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洋
- 作品数:46 被引量:3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疟疾合并肾功能受损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疟疾合并肾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对28例疟疾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输入性疟疾患者,其中恶性疟者14例,间日疟者10例,混合感染者4例。其中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治疗者,恶性疟2例和混合感染者1例。经抗疟,保护肾功能等治疗,治愈率100%。结论疟疾合并肾功能受损,抗疟治疗是根本措施,及时识别和合理治疗并发症是关键,加强对流动人口疟疾管理,预防为主要手段。
- 邹洋冯曼玲王非栗绍刚齐志群李威吴赵永谷俊朝
- 关键词:疟疾急性肾功能衰竭蒿甲醚
- 1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1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2年1月-2016年7月确诊的1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罗阿丝虫病患者均有罗阿丝虫疫区工作生活史。患者均有游走性皮下肿块,94.0%伴有瘙痒,1例患者检出眼结膜成虫。45.45%的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其中IgE抗体水平增高,丝虫抗原阳性。1例患者丝虫IgG4抗体阳性。血查微丝蚴均阴性。所有患者口服均阿苯达唑治疗,治疗1个疗程9例,2个疗程治疗2例,3例出现不良反应,所有患者至今随访无复发。结论综合流行病学史分析,有游走性皮下肿块,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丝虫抗原和抗体阳性可诊断为罗阿丝虫病。阿苯达唑单一用药治疗罗阿丝虫病效果良好。
- 邹洋王磊王非李晶晶齐志群郑晓燕安义君田小军李威黄敏君
- 关键词:罗阿丝虫病阿苯达唑
- 150例疟疾患者救治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疟疾诊断、鉴别及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150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疟疾患者中,确诊前误诊22例,占14.67%。多脏器功能不全涉及中枢神经、血液、消化、呼吸、肾脏及其他多个重要脏器或系统,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治疗上应注意抗疟疾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退热治疗和激素的使用,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的监测。结论疟疾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在患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确诊后,应关注多脏器功能受损情况,及时识别和合理治疗并发症是关键。
- 邹洋冯曼玲王非栗绍刚田小军王磊李小丽谷俊朝
- 关键词:疟疾治疗学
- 临床路径在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于输入性疟疾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针对例输入性疟疾制定标划的基于临床路径的程序化健康教育模式,入组4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分析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药占比等数据。结果凡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疟疾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平均住院日为7.24 d,较2011年同期住院疟疾患者平均住院日8.65 d,缩短了16.3%。疟疾出院患者次均总费用较临床路径实施前降低了13.45%,药占比疟疾由临床路径实施前的17.79%减至13.80%。结论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输入性疟疾患者的医疗救治和健康康复。
- 杜琨邹洋王非王磊李小丽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健康教育
- 北京市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供资料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7月确诊的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0%患者伴有腹泻;肠黏膜组织压片均可以找到曼氏血吸虫卵,但日本血吸虫IgG抗体阳性率仅为33.3%。所有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细胞比例明显上调,血免疫球蛋白以IgG抗体为主;16.6%的患者腹部超声见腹腔积液或脾脏增厚,16.6%患者磁共振检查见肝脏出现多发小结节或肠壁增厚,所有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均可见结肠炎,其中66.6%的患者合并多发溃疡,肠黏膜病理学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6例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总结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面资料,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 邹洋王磊李小丽田小军李威安亦君齐志群李晶晶王非黄敏君
-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病原学检测吡喹酮输入性病例
- 北海道型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 2009年
