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文卫

作品数:3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减灾
  • 20篇防震
  • 20篇防震减灾
  • 15篇地震
  • 11篇教育
  • 10篇科普
  • 9篇普教
  • 9篇科普教育
  • 8篇教育基地
  • 8篇科普教育基地
  • 7篇地震灾害
  • 7篇震灾
  • 4篇减灾意识
  • 4篇防灾
  • 4篇防灾减灾
  • 3篇宣传教育
  • 3篇减灾宣传
  • 3篇防震减灾宣传
  • 2篇大众
  • 2篇大众传播

机构

  • 32篇北京市地震局
  • 4篇中国灾害防御...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防灾技术高等...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8篇邹文卫
  • 8篇张英
  • 5篇郭心
  • 4篇张晓南
  • 3篇谭阳
  • 3篇洪银屏
  • 3篇胡平
  • 2篇胡毅涛
  • 2篇修济刚
  • 2篇张敬军
  • 2篇王蕤
  • 2篇孙海霞
  • 2篇王燕群
  • 1篇任振起
  • 1篇苗崇刚
  • 1篇韩世文
  • 1篇赵希俊
  • 1篇刘钢
  • 1篇李松涛
  • 1篇李永林

传媒

  • 8篇城市与减灾
  • 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中国减灾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中国应急救援
  • 1篇中国灾害防御...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
邹文卫张晓南李松涛
全书分为地震知识、避震要诀与现场救护三部分,以简捷的文字、精美的卡通形象,通过一个普通家庭成员的相互对话与表演,全面介绍一个家庭需要了解的避震应急的知识与紧急避险的技能,达到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与应用技术的目的。本书...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紧急避险防震减灾
概率性思维——认识不确定性的科学思维——兼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中的科学性
2017年
确定论与概率论——从引力波探测和量子通信说起2016年年初,科学界发生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大事件:2016年2月,美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Wave Observatory)科学团队正式公布探测到了引力波的重大成果;
邹文卫
关键词:引力波激光干涉多光子广义相对论
地震灾害现场考察的科普意义
<正>大地震往往几十年一遇,而且我国不同地区的地震模式和破坏形式各不相同。大震之后,各种伴生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地表破坏形态难以保持原貌,各种工程震害现象因地震救援和恢复重建等而不复存在。因此,每一次大的地震...
邹文卫胡平
文献传递
对“互联网+”时代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思考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马化腾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无论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如果没有抓住机会,未来都会相当危险。
邹文卫
关键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救灾工作传播知识
北京中关村地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社会调查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北京中关村地区人群的问卷调查及其分析,了解到受访人群对待防震减灾的工作和措施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人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正确逃生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常识。但是,多数人还不了解地震预报现状和地震预报发布程序,地震谣言还具有相当的生存空间和流传基础,基本医疗救护知识还不十分普及。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了不同媒体和宣传渠道对公众的影响力。调查分析结果对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邹文卫张晓南殷建华
关键词: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新模式研究
邹文卫张英周馨媛郭心杨帆
关键词: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认识地震灾害 正确识别灾害隐患
2022年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多、震源浅、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地震充满了不确定性,科学认识地震灾害、正确识别灾害隐患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地震的产生、大小与多少、地震灾害风险及隐患等进行介绍。
邹文卫
关键词:地震灾害不确定性基本国情震源
防震减灾类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基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调研的思考
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防震减灾素质和促进防震减灾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灾害教育的体验性与参与式特点,灾害教育类场馆在灾害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非常...
张英邹文卫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安全管理中的地震安全教育
2009年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灾害的国家.而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最容易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血的事实和教训告诉我们,地震灾害始终是对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地震安全教育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整个社会的重大责任。
邹文卫李永林
关键词:学校安全管理地震灾害安全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教育行政部门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新模式研究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是防震减灾社会宣教的重要阵地,在传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营造防灾安全文化、提高全民防灾素养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如何实现融合式发展?基地现状如何?存在何种问题?未来如何发展等...
邹文卫张英周馨媛郭心杨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