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小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磁共振
  • 8篇动脉
  • 8篇成像
  • 8篇磁共振成像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脏
  • 5篇造影
  • 4篇心电
  • 4篇心电门控
  • 4篇心率
  • 4篇心脏磁共振
  • 4篇血管
  • 4篇门控
  • 4篇256层CT
  • 3篇对比剂
  • 3篇心率波动
  • 3篇心脏磁共振成...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20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心血管...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21篇钟小梅
  • 13篇梁长虹
  • 10篇刘辉
  • 8篇罗海营
  • 8篇黄美萍
  • 6篇郑君惠
  • 5篇曹希明
  • 4篇李景雷
  • 3篇黄飚
  • 3篇庄建
  • 3篇李新云
  • 2篇巫梓斌
  • 2篇贾乾君
  • 2篇刘再毅
  • 2篇杨万群
  • 1篇杨士芳
  • 1篇黄永军
  • 1篇陈兢兢
  • 1篇罗纯
  • 1篇刘于宝

传媒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软件——DirectPath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索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软件(DirectPath)使用不同重建层厚的CT图片数据重建出三维支气管树的效果,评估该软件引导常规/超细支气管镜进入肺外周目标支气管的能力.方法 入选行胸部CT扫描发现肺孤立性结节者60例,其中8排螺旋CT扫描组(8排组)30例,64排螺旋CT扫描组(64排组)30例.8排组获取的图片可以刻录成1.25 mm层厚的重建数据,64排CT组图片可分别刻录成1.25 mm和0.625 mm两组层厚的重建数据.将所有入选者的重建数据导入DirectPath导航软件中,软件自动重建出三维支气管树,并模拟出目标支气管的图像,记录所有入选者重建出的三维支气管树及右B1a、右B6a、右B10a 3支支气管最远端所在的支气管级别和最短直径.结果 所有入选者均重建出了三维支气管树.1.25 mm层厚时,64排组重建出的三维支气管树优于8排组(Z=-2.849,P=0.004),且64排组重建出的右B1a、右B6a级别更远.64排组中,0.625 mm层厚较1.25 mm层厚能重建出级别更远、直径更小的支气管,但2种层厚重建出的三维支气管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2,P=0.083).60例入选者,1.25 mm层厚时,重建出右B1a、右B6a、右B10a 3支支气管的最远级别及最短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支支气管重建出级别大于6级(含6级)的比例分别为66.7%、60.0%、65.0%,而当64排组0.625 mm层厚时,上述比例分别为90.0%、90.0%、88.3%.结论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软件(DirectPath)使用64排CT扫描0.625 mm层厚的数据可以重建出较好的支气管树,其具备引导常规/超细支气管镜进入肺外周目标支气管的能力.
黄永军钟小梅李静高兴林黄海乐杨士芳陈兢兢陈正贤
关键词:导航
读片窗答案
2014年
手术及病理 右侧颞叶皮层下约0.5cm即弛腑内肿瘤,呈灰红色,边界尚清,无包膜。肿瘤血供丰甫,质地不均,部分较硬,伴陈旧性出血及坏死;部分较软,呈“烂鱼肉”样.肿瘤大小约6cm×6cm/×5cm,前至颞极,后至颞极后5.5cm,下至中颅窝底,上至侧裂,内人幕缘,镜下虬瘤细胞密度高,异型明显,核呈椭网形或不舰则形,胞浆少至中量,
钟小梅黄飚杨万群
关键词:读片窗答案肿瘤血供陈旧性出血肿瘤大小皮层下
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在256层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结果确定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延迟时间及所得图像一致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100例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法,对照组测试肺动脉主干峰值时间T1,延迟时间=T1+5 s;试验组测试左房峰值平台末时间T2,延迟时间=T2-扫描时间。比较分析两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左房的CT值、延迟时间以及肺动脉节段的影像质量。结果两组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CT值差异及影像图像质量总评分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房CT值及延迟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256层CT行CTPA时,左房密度小剂量团注测试结果可准确计算延迟时间,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何竹郑君惠何兰钟小梅
关键词:对比剂肺动脉肺栓塞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对对比剂强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对对比剂强化的影响,以指导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方法连续纳入符合条件拟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受检者100例,按心率分为低心率组(心率≤50次/min)和高心率组(心率≥100次/min),每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冠状动脉扫描,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完全相同。