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永平

作品数:98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超声
  • 18篇成像
  • 13篇图像
  • 11篇软骨
  • 11篇超声图
  • 11篇超声图像
  • 10篇弹性成像
  • 10篇关节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9篇电信号
  • 9篇信号
  • 9篇肌电信号
  • 8篇关节软骨
  • 7篇声成像
  • 7篇骨骼肌
  • 7篇超声波
  • 6篇杨氏模量
  • 6篇软组织

机构

  • 90篇香港理工大学
  • 11篇上海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97篇郑永平
  • 15篇施俊
  • 12篇黄燕平
  • 11篇周康源
  • 11篇张忠伟
  • 10篇陈昕
  • 9篇何俊峰
  • 9篇周永进
  • 7篇蒲放
  • 6篇李添捷
  • 6篇黄铮铭
  • 6篇胡跃辉
  • 5篇汪源源
  • 5篇麦福达
  • 5篇王志刚
  • 5篇黄晶
  • 5篇樊瑜波
  • 5篇王青
  • 4篇蒋文涛
  • 4篇郭静宜

传媒

  • 20篇中国医疗设备
  • 7篇声学技术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应用声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2005年上...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集成技术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23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肌音信号的假肢手动作模式分类研究
肌音信号(MMG)是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侧向振动的力学反映。本文研究肌音信号作为假肢手控制源辨识多个手部动作的可行性。分别提取了12个受试者完成手抓、放和腕曲、伸动作的2通道肌音信号。对信号的小波包变换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采...
谢洪波郑永平
关键词:时频分析
文献传递
用于评估脊柱侧凸的三维(3D)超声成像系统
一种用于评估脊柱结构问题的三维(3D)超声成像系统(10),包括:捕获超声图像的超声扫描仪(11);记录被捕获的超声图像的位置和取向的空间传感器(13);以及在被捕获的超声图像中标记脊椎的特征的软件模块(21)。被标记特...
郑永平詹姆士·忠伟·张
文献传递
基于非匀质4参数三相模型的关节软骨轴向模量估计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关节软骨是覆盖在关节骨表面的一层承重生物组织,软骨组织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软骨的退化,所以研究软骨的材料属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在3参数三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匀质4参数三相模型,用来估计软骨的轴向模量Ha,并预测了关节软骨的膨胀模式。结果运用非匀质4参数三相模型可以提取更精确的软骨轴向模量,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对软骨膨胀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结论该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软骨组织随深度变化的材料属性。
牛海军王青郑永平蒲放
关键词:关节软骨渗透压
使用超声估计肌肉疲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表面肌电信号把神经肌肉活动和肌肉收缩联系起来,已被视为一种估计肌肉疲劳比较客观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另一方面,超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研究,在骨骼肌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报道,但还未见文献报道超声用于肌肉疲劳的估计。本文介绍一套自行开发的新的同步连续采集 B超图像、力矩和肌电信号的采集系统,并利用它对肱二头肌的肌肉疲劳进行了估计。试验表明在 30秒的肌肉疲劳过程中,肌肉厚度会以非线性的方式增加。
施俊胡跃辉郑永平周康源陈昕黄庆华
关键词:B超图像肌肉疲劳表面肌电
生物组织弹性的测量与成像:基于振动的超声检测方法综述被引量:4
2013年
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超声无损检测在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医学超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近二十年来,一些研究深入探讨了生物组织中振动的传播机制,提出了各种别具特色的组织弹性的超声测量和成像方法。这些方法有的采用外部振动单元产生激励,有的则利用声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将振动施加到生物组织内部,结合超声检测和信号处理技术,考察生物组织对振动激励的响应,实现组织弹性的测量与成像。本文主要对各种基于振动激励源的超声测量和成像方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相关的物理基础,然后简述典型方法的实现原理,最后探讨现阶段超声弹性测量和成像研究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添捷郑永平汪源源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生物组织
定量超声与肌电图在下背痛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下背痛(Low Back Pain)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的问题,其成因非常复杂,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脊柱结构稳定(Spine Stability)性不足是最可能的成因。脊柱稳定系统由脊柱、腰背肌肉和神经系统构成,所以腰背肌肉的研究对Spine Stability和LowBack Pain有着重要的意义。Low Back Pain患者的腰背肌肉功能会有所退化,导致LowBack Pain复发率高。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EMG)和定量超声(QuantitativeUltrasound)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Low Back Pain腰背肌功能的研究中。本文总结了LowBack Pain的研究现状,介绍了EMG和Quantitative Ultrasound在Low Back Pain研究中应用,并且讨论了Quantitative Ultrasound在Low Back Pain肌肉评估中的主要问题。
周光泉郑永平陈淑德
关键词:下背痛超声成像定量超声肌电图
犬离体心室肌粘弹性特性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探讨印压检测心肌粘弹性的可行性及心肌梗死后心肌粘弹性改变。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犬陈旧性心肌梗死模型(N,8只)。应用印压实验装置,对正常和陈旧性梗死离体心室肌试件进行蠕变试验。结果:正常心肌组粘弹性特征参数:E164±9kPa、E2565±148、E∞57±7kPa、η1.7±0.9×105kPa.s;陈旧性梗死组:E1130±30kPa、E21076±466kPa、E∞113±27kPa、η2.8±1.0×105kPa.s。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印压可检测心室肌粘弹性特性。心肌梗死后弹性模量和粘性阻力都增高,心肌顺应性下降。应用基于导管超声的印压方法可望在活体研究不同病理状态下舒张期心肌粘弹性特性。
李进嵩黄晶张春晓郑永平邓昌明刘地川邓辉胜袁侨英江永红王志刚
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
用于骨折愈合的骨刺激器和骨刺激系统
公开了能够加快愈合速度的骨刺激器(30、40、50、610、810、910),骨刺激系统(200、600、800、900)和用于体内断骨(930、830、630、55)的骨折愈合的方法。相应地,该系统使用超声波(214)...
李帅M·M·阿莱姆郑永平P·帕莱尼萨米
文献传递
弹性成像的二维位移估计方法
一种弹性成像的二维位移估计方法,包括步骤:对待处理的超声图像的第一射频帧与第二射频帧,用具有鲁棒性的匹配算法进行二维初始位移估计;用得到的二维初始位移估计对第一射频帧图像进行调整,使得相比于原始的第一帧,调整后的第一帧和...
郑永平周永进黄铮铭
文献传递
基于OCT的气冲印压系统及应用:检测软骨硬度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超声印压是一种广泛用于获得软组织力学特性的测试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对测试样品准备要求简单,并且可以同时获得样本的初始厚度和形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并开发了基于光干涉断层成像(OCT)的气冲印压系统。该系统利用气柱产生印压作用,利用OCT完成组织形变的追踪。相对于普通中低频超声印压系统,气柱操作简易,同时OCT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因此OCT气冲系统在小组织例如关节软骨测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描述该系统的组成,并评估该系统在检测软骨在两种蛋白酶消化后硬度改变的作用。实验取47个离体牛髌骨软骨样本,进行胰蛋白酶(20个)和胶原蛋白酶(20个)消化分解(剩余7个作为参考样本,不作处理)。软骨力学特性用一个硬度系数表示。结果显示经胰蛋白酶消化后,软骨硬度系数从(734±281)kPa下降到(230±133)kPa(p<0.001,配对t检验,下同),经胶原蛋白酶消化后该参数从(705±286)kPa下降到(107±74)kPa(p<0.001)。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软骨力学特性的定量检测。本文最后讨论该系统进一步小型化以用于活体软骨检测的课题。
黄燕平王舒喆郑永平
关键词:软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力学特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