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德良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肝细胞
  • 4篇肝癌
  • 3篇术后
  • 2篇凋亡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造影
  • 2篇增殖
  • 2篇藜芦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2篇肝再生
  • 2篇白藜芦醇
  • 2篇PEI
  • 2篇RFA
  • 2篇超声
  • 2篇超声造影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感染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 8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郭德良
  • 10篇刘志苏
  • 8篇潘定宇
  • 5篇袁玉峰
  • 4篇李震
  • 4篇潘乐玉
  • 4篇孔雕雕
  • 4篇王志刚
  • 3篇刘权焰
  • 2篇李云
  • 2篇胡守国
  • 2篇刘朋朋
  • 1篇何跃明
  • 1篇刘永久
  • 1篇唐杰
  • 1篇江平
  • 1篇江平
  • 1篇杨卫华
  • 1篇熊良昆
  • 1篇刘立

传媒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腹部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肝脏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第六届中国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及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对BxPC-3细胞中RUNX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缺氧及应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中RUNX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人RUNX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EGFP—RUNX3,CoCl2化学模拟肿瘤缺氧环境,检测缺氧以及siRNA沉默HIF-1α对BxPC-3细胞中RUNX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缺氧能使BxPC-3细胞中RUNX3基因的表达较常氧时显著升高[表达为(9.13±1.55),P〈0.05],siRNA转染BxPC-3细胞后能显著下调HIF-1α蛋白表达(抑制率90%),并导致RUNX3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缺氧促使BxPC-3细胞中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缺氧时HIF-1α能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水平。
潘定宇刘志苏刘立李震孔雕雕郭德良
关键词:RUNX3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缺氧
磁共振在腓肠肌肌腱变性中的诊断价值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平扫对腓肠肌肌腱变性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400例膝关节MR检查。选取脂肪抑制的横断位T2和矢状位PD图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重新阅片。腓肠肌肌腱损伤程度(股骨附着处)被分为三级,正常、轻度(少许囊变、增粗、信号增高)和重度(明显囊变、骨髓水肿、撕裂)。分析肌腱变性的程度与膝关节后部疼痛的相关性。结果:入组350例中,腓肠肌肌腱变性179例(51.1%),包括轻度变性147例,重度变性32例。轻度变性中仅累及内侧头、仅累及外侧头或内外侧头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05,11,31例;重度变性中仅累及内侧、仅累及外侧头者或内外侧头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4,17例。重度肌腱变性患者较轻度肌腱变性患者更易表现膝关节后部疼痛症状(76.1%vs23.9%;P<0.05)。结论:腓肠肌肌腱变性可被MR准确诊断,主要累及腓肠肌内侧头,常表现为膝关节后部疼痛。
王兵刘永久王帅李军郭德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
超声造影指导的RFA或PEI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
袁玉峰郭德良何跃明潘定宇刘权焰唐胜利刘志苏
肝动脉结扎联合门静脉部分阻断对肝再生及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结扎裸鼠患侧肝动脉并部分阻断患侧门静脉血流对保留侧肝脏再生及患侧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健康4周龄裸鼠,建立裸鼠肝细胞肝癌模型,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30只(sham),患侧肝动脉结扎组30只(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患侧部分门静脉阻断组30只(partial portal vein ligation,pPVL),患侧肝动脉结扎联合患侧部分门静脉阻断组30只(HAL+pPVL)。分别做相应处理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血清生化指标、保留肝脏再生率、肿瘤大小及肿瘤周围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结果pPVL+HAL组死亡1只,在72小时内,pPVL组死亡1只,在术后24小时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水平在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pPVL组及HAL+pPVL组较Sha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2小时,1周,2周以及3周,pPVL组及HAL+pPVL组保留侧肝脏质量与Sham及HA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2周及3周,HAL组及pPVL+HAL组肿瘤体积与pPVL组及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Sham组与pPVL组合并为对照组,HAL组与HAL+pPVL组合并为实验组,MVI阳性率在术后3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术后3周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L+pPVL可促进保留侧肝脏代偿增生的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潘乐玉郭德良张玉仙杨卫华王志刚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动脉结扎
白藜芦醇对肝癌Bel-7404细胞体外放射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联合体外放射治疗(放疗)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25μmol·L-1Res联合放疗处理肝癌Bel-7404细胞,并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2 Gy放疗组,4 Gy放疗组,6 Gy放疗组,噻唑蓝(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运动侵袭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 Gy放疗组、4 Gy放疗组、6 Gy放疗组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均下降,凋亡细胞增多(P<0.05)。结论 Res能增强肝癌Bel-7404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放疗联合Res可使肝癌细胞增殖受抑,侵袭减弱,凋亡增加,其原因与降低MMP-2、VEGF蛋白表达有关。
毕仁兵郭德良潘定宇刘志苏胡守国
关键词:白藜芦醇细胞凋亡BEL-7404细胞放疗增敏