记录达阈值时间、曝光时间、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并测量右肺动脉主干水平层面上腔静脉、左主干起始水平层面升主动脉、右下肺静脉水平层面右心房CT值,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低心率组与高心率组达阈值时间[(16.92±2.43)s vs(11.00±1.55)s]、曝光时间[(0.81±0.05)s vs(0.47±0.03)s]、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7.41±2.44)s vs(4.91±0.84)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心率组与高心率组上腔静脉CT值[(156.67±56.61)HU vs(578.47±375.55)HU]、升主动脉CT值[(561.08±96.90)HU vs(483.25±111.65)HU]及右心房CT值[(153.50±62.28)HU vs(282.45±159.63)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心率组图像质量1级42例、2级8例、无3级评分;高心率组图像质量1级2例、2级9例、3级39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达阈值和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从而影响对比剂强化。心率高时,达阈值时间早,曝光时间短、检查时间(包括曝光时间和移床时间)短,容易出现上腔静脉及右心系统的对比剂聚集,血管强化程度降低,反之亦然。根据心率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以达到最佳强化。
曹希明郑君惠钟小梅巫梓斌李新云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率对比剂
定量质子磁共振波谱观察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神经生化改变
2014年
目的应用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对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的脑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对具有癫痫病史、常规MRI诊断为FCD的患者行单体素点解析波谱序列扫描,测定脑内疑似FCD病灶及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代谢物。使用LCModel软件对13例扫描后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学确诊为FCD的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比较FCD病灶(病灶组)及其影像学显示正常的脑组织区域(对照组)的MRS数据。结果病灶组N-乙酰天冬氨酸(NAA)及肌醇(In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甘油磷酸胆碱(G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肌酸(Cr)、磷酸肌酸(PCr)及谷氨酸+谷氨酰胺(Glu+Gl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FCD病灶的NAA、Ins及GPC含量发生显著变化;1 H-MRS结合LCModel软件诊断FCD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与前景。
王广谊刘再毅黄飚钟小梅梁长虹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心率及心率波动对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256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50例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对直径>1.5 mm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根据平均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n;B组,65次/min^80次/min;C组,心率≥80次/min。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需进行干预的心率临界点。结果在最佳重组时相上,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占97.9%。冠状动脉总体、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425、0.409、0.413(P均<0.001),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波动无明显相关(P>0.05)。不同心率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83.1次/min时,可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而为获取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心率应<119.1次/min。心率<65次/min时,舒张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心率>71次/min时,收缩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结论心率波动对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心率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罗海营钟小梅刘辉黄美萍曹希明梁长虹
关键词:心率心率波动冠状动脉造影
全腔静脉-肺动脉直接连接术后的心脏磁共振综合评估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直接连接术(direct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DCPC)术后患者的预后及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复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因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DCPC术后的患者进行CMR检查,观察上、下腔静脉分别与肺动脉的吻合口是否通畅,并测量吻合口面积、主心室功能及主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血流量,计算肺动脉指数(pulmonary artery index,PAI)及主-肺侧支(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s,APC)血流量,分析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血流量之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血流量]分别与年龄、体表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CMR图像显示上、下腔静脉与肺动脉的吻合口均通畅,吻合口面积分别为(152.46±46.21)mm^2、(157.60±50.08)mm^2;主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为(58.46±25.07)mL/m^2;射血分数为49.57%±6.40%;PAI为(279.35±26.30)mm^2/m^2;APC血流量为(0.46±0.32)L/(min·m^2),占主动脉博出量1%~32%。