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水清

作品数:160 被引量:1,182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5篇经济管理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钻井
  • 28篇油气
  • 23篇气田
  • 21篇气藏
  • 20篇油田
  • 16篇压裂
  • 13篇油气藏
  • 13篇天然气
  • 13篇气井
  • 13篇勘探
  • 12篇水平井
  • 12篇平井
  • 11篇油气田
  • 10篇储层
  • 8篇油藏
  • 8篇气田开发
  • 8篇完井
  • 8篇川东
  • 8篇川东北
  • 6篇油气井

机构

  • 13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1篇中国石油
  • 2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1篇中国石化
  • 16篇西南石油学院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重庆科技学院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局
  • 4篇中国石化集团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60篇钟水清
  • 35篇陈武
  • 25篇熊继有
  • 14篇钟雨师
  • 12篇孟英峰
  • 12篇张仕强
  • 11篇吴月先
  • 10篇李福德
  • 8篇黄晓川
  • 7篇马发明
  • 7篇兰祥华
  • 6篇吴康
  • 6篇陈光海
  • 6篇肖磊
  • 5篇王强
  • 5篇李皋
  • 5篇李建波
  • 5篇谭明文
  • 5篇黄桢
  • 5篇谢丹凤

传媒

  • 90篇钻采工艺
  • 9篇天然气勘探与...
  • 9篇中外能源
  • 7篇天然气技术
  • 6篇天然气技术与...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天然气与石油
  • 3篇青海石油
  • 3篇石油科技论坛
  • 3篇2007年油...
  • 2篇中国能源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试采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新疆石油科技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海洋石油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21篇2009
  • 16篇2008
  • 24篇2007
  • 17篇2006
  • 15篇2005
  • 15篇2004
  • 6篇2003
  • 2篇1995
  • 2篇1993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空液体它激振荡脉冲射流数值模拟
钻井过程中,对于如何利用井下环空液体的水力能量问题是钻井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利用这个水力能量作为它激源,形成它激振荡脉冲射流的方法,基于流体动力学、瞬变流和边界层理论,采用CFD软件,对它激共振腔的流体流动特...
熊继有李涛石小兵钟水清王平全
关键词:脉冲射流数值模拟钻井过程流体动力学边界层
文献传递
空气泡沫钻井技术在川东北QX-2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川东北上部陆相地层为高陡构造,砂、泥、页岩互层频繁,硬度大,研磨性强,须家河组石英砂岩硬度达8级,可钻性差,漏层多,中下部地层破碎,井眼稳定性差,钻井中时常发生井漏,井漏后往往诱发井塌,并且漏失井段长,极易造成井下复杂,处理难度大。空气钻井作为陆相地层提速有效手段已得到认可。然而,空气钻井钻遇严重出水地层后,井底岩屑无法顺利返出,导致空气钻井无法实施。空气泡沫钻井技术为大幅度提高川东北上部地层机械钻速提供了有效的钻探手段,进一步拓宽了技术服务领域。空气泡沫钻井技术在川东北QX-2井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陆相地层的钻井周期,有效解决了该工区"硬"、"斜"、"漏"三大技术难题,并且有效的避免了井下燃爆,为欠平衡钻井技术广泛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
龙刚王希勇钟水清张毅张国辉沈青
关键词:空气钻井地层出水
加砂压裂转向配套技术描述模式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转向是压裂的重要配套技术,需要有规范地描述。研究表明,高压注入井下的工作液,在油管、井筒和地层内逐级进行转向。转向的条件不同,使用的转向材料有所区别,发挥针对性的功能。转向技术描述模式,包括转向部位、转向材料和转向技术类型及性质。实例分析,描述模式使用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张应科钟水清吴月先段长春张佩波周仲建
关键词:加砂压裂液压系统
基于它激振荡增大水力能量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水力它激振荡是利用钻井环空流体作为它激源来增大井底水力能量。对水力它激的作用方式、扰动波特性、激励条件和共振腔内流体流动特性理论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k—ε方程的非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水力它激共振腔的紊流流动特性。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它激振荡比自激振荡平均增大水力能量20%左右,瞬时能量增大1倍多。
熊继有陈小愉钱声华王忠生田继东薛亮周鹏高钟水清
关键词:钻井水力能量模拟计算
