依格纳季氏菌属)和Lactobacillus(乳杆菌)。4、经过KEGG功能注释后发现两体系均由碳水化合物运输代谢和氨基酸转运代谢占主导,系相同的餐厨底物所致。该研究明确了典型复合菌剂启动下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工艺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提出了优化处理工艺、强化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王婧瑶阎中王凯军
关键词:复合菌剂餐厨垃圾堆肥微生物群落
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诱导结晶法处理浓度为20、50、100 mg.L-1的含铜废水,稳定运行后去除率皆能达到90%以上。实验连续运行145 d,定期取出结晶产物,通过SEM-EDS测试发现:结晶颗粒逐渐长大,其组成为碱式碳酸铜,分子式推测为CuCO3.Cu(OH)2.xH2O。本文还考察了沉淀剂种类、进药比、水力负荷以及停留时间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中[Cu2+]为20 mg.L-1时,最佳运行条件为:以碳酸钠为沉淀剂,进药比在1~2,水力负荷不高于25 m.h-1。停留时间对结晶工艺的影响不大。
阎中熊娅王凯军张国臣
关键词:重金属含铜废水影响因素
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膨胀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从反应器理论上对高效厌氧反应器流动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在化工过程理论中固定床和流化床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过渡区,生物反应器在过渡区的行为是以往研究的空白。经过对反应器过渡区流动状态细致研究,提出悬浮床反应器的概念。进而对生物颗粒沉降、悬浮床反应器膨胀率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数学模型的研究,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从实验角度证实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流态状态的优越性。
王凯军贺延龄江翰阎中
关键词:悬浮床反应器颗粒污泥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紫外联合臭氧高级氧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UV/O<Sub>3</Sub>高级氧化反应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反应器由多个反应单体组成。每个反应单体为圆柱状壳体,壳体内部一端设紫外灯管及石英玻璃管套,另一端设臭氧曝气头...
王凯军阎中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