- 目的构建北海道型汉坦病毒(HOKV)核蛋白(NP)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用于HOKV的检测及诊断。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HOKVFusong-Cr-247株的NP基因,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CR@2.1TA载体,转化到OneShort^TM TOP10感受态细胞构建TA克隆载体,并与pFastBac^TM1转座质粒载体分别用KpnI和NotI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pFast PUUV-S重组转座质粒,经双酶切、PCR扩增及插入序列方向鉴定后,转化到DH10Bac^TM E.coli感受态细胞,经三抗培养基筛选和PCR扩增鉴定后获得重组Bacmid质粒,将重组Bacmid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制备重组杆状病毒毒液,并继续扩增重组杆状病毒,以第三代毒液感染Sf9昆虫细胞,96h后收获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实验应用Bac-to-Bac^TM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构建了含普马拉类汉坦病毒核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IFA结果显示,感染细胞的胞浆中有亮绿色荧光颗粒,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表达产物的50×10^3(M)的蛋白条带,证实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表达了相应的重组核蛋白,与预计的结果相符。并能与抗汉坦病毒抗体结合。结论成功表达具有HOKV免疫原性及反应性的重组核蛋白,为研制HOKV的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 姚文荣邹洋李明慧张永振
- 关键词:汉坦病毒核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湖南省武岗市洞口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7
- 2006年
- 目的分析2003-2004年问在湖南省武岗市与洞口县发生的狂犬病并探讨局部地区流行的因素。方法对狂犬病进行个案调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犬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毒抗原,用RT-PCR法扩增N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结果自1991-2002年武岗市与洞口县仅各报告1例人狂犬病,但2003-2004年间,分别报告30例人狂犬病。62例狂犬病患者中61例被犬所伤,1例被猫所伤。在有完整记录的50例患者中,平均潜伏期为44.18天。其中7例(14%)狂犬病患者的潜伏期≤15天,16例(32%)潜伏期≤20天。在疫点周围采集的99只犬脑组织中,13只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13.13%。将Wg13与Dk13株病毒的部分N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中国病毒株比较,发现2株病毒与广西及安徽的毒株有最高的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也分在同一分支。用全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Wg13与Dk13毒株全为I型狂犬病毒,2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9.4%以上。比较分析2株病毒N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包括第Ⅳ抗原位点区在内的多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的替代。结论引起武岗市与洞口县的狂犬病流行的病毒不是新型狂犬病毒,犬饲养量大与病毒携带率高是狂犬病暴发的直接原因。
- 张永振熊成龙邹洋李明慧肖奇友王祥迪唐茂晟杨安保朱学识陈碧云ZhenFU
- 关键词:狂犬病N基因
- 湖南省啮齿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IFA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部分S和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湖南省HV流行的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44只,其中6份标本HV抗原阳性.病毒携带率为1.74%。对扩增出的部分S与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5份标本中的病毒为汉城型HV(SEOV),1份为汉滩型HV(HTNV)。用S(620~990nt)与M片段G2区(2001~2301nt)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湘乡褐家鼠、黄胸鼠及黄毛鼠携带的病毒均为SEOV的S4亚型;宁远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SEOV的一个新亚型;石门小家鼠携带的病毒为HTNV的H4亚型。结论湖南省为混合型HV疫区,以汉城病毒为主,并具有宿主多样性。
- 张永振肖奇友李明慧邹洋吕炜戴德芳陈化新
- 关键词:汉坦病毒基因型系统发生分析
- 基于CLINPROT技术鉴定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分子标志物
- 2014年
- 目的旨在通过液体蛋白芯片-MS/MS技术(即CLINPROT技术)发现并鉴定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分子标记物,并分析其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运用CLINPROT技术对弓形虫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蛋白电泳、质谱鉴定等方法对筛选的蛋白分子进行鉴定,最后通过ELISA方法对其在健康正常人和弓形虫感染患者的血清样品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采用ROC曲线评价了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CLINPROT技术,发现了一个在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样本中特异性上调的蛋白,进一步通过蛋白电泳和质谱鉴定方法,发现该特异性上调蛋白为SAA;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1%和80%。结论可将CLINPROT技术应用于弓形虫感染血清分子标记物的寻找和鉴定;可将SAA蛋白用作为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分子标志物。
- 徐安健赵高潮乌姗娜靳庆娥邹洋吕治谷俊朝
- 关键词:弓形虫病
-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 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率为4.56%。分析部分S片段(600~999nt)与M片段G1区(140~640nt)、G2区(2003~2302nt)的核苷酸序列,及用部分S及G2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云南省8个地区的汉城病毒分为2个亚型:S1和S3亚型。结论 云南省主要为家鼠型HFRS疫区,汉城病毒有2个亚型,地理分布较广。
- 邹洋张海林张云智米竹青杨卫红袁庆虹章域震王静林薛燕萍陈化新张永振
- 关键词:汉坦病毒地理分布系统发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