白藜芦醇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Res(0、10、25、50 μmol/L)处理肝癌Bel-7404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表达水平.结果 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能力,各组(0、10、25、50 μ mol/L)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522±0.006、0.451±0.018、0.265±0.016、0.117 ±0.009.与0μmol/L Res组[S、G2/M期:(10.33±3.06)%、(14.67±4.04)%]比较,25 μmoL/L Res组肝癌细胞S期阻滞增加[(31.67±4.73)%;P<0.05],50 μmol/LRes组肝癌细胞S期阻滞及G2/M期阻滞均明显增加[S、G2/M期:(37.67±6.51)%,(27.00±6.56)%;P<0.01];Cyclin的表达水平随着Res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结论 Res对肝癌Bel-7404细胞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效应,对细胞周期具有阻滞效应且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的Res将肝癌Bel-7404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期,能更好地发挥抗癌作用或协同抗癌作用。
郭峰郭德良潘乐玉胡守国王志刚
关键词:白藜芦醇增殖脱噬作用细胞周期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RFA和PEI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普通超声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对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新发病灶的治疗效果、无瘤缓解期及影响预后因素,同时论证射频消融与无水酒精注射在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新发病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郭德良刘志苏袁玉峰潘定宇
胆道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308例胆道疾病患者的胆汁并送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对病原菌耐药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8例患者的胆汁标本中病原菌培养阳性151例,培养阳性率49.03%,共培养出病原菌15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12株,占70.44%,革兰氏阳性菌45株,占28.30%,真菌2株,占1.26%。常见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均对部分临床常有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其中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如亚胺培南。46株大肠埃希菌和1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25株,检出率为39.68%,其中22例(88.00%)对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ESBLs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敏感。ESBLs的检出率与胆道手术史,反复感染以及术后感染等因素相关。结论胆道感染致病菌仍以肠道细菌为主,以往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正在逐渐降低抗菌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ESBLs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作为复杂胆道感染一线用药。
王志刚潘乐玉徐金莲郭德良陈辉平李云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RNA结合基序蛋白15B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2年
目的观察RNA结合基序蛋白15B(RBM15B)在胰腺癌(PC)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BM15B在80例PC组织、癌旁组织、胰腺癌细胞系(SW1990、HPAFII)和人类正常胰腺细胞(HPDE)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实验组转染sh1-RBM15B、sh2-RBM15B, 对照组转染sh-NC, 获得稳定的敲低RBM15B和对照SW1990细胞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敲低RBM1B的实验组与NC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敲低RBM1B的实验组与NC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RNA-seq研究RBM15B涉及的下游信号通路。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胰腺癌组织RBM15B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87±0.41比1.07±0.38, t=5.623, P<0.01)。RBM15B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TNM分期(χ^(2)=4.363, P<0.05), 肿瘤直径(χ^(2)=6.626, P<0.05)和淋巴结转移(χ^(2)=4.949, P<0.05)显著相关。胰腺癌细胞系RBM15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细胞系(SW1990:3.34±0.44;HPAFII:2.76±0.32比HPDE:0.81±0.17, t=6.421、4.779,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表达组SW1990在72 h细胞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W1990的吸光度(1.02±0.11、1.35±0.13比1.96±0.14, t=4.007、3.748, P<0.01)。低表达组SW1990形成的克隆集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SW1990数量(64.57±4.77、134.26±10.32比193.74±19.58, t=4.766、3.595, P<0.05)。低表达组SW1990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SW1990数量(36.48±3.73、47.68±4.29比105.32±13.23, t=7.471、4.617, P<0.05)。RNA-seq富集分析结果提示, 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Hippo信号通路;低表达组SW1990的Yes相关转录调控因子(YA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W1990的YAP表达水平(1.78±0.12、1.12±0.09比2.45±0.21, t=5.458、6.897, P<0.01);低表达组SW1990的磷脂-溶血磷脂转酰基酶(TAZ)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谭淳中夏鹏郭德良杨张朔刘朋朋张浩刘志苏
关键词:胰腺癌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表达在胰腺癌(P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胰腺癌标本中癌细胞的MMP-9和PEDF的表达,统计分析两种分子标记物与胰腺癌细胞MMP-9和PEDF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中MMP-9和PEDF表达率分别为71.4%和34.3%,MMP-9高表达率和PEDF低表达率与浸润范围、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MMP-9与PEDF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9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起促进作用,PEDF可抑制肿瘤生长,PEDF低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胰腺癌的侵袭转移。
潘定宇李震孔雕雕郭德良刘志苏
关键词:胰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