TCPC血流量与年龄(r=0.706,P=0.01)、体表面积(r=0.812、P=0.001)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CMR检查结果显示DCPC术后中远期效果令人满意;CMR检查具有多种优势,可满足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综合评估要求,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钟小梅黄美萍袁海云谢佳均庄建张杰郑君惠梁长虹刘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FONTAN手术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评价三尖瓣下移畸形临床严重程度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寻找能比较准确评价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nomaly,EA)患者临床严重程度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证实的EA患者的CMR资料,分别测量右心房(right atrial,RA)、左心房(left atrial,LA)、房化右心室(atrialized right ventricular,aRV)、功能右心室(functional right ventricular,fRV)、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面积和直径(end diastolic diameter,EDD),计算容积指标:fRVEDV/LVEDV、(RA+aRV)/(fRV+LA+LV)及(RA+aRV+fRV)/(LA+LV);面积指标:(RA+aRV)/(fRV+LA+LV)及内径指标:fRVEDD/LVEDD,并分别与已被确认的评价EA临床严重程度的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胸片中的心胸比(cardio-thoracic ratio,CTR)及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三尖瓣反流程度(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aRV+fRV)/(LA+LV)容积比与BNP(r=0.599,P=0.011),NYHA心功能分级(r=-0.370,P=0.108)及TR(r=0.534,P=0.015)有相关性。其余4个CMR指标只与较少的临床上反映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RA+aRV+fRV)/(LA+LV)容积比在EA患者中与最多的临床上反映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相关性,能较其他指数更好地评估EA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李嘉华程维琴黄美萍黄美萍钟小梅庄建钟小梅贾乾君
关键词:三尖瓣下移畸形心脏磁共振成像
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胎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在胎羊心脏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 T MR扫描仪对3只母羊行胎羊心脏FIESTA序列成像,对胎羊心脏MRI的图像质量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评估左心室功能。结果胎羊心脏解剖结构于FIESTA序列上基本可显示清晰,心脏实时电影成像可观察胎羊心脏搏动节律。胎羊左心室于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的容积分别为(5.1±0.2)mL、(3.1±0.3)mL,左心室每搏输出量为(1.9±0.2)mL,射血分数为38.2%±4.2%。结论使用FIESTA序列行心脏MRI可用于评估胎羊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心功能。
罗海营周成斌钟小梅郑君惠梁长虹黄美萍刘辉
关键词:胎儿心脏产前诊断
基于诊断标准心脏磁共振成像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应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上心肌组织特征、右心室形态学和功能改变,探讨CMR在ARVD/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已确诊ARVD/C且行CMR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CMR图像由两名医师进行心脏容积和功能等定量评价.同时进行心室壁组织特性、形态学特征及心室壁运动的定性评估。定量测量指标包括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其中RVEDV指标经体表面积(BSA)校正,获得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定性评估包括脂肪浸润、“手风琴征”、延迟强化及心室壁运动等。【结果】共35例患者确诊为ARVD/C且行CMR检查,其中男22例(62.9%),女13例(37.1%),平均年龄(32.0±11.8)岁,年龄范围(15~57)岁。常见的症状依次分别为心悸25例(71.4%)、胸闷10例(28.6%)和晕厥6例(17.1%)。所有患者均有室性心律失常。图像定量评估指标(RVEDV、RVEF)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996—0.999,P〈0.001)。CMR评估RVEF为(33.51±13.19)%,RVEDVI为(174.7±464.36)mL/mz。依据2010年修订的ARVD/C诊断标准中CMR的定量参数分析显示:其中RVEDVI符合主要标准的为24例(88.9%),符合次要标准的为3例(11.1%);RVEF符合主要标准的为20例(57.1%),符合次要标准的为8例(22.9%)。21例(60.0%)可见脂肪浸润;19例(54.3%)出现“手风琴征”;29例(82.9%)CMR显示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8例(51.4%)可及左心室壁延迟强化;28例(80.0%)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结论】CMR可以全面评价ARVD/C患者心脏的解剖形态、心肌的组织�
罗海营钟小梅刘辉黄美萍罗纯李景雷梁长虹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