油气开采经济控制成本界限的确定及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 ,随着地下资源的减少 ,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 ,油气开采成本将逐步上升 ,特别是对开采后期的油气田更为明显。为了有效地控制油气开采成本 ,确定油气开采成本的控制界限 ,显得非常重要。文章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 ,结合油气开采产量和成本变化规律 ,并结合油气市场价格 ,分别对油气开采递减期和稳定期的经济控制成本界限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方法可用于油气田开发成本的控制 ,以降低油气开采成本 ,提高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陈武钟水清
关键词:计算方法油气田油气资源利润
环空液体它激振荡脉冲射流数值模拟
2008年
钻井过程中,对于如何利用井下环空液体的水力能量问题是钻井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此,利用这个水力能量作为它激源,形成它激振荡脉冲射流的方法,基于流体动力学、瞬变流和边界层理论,采用CFD软件,对它激共振腔的流体流动特征、几何参数和流体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它激振荡自增流量可达20%左右,出口动压力比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提高一倍左右,环空返速对自增流量的影响极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提高了井底辅助破碎岩石的水力能量。在此基础上,对它激共振腔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熊继有李涛石晓兵王治平钟水清王平全
关键词:钻井脉冲射流数值模拟
中国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新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加砂压裂是油气藏重要的增产措施,中国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是加砂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中的新兴技术系列。近年来,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获得了较快发展,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途径选择。通过分析,提出将掺纤维携砂泵注作业划分为裸眼充填泵注、尾锥泵注、深部泵注和全程式泵注4种类型,应用范例分析说明了其技术特色,其作用原理适应油气藏高效开发的特殊地质需求。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有利于全面加快技术再创新,为该技术的继续完善指明了方向。
吴月先张仕强熊建嘉张佩波钟水清
关键词:油气井新兴技术单纤维支撑剂
川东北钻井新工艺应用与效果被引量:10
2008年
川东北地区为中国石化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为中石化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区。2006年围绕勘探任务和储量目标,强化工程技术管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为加快钻井速度、确保井控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此,针对川东北地区钻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分析,旨在为下一步川东北地区钻井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王希勇蒋祖军钟水清田超余才焌熊继有
关键词:气体钻井垂直钻井水力加压器固井工艺
我国石油储备战略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石油仍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战略物资,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意义重大。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信息跟踪分析表明,战略石油储备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有所进展,仍存在需改进的问题。战略石油储备的多种功能,更启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进行石油战略储备对策全方位探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依据。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投用,促进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准备尽快启动,符合当前扩大内需的经济要求。建议科学地利用国内的煤炭资源,有助于抑制石油消费增长幅度,将国内年产煤炭中的约3×108t用于煤基合成油,并不明显影响煤炭正常消费;用国内农作物桔杆发酵制作燃料乙醇(尤其是南方的稻草)的潜力很大,可替代部分石油消费。由此,为战略石油储备顺利进行创造出一定的宽松条件。
卢立泽许期聪魏武张平吴月先潘用平钟水清熊继有
关键词:进口石油战备物资超前思维
油田新井产量灰色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油田新井产量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选用合适的预测方法 ,准确地预测出油田新井原油产量 ,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文中所提出的油田新井产量的灰色预测方法具有所需样本少、预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随机性强的新井生产系统有关指标的预测 ,它不仅对预测所需的数据多少不限 ,而且也无须剔除不可比因素 ,只要所建模型能满足精度要求 ,预测结果就可以信赖。当原始时间序列隐含着指数变化规律时 ,灰色模型GM (1,1)
陈武钟水清
关键词:原油产量GM油田开发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