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轶先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0篇综合征
  • 9篇免疫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增生
  • 6篇骨髓
  • 6篇骨髓增生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5篇异常综合征
  • 5篇增生异常综合...
  • 5篇流式细胞
  • 5篇流式细胞术
  • 5篇骨髓增生异常...
  • 5篇白血
  • 4篇蛋白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免疫表型
  • 4篇白血病
  • 4篇表型

机构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作者

  • 32篇郭轶先
  • 18篇孙婉玲
  • 15篇赵弘
  • 12篇万岁桂
  • 11篇胡蓉华
  • 11篇孙雪静
  • 10篇苏力
  • 10篇惠吴函
  • 6篇徐娟
  • 6篇兰晓曦
  • 5篇夏长青
  • 4篇刘聪艳
  • 3篇吴航
  • 3篇徐敏
  • 3篇姚征
  • 3篇方向华
  • 3篇贺景娟
  • 3篇周玉涛
  • 3篇吉训明
  • 3篇戴维葭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标记免疫分析...
  • 4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第二届中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通量测序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NGS检测,且存在IGH基因存在克隆性重排的55例B-NH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IGH基因NGS检测结果,分析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IGHV基因取用频率,以及NGS检测IGH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5例患者中,以单个优势克隆为主(85.45%,47/55),少数患者可检测到2个(12.73%,7/55)和3个优势克隆(1.82%,1/55);在IGHV基因取用偏好方面,IGHV3基因在B-NHL中取用频率最高,其次为IGHV4基因;在IGHV亚型中,IGHV3-2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出现频率最高,IGHV4-34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B-NHL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中IGHV基因片段取用频率存在偏好,使用NGS检测IGH重排可以识别亚克隆,鉴定克隆相关性,辅助疾病诊断。
马强邹东梅郭轶先赵弘常晓丽胡蓉华孙婉玲
关键词:IGHV非霍奇金淋巴瘤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软脑/脊膜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流式细胞术(CSF-FCM)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脑脊膜转移(LM)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CSF)病理检查均不典型的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例1诊断为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查体无神经系统症状,CSF细胞学检查阴性,但CSF-FCM检到少量单克隆B淋巴细胞(CD19+B细胞10个,表达kappa,不表达lambda),予R-CHOP-HD-MTX化疗及腰穿鞘内注射治疗,患者停化疗7月复发,脑组织活检证实中枢复发。病例2诊断为小B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可能性大),查体有神经系统症状,CSF细胞学检查阴性,CSF-FCM检测到单克隆B细胞占CSF有核细胞65.8%,表达CD19 kappa,不表达lambda,确诊NHL脑脊膜累及。病例3确诊小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可能),停化疗8月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检查﹑CSF细胞学检查及脑活检均未明确诊断,CSF-FCM提示脑脊液单克隆B细胞增多,表达CD45dim+CD19+CD20dim+CD5-CD10-CD22dim+CD2部分+FMC7部分+KAPPA-LAMBDA+CD200+CD79b+CD25+CD103-CD11C-CD38部分+,确诊NHL的脑脊膜受累。结论所有存在CNS受累风险的淋巴瘤患者均应接受腰椎穿刺(LP)检查,CSF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有助于隐匿性脑脊膜受累的诊断。CSF样本的全面评估还包括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或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及细胞因子检测。
郭轶先兰晓曦赵弘胡蓉华惠吴函孙雪静孙婉玲万岁桂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脑脊液
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C3H小鼠对Balb/c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1)用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照射Balb/c(H-2d)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 DC),诱导其凋亡,随后将其输注到C3H(H-2k)小鼠体内,诱导C3H小鼠对Balb/c抗原免疫耐受。(2)检测诱免疫耐受小鼠体内调节T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分泌以研究其耐受机制。结果 (1)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Balb/c抗体。(2)免疫耐受C3H小鼠不能排异注射到体内的Balb/c脾细胞。(3)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结论 (1)应用UVB-Balb/c im DC免疫C3H小鼠可以使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完全彻底的免疫耐受。(2)免疫耐受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其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
郭轶先张蓝方孙雪静万岁桂夏长青
关键词:树突细胞调节T细胞免疫耐受
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难治性ITP的患者进行每周1次持续静脉滴注长春地辛治疗,随访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血小板升至100×109/L、无出血症状3例,治疗后血小板升至30×109/L或至少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2倍、无出血症状5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花费低。
兰晓曦赵弘孙婉玲郭轶先胡蓉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春地辛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继发播散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CNS)。SCNSL发病率低且预后较差,目前还没有标准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SCNS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0日收治的24例S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4例SCNSL患者的肿瘤组织类型包括17例(70.8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20.83%)惰性B细胞淋巴瘤,1例(4.17%)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淋巴瘤,1例(4.17%)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我们主要关注17例SCNSL(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起病方式:12例(70.59%)SCNSL(DLBCL)患者为起病时CNS及CNS外同时受累;5例(29.41%)SCNSL(DLBCL)患者为NHL进展时单独CNS受累,而没有同时合并CNS外病灶。病理亚型:13例(76.47%)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GCB)亚型。基因分型:1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了二代测序,9例(81.82%)患者的分子亚型为MCD亚型。诊治过程:16例SCNSL(DLBCL)患者一线接受了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R-HD-MTX)为基础的治疗,1例患者因脑出血未接受治疗而死亡。转归:16例患者中6例(37.5%)患者经一线治疗达到PR或CR,其他10例患者(62.5%)一线治疗后SD或者PD,二线方案包括放疗、BT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其他二线方案化疗。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3~35)个月,10例(58.8%)患者存活,7例(41.2%)患者因疾病进展死亡,包括4例患者的中枢病灶进展和2例患者的全身病灶进展,1例因化疗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7例SCNSL(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3.2±3.5个月,3年预计OS为0.3;平均PFS为13.4±2.6个月,3年预计为0.19。结论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DLBCL为SCNSL中主要的病理类型,病理亚型以non-GCB,双表达为著,分子亚型多为MCD亚型,这组患者预后较差,多数起病时存在中枢及中枢外病灶,R-HD-MTX-CHOP方案疗效不佳,一线使用BTK抑制剂联合�
