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全

作品数:143 被引量:4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专利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28篇矿业工程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地质
  • 20篇巷道
  • 19篇煤层
  • 16篇工作面
  • 15篇电阻率
  • 15篇矿井
  • 14篇电法
  • 11篇传感
  • 10篇地震
  • 9篇地质构造
  • 9篇勘探
  • 8篇无线
  • 8篇感器
  • 8篇传感器
  • 7篇远程
  • 7篇震波
  • 7篇煤层工作面
  • 6篇震源
  • 6篇物探
  • 5篇底板

机构

  • 141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淮南矿业集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能源集团
  • 1篇福州华虹智能...
  • 1篇清华大学合肥...

作者

  • 143篇郭立全
  • 102篇张平松
  • 56篇吴荣新
  • 25篇胡雄武
  • 20篇许时昂
  • 19篇刘盛东
  • 19篇刘畅
  • 12篇胡泽安
  • 11篇付茂如
  • 10篇肖玉林
  • 7篇李圣林
  • 6篇吴健生
  • 4篇程桦
  • 4篇周婷
  • 4篇李洁
  • 3篇赵秋芳
  • 3篇赵永辉
  • 3篇徐磊
  • 3篇鲁海峰
  • 3篇王伟

传媒

  • 7篇煤炭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煤炭地质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工程地球物理...
  • 3篇煤炭学报
  • 3篇淮南职业技术...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化工管理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物联网技术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电子世界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混凝土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19篇2021
  • 19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流作用下岩溶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解析解被引量:1
2014年
在陷落柱侧壁突水研究中引入厚壁筒力学模型,将陷落柱侧壁煤柱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体积力,应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和弹塑性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弹塑性状态应力解析式,以及煤柱内塑性区半径与水压力的关系表达式,同时编程试算出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柱孔隙率、煤柱抗剪强度参数以及煤柱宽度等因素对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煤柱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随着煤柱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故当煤柱裂隙发育时,不考虑渗流力的结果将偏于安全;2煤柱宽度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则临界水压越大,陷落柱侧壁突水的危险性越低;3可通过注入水泥浆液减小煤柱孔隙率和提高煤柱强度来防止陷落柱侧壁突水,同时可减少煤柱的留设宽度,对减少煤炭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鲁海峰姚多喜郭立全温亮
关键词:岩溶陷落柱渗流作用突水事故
一种水环境参数自行走式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环境参数自行走式测试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和接收端,其中数据采集端包括行驶在水环境中的船体,船体中集成有控制电路板模块、电源模块、动力模块、定位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传感器组;接收端包括信号处理模块、...
王孔嘉向虹坤郭立全张晓慧栗壮
文献传递
井下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中锚杆干扰定量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利用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水因易受电磁干扰而使测试效果变差,尤以金属干扰最突出。因此,研究金属干扰特征对于井下水害超前探查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前探测情况,以锚杆作为主要干扰源,按现场实际干扰情况,设计井下实体模型试验。分析测试数据认为:锚杆对瞬变电磁探测的干扰程度及特征主要受其自身空间状态(x,y,L)决定;初步确定锚杆的最大干扰距离d为3 m,其中,1.5 m内具有强干扰,1.5~3.0 m区域干扰较弱;划定锚杆外露长度L在0.5 m内为干扰程度变化敏感区,0.5~1.7 m以上基本持水平状态。通过2根锚杆测试数据的对比,近似认为组合干扰信号为2根锚杆单独响应信号的垂直叠加,该结果为金属干扰的校正技术研究提供可循规律。最后,指出受金属干扰的数据需研究其有效性。
胡雄武张平松程桦吴荣新郭立全
关键词: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实体模型试验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利用工作面巷道条件,构建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系统,进行面内构造探查,对在巷道中揭露及隐伏的断层、薄煤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进行探查与解释,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参数...
张平松吴荣新刘盛东郭立全肖玉林
文献传递
