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淀粉样变心肌...
  • 1篇淀粉样变性
  • 1篇淀粉样物质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合并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作者

  • 6篇郭晓
  • 3篇姜先雁
  • 3篇崔美平
  • 3篇蒋文彬
  • 3篇路长鸿
  • 2篇常瑜
  • 2篇曲凤霞
  • 2篇李献良
  • 2篇王松涛
  • 2篇安毅
  • 2篇李萍
  • 1篇葛毅萍
  • 1篇朱凌华
  • 1篇梁磊
  • 1篇孙成建
  • 1篇张彬
  • 1篇朱明真
  • 1篇曲风霞
  • 1篇江世东
  • 1篇于春鹏

传媒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冠心病病人PCI前后血清MMP-2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术前、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30例冠心病病人,行支架置入术85例(PCI组),单纯冠状动脉造影45例(CAG组)。CAG组于术前1d、术后1d,PCI组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7、28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MMP-2水平的变化。结果 PCI组病人术前1d及术后1、7、28d血清MMP-2水平持续增高,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6.16,q=10.45~14.80,P<0.01)。CAG组病人术前1d、术后1d血清MMP-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后MMP-2表达持续升高,而降低MMP-2水平可预防再狭窄。
孙成建于春鹏江世东郭晓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重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0例,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实施,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进行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与结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各项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r MSSD、SDANN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0.97±17.33)%、r MSSD(25.42±6.59)ms、SDNN(85.81±21.51)ms、SDANN(76.71±20.72)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2.44±17.01)%、r MSSD(21.89±6.52)ms、SDNN(76.38±21.44)ms、SDANN(67.61±20.79)ms;试验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5.51±13.21)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20±10.4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44±13.33)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1.47±10.32)mm;通过分析发现,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功能与结构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进而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李献良姜先雁蒋文彬崔美平郭晓王松涛
关键词:螺内酯贝那普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心率变异性
性别对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策略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性别对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龄ACS患者619例,其中男346例,女273例。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ACS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危险因素方面,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的体质指数、脑卒中病史、吸烟史、血清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水平均低于男性患者组(P〈0.05)。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7.8%比18.5%,P〈0.05)。男性组既往有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明显大于女性(48.0%比39.9%,P〈0.05;30.6%比22.3%,P〈0.05;19.9%比10.3%,P〈0.01)。女性合并多种危险因素(≥3个)者百分比明显增高(41.8%比29.8%,P〈0.05)。ACS的诊断方面,女性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比率大于男性,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组3支病变及钙化病变多于男性(36.3%比28.6%,P〈0.05)。选择治疗策略方面,保守治疗的女性多于男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的女性多于男性(26.0%比14.2%,P〈0.01)。急诊PCI及择期CABG的男性比率多于女性(14.7%比6.6%,P〈0.01;19.1%比7.7%,P〈0.叭)。两组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女性ACS的治疗策略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改善预后。
崔美平张彬蒋文彬朱明真姜先雁朱凌华常瑜郭晓王松涛路长鸿葛毅萍曲风霞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性别高龄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组患者接受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胺碘酮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病死率(3.33%)低于利多卡因组(8.33%),胺碘酮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中枢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利多卡因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及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后,胺碘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李献良姜先雁崔美平蒋文彬郭晓
关键词:胺碘酮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CHF患者6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39~79(58.76±12.8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评价治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34.4%),有效11例(34.4%),总有效率68.8%;观察组显效12例(37.6%),有效15例(46.8%),总有效率8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升高,NT-pro 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VEF[(36.31±7.39)%vs.(39.87±6.74)%]升高,NT-pro BNP[(5904.23±1027.35)pg/ml vs.(5418.06±1008.40)pg/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较传统治疗有效,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损伤。
曲凤霞李萍安毅郭晓梁磊路长鸿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西孟旦左室射血分数BNP
淀粉样变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由于不能溶解的纤维状蛋白在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外沉积,并引起其代谢、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疾病,因该蛋白染色后显微镜下表现为淀粉样无定型基质而得名。淀粉样物质可沉着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区,如肾脏、心脏、神经系统、皮肤和关节等,导致器官或组织功能障碍。当淀粉样物质沉着或浸润于心肌间质、瓣膜、冠状血管及心肌内小血管时,影响心脏结构功能,表现为浸润型心肌病样改变,称之为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Amyloidosis,CA)。
曲凤霞安毅路长鸿李萍郭晓常瑜
关键词:淀粉样变心肌病文献复习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脏结构功能组织器官淀粉样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