郭轶先常晓丽邹冬梅魏宇魁王丹丹马强孙雪静孙婉玲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疗法
贫血患者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表达对血红蛋白影响分析
2022年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Ⅱ(HLA-Ⅱ)由抗原提呈细胞表达直接参与T细胞活化,调节性T细胞(Treg)在免疫系统中发挥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贫血是血液病学常见的疾病,病因众多。本文探讨不同贫血患者与HLA-Ⅱ分子表达及Treg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骨髓衰竭性疾病(BMFS)、B细胞-浆细胞肿瘤侵犯骨髓、继发于感染或肝肾疾病的慢性病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以上疾病患者HLA-Ⅱ分子表达强度、Treg细胞比例及与贫血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所有贫血患者的HLA-Ⅱ类分子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HA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BMFS患者Treg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HLA-Ⅱ表达呈正相关;B细胞-浆细胞肿瘤侵犯骨髓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淋巴细胞HLA-Ⅱ及HLA-DR表达呈正相关;继发于感染或肝肾疾病的慢性病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单核细胞HLA-Ⅱ及HLA-DR表达呈负相关,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HLA-Ⅱ及HLA-DR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IHA、BMFS、B细胞-浆细胞肿瘤侵犯骨髓、继发于感染或肝肾疾病的慢性病贫血患者的单核细胞免疫反应较健康供者活跃;B细胞-浆细胞肿瘤累及骨髓患者的恶性淋巴细胞通过低表达HLA分子来实现免疫逃逸及大量增殖;继发于感染或肝肾疾病的慢性病贫血促进单核细胞的活化,其Treg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HLA-Ⅱ分子表达相关;Treg细胞减少参与AIHA的发生及发展,与外周血主要抗原提呈细胞的HLA-Ⅱ类分子及HLA-DR分子表达无明显相关;BMFS患者Treg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HLA-Ⅱ分子表达呈正相关,而与淋巴细胞HLA-DR分子表达不相关,提示其发病机制尤其复杂。
兰晓曦孙雪静马强孙婉玲赵弘郭轶先胡蓉华邹东梅
关键词:贫血HLA-DR表达调节性T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初步探索原发和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NS)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特点,及与无CNS累及DLBCL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2019年至2022年收治的初治、检测了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DLBCL患者83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3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组46例,继发CNSL(SCNSL)组12例,无CNS受累的系统性DLBCL(non-CNSL)组25例。收集患者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12种细胞因子结果,包括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IFN-α、IFN-γ和TNF-α,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CNSL组脑脊液IL-10水平[41.08(6.90,98.73)pg/mL]显著高于SCNSL组[9.13(0.98,26.22)pg/mL]及non-CNSL组[1.58(1.42,1.79)pg/mL],P值分别为<0.0001、0.0185。PCNSL组血浆IL-10[2.20(1.39,2.64)pg/mL]明显低于non-CNSL组[5.49(2.02,21.36)pg/mL]。83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同时检测了脑脊液和血浆的细胞因子水平,其中PCNSL组23例、SCNSL组10例、non-CNSL组7例。比较脑脊液和血浆的细胞因子水平发现,PCNSL组中69.6%患者(16/23)仅有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17.4%患者(4/23)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13.0%患者(3/23)均无升高;SCNSL组患者中10.0%患者(1/10)仅有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50.0%患者(5/10)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40.0%患者(4/10)均无升高;non-CNSL组57.1%患者(4/7)仅有血浆IL-10升高、14.3%患者(1/7)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28.6%患者(2/7)均无升高。脑脊液及血浆IL-10同时升高、且0.2
邹东梅刘艳惠吴函郭轶先常晓丽孙婉玲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血浆
注射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4
2012年
病例:患者,女,46岁,因间断乏力三年加重伴发热一周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三年前因乏力就诊于外院,行血常规骨穿刺等检查考虑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一月感乏力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5℃~38℃,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既往白塞病病史5年,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郭轶先李悦冀冰心徐娟
关键词:注射用血凝酶过敏性休克乏力症状发热症状咳痰症状骨穿刺
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分析年龄因素(年龄≥65岁/<65岁)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接受了81个周期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5岁)8例,接受了26周期治疗。老年患者在改变疾病自然病程反应、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及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反应(HI-erythroid, HI-E)疗效均显著低于年龄<65岁患者(P分别为0.024、0.045、0.024)。其他的疗效、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及Ⅲ-Ⅳ/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结论老年中高危MDS患者应用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常炳庆郭轶先郭轶先赵弘兰晓曦苏力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靶向CD47治疗淋巴瘤研究进展
2023年
CD47是近年淋巴瘤治疗中的新兴免疫检查点之一,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多种通路调控下与巨噬细胞SIRP α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达到免疫逃逸。CD47阻断分子种类繁多,其中CD47单克隆抗体最先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突出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进一步发展了选择性SIRP α抗体、双克隆抗体等新型药物及联合用药。本文主要综述了CD47分子在淋巴瘤治疗的调控通路、生物学机制、不良反应、相关药物等临床研究进展,以期通过CD47阻断剂的创新药物及联合用药,进一步提高CD47阻断剂的临床疗效。
何慧珍郭轶先孙婉玲
关键词:CD47巨噬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