煤层工作面顶板来压智能测试分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工作面顶板来压智能测试分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初次来压监测装置、周期来压监测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初次来压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线性传感器,用于在预设检测时刻生成第一应变值,并将第一应变值...
许时昂张平松郭立全付茂如
文献传递
工作面覆岩破坏参数动态监测系统
2012年
钻孔冲洗液简易水文观测分析法和钻孔压、注水实验法等传统覆岩破坏参数检测方法难度大、成本高、精度不高。介绍一种利用网络并行电法仪、矿井以太网、地面远程终端组成工作面覆岩破坏参数动态监测系统。给出了详细的系统组成结构和井下采集部分的布设方式。系统可随采掘工作推进记录覆岩破坏的动态发育过程。以应用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给出了覆岩破坏参数,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晓亮郭立全
关键词:工作面动态监测
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精细探查方法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煤层工作面内部结构及构造条件对生产影响巨大,利用地球物理手段对工作面内地质异常精细探查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国内外矿井工作面精细探查方法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地震类、电法类、电磁法类等精细探查方法技术的应用发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不足与改进思路,提出了矿井工作面精细探查方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程刚张平松吴荣新郭立全
关键词: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
井筒壁后注浆质量反射波法检测技术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查明厚松散层覆盖地区的立井井筒在施工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注浆及破坏问题,采用反射地震波法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利用反射地震波法进行井壁环向和纵向测线布置,通过所获得的高频反射波波速、振幅及频率等多种地震属性参数确定井壁及壁后空间的异常范围,注浆前后的测试对比可进一步获得对壁后注浆质量的评价效果.对新建井筒、维修井筒井壁的测试研究成果表明,反射共偏移法测试时观测系统参数宜选取偏移距为0.6-0.8 m,道间距0.2-0.4m,激发点移动步距为0.2 m.根据井壁表面波速、综合主频及波形特征能对井筒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定性到半定量评价.反射地震波法在井筒壁后注浆质量检测中,其干扰因素小,现场可操作性强,探测所圈定的异常范围准确.
张平松郭立全
关键词:壁后注浆反射波法立井井筒
浅埋地下天然气管道泄漏定位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
2018年
管道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近年来时有发生,研究管道泄漏事故发生机理、规律及相关的快速探查与防治措施对于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天然气泄漏检测和定位方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几种天然气泄漏的检测方法及定位原理。对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为浅埋地下管道漏气的检测定位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程文康郭立全胡雄武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
巷道快速智能掘进超前探测技术与发展被引量:34
2021年
新时代矿井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智能掘进条件下超前探测技术需要为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快速掘进、复杂地质条件下要求探测精度与预报实时程度高,随掘多源多场信息采集、大数据智能分析与透明化表达是超前探测系统构建的新发展模式。结合近年来隧道、井巷等领域超前探测技术发展现状,讨论其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及动态;在分析巷道快速智能掘进超前探测技术发展面临的复杂地质问题与基础技术选择局限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满足巷道快速智能掘进超前探测需求的技术主要为随掘探测技术以及超长钻孔孔中探测技术等。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给出了适用于巷道快速掘进的2种超前探测技术体系,分别是应用于煤巷的掘进机震源随掘地震技术与超长钻孔孔中瞬变电磁联合的技术体系,以及应用于岩巷的TBM震源随掘地震技术与BEAM随掘电法联合的技术体系;并针对每种基础超前探测技术给出了发展思考,其中,随掘地震技术在原始信号脉冲化即重构处理研究的基础上,还需发展全空间三维立体探测、多波多分量方法、全波形反演、极化、散射等高精度探测与精细成像技术;超长钻孔孔中瞬变电磁技术首先需要突破有/无异常情况下孔中瞬变电磁信号数据特征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波场转换、全程全空间视电阻率反演等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以及适用装备的研究;BEAM随掘电法技术的探测距离过短是未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其高精度数据解释与反演技术、含水异常体实时动态监测与定量化预测也是研究的重点与趋势。再者,为有效解决物探方法多解性问题,提出重点发展地震体波-槽波联合反演、地震-电法联合反演、地震-瞬变电磁联合反演等融合解释技术。在关键技术应用方面,提出构建地质保障技术体系海量基
张平松张平松邱实李圣林胡雄武
关键词:巷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