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淑凤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原油
  • 4篇活性剂
  • 3篇乙醇
  • 3篇乙醇胺
  • 3篇油田
  • 3篇有机碱
  • 3篇提高采收率
  • 3篇降凝
  • 3篇降凝剂
  • 3篇复合驱
  • 3篇复配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3篇采收率
  • 3篇醇胺
  • 3篇大庆原油
  • 2篇油藏
  • 2篇色谱
  • 2篇驱油
  • 2篇烷醇酰胺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化胜利...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玉门油田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21篇郭淑凤
  • 7篇王红艳
  • 5篇石静
  • 4篇曹绪龙
  • 4篇潘斌林
  • 3篇祝仰文
  • 3篇赵田红
  • 3篇关中原
  • 3篇胡星琪
  • 2篇郭勇
  • 2篇王帅
  • 2篇伍丽娟
  • 2篇彭国峰
  • 1篇严兰
  • 1篇李春宁
  • 1篇李秀兰
  • 1篇夏晞冉
  • 1篇于群
  • 1篇赵方剑
  • 1篇郭兰磊

传媒

  • 4篇油田化学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油气储运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化工时刊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复配体系吸附损耗及色谱分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形成的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油砂为吸附介质,考察了吸附损耗和色谱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70℃、质量分数0.2%、溶液体积和油砂比例为3∶1(mL/g)的条件下,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mg/g和6.9mg/g;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0mg/g和10.3mg/g。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之间存在色谱分离现象,同时存在色谱重叠现象。以色谱分离度为评价指标,建立该体系的色谱分离模型,并以此为标准对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之间是否发生色谱分离和色谱分离程度进行了评价。
于群郭淑凤李青华刘煜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复配体系吸附量色谱分离
不同类型有机碱溶液与胜利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有机碱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二甲胺、1,6-己二胺溶液与两种不同区块胜利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并比较了四种有机碱和三种无机碱NaOH、NaHCO_3、Na_2CO_3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线型有机碱乙醇胺能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反应,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在pH值为12左右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而尺寸较大的有机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较弱。同时,石油酸的含量和结构强烈影响有机碱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无机碱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与乙醇胺相当,而且无机碱碱性越弱,与原油有效作用的pH值就越低。
祝仰文潘斌林郭淑凤王红艳张磊张路赵濉
关键词:有机碱PH值原油
降凝剂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筛选出VA含量28%,相对分子质量23 000左右的EVA28/03降凝剂,考察了此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在降凝剂用量100 mg/kg,活化温度65℃,热处理时间0.5 h,冷却速度0.5℃/min时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较好,降凝幅度达14.5℃。同时根据降凝剂协同作用的原理,对其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带有脂肪族碳链及胺类和醚类极性基团的1210、HY1017、1202、Yeyouan 1、Yeyouan 2对大庆原油都有一定的辅助降凝效果,与EVA28/03(1:1)复配,可使凝点降低15.5℃。
郭淑凤王莉
关键词:大庆原油降凝剂复配
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被引量:4
2016年
为明确有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旋转滴法研究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与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6501能够有效降低正癸烷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浓度为2.0 g/L时6501溶液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稳态值为10-1m N/m;有机碱乙醇胺或二乙醇胺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将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降至10-2m N/m,这主要是由于有机碱能够影响烷醇酰胺的溶解性及其在界面上的分子排列,乙醇胺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大于二乙醇胺;聚合物类型对有机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有较大影响,加入水溶性聚合物后的有机碱三元体系与正癸烷间的界面张力可降至10-3m N/m,而加入疏水缔合聚合物后的有机碱三元体系与正癸烷间界面张力瞬时值升高,稳态值变化不大,保持在10-1m N/m数量级。
郭淑凤
关键词:乙醇胺二乙醇胺烷醇酰胺正构烷烃
大庆原油降凝剂复配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研究了不同区块大庆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与其物性特征和碳数分布的关系。以吸附与共晶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同区块原油的蜡碳数分布规律对VA含量相同但分子量不同的系列EVA进行复配,同时开展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与有效EVA的复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VA含量为X2和X3的EVA对大庆原油体现出比其它系列EVA相对较好的降凝效果。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不同分子量的系列EVA经过复配之后改善了单一分子量EVA对南一联原油的降凝效果。
关中原伍丽娟郭淑凤
关键词:大庆原油物性特征碳数分布降凝剂复配
聚驱后油藏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设计与性能评价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研制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对比了无机碱和有机碱的结垢性能、乳化性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的差异,得到能够替代无机碱的有机碱乙醇胺。聚合物体系中加入有机碱乙醇胺后,体系粘度...
郭淑凤曹绪龙郭兰磊王红艳石静潘斌林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乙醇胺增粘
文献传递
一种降黏剂在体相中的分配规律被引量:1
2018年
降黏剂浓度的分析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对其种类设计和实施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胜利油田使用的一种新型降黏剂的浓度检测,建立了可准确分析水相、油相中降黏剂浓度的疏水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降黏剂在不同体相中的分配结果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跟踪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相,检测方法的最小检测量可达10 mg/L,在10数3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5%;对于油相,可结合梯度溶剂萃取的前处理技术,将降黏剂从油相中萃取分离,再进行分析检测,提取效率高于95%。对于原油/降黏剂两相(水相和油相)体系[煤油、原油质量比1∶2,油样、降黏剂溶液(质量分数3%)质量比1∶1],80%以上的降黏剂分布在水相,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油相中的含量有增高趋势。对于原油/降黏剂三相(水相、乳液相和油相)体系[煤油、原油质量比1∶1,油样、降黏剂溶液(质量分数3%)质量比1∶1],油相中几乎不含有降黏剂,约75%的降黏剂分布在乳液相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乳液相中的含量有所降低而水相中的含量有所增大;盐水条件下水相中的含量稍高于纯水条件下的,不同盐水体系的降黏剂的含量分布结果类似。
石静王红艳郭淑凤郭勇王帅
关键词:降黏剂高效液相色谱乳液体系
温度、矿化度对二元体系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孤岛中一区Ng3为目标研究区块,针对0.4%SLPS+0.15%HPAM-1、0.3%SLPS+0.1%P1709+0.15%HPAM-1两个体系开展了不同矿化度、不同温度下吸附前后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对0.4 SLPS+0.15%HPAM-1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大于温度。温度和矿化度对0.3%SLPS+0.1%P1709+0.15%HPAM-1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在矿化度为5 000 mg/L^60 000 mg/L,该体系存在一个最佳含盐量。不同矿化度下,两体系吸附前后界面张力变化不大。
郭淑凤
关键词:温度矿化度
α-磺化硬脂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以硬脂酸为主要原料,在85℃下,用浓硫酸对硬脂酸进行磺化,恒温反应6h,制得α-磺化硬脂酸。用水/丙酮提纯后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双亲水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初步确定其结构,实验表明,该目标物水溶液的CMC和γCMC低于SD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同时有良好的起泡和稳泡性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赵田红胡星琪郭淑凤彭国峰
关键词:硬脂酸钠磺化临界胶束浓度起泡性稳泡性
油田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是油田上应用最广的溶性聚合物,本文详细介绍了油田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开发出更适用于油田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紧迫性。
郭淑凤于红岩卢忠萍赵田红
关键词:油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