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巧仪

作品数:33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新生儿
  • 8篇静脉
  • 6篇早产
  • 5篇新生儿窒息
  • 5篇早产儿
  • 5篇窒息
  • 5篇产儿
  • 4篇凝血
  • 4篇中心静脉
  • 4篇外周
  • 4篇外周静脉
  • 4篇护理
  • 3篇导管
  • 3篇置入中心静脉...
  • 3篇术后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疗法
  • 3篇经外周静脉
  • 3篇静脉导管
  • 2篇蛋白

机构

  • 30篇佛山市妇幼保...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33篇邵巧仪
  • 11篇高平明
  • 9篇黄朝梅
  • 8篇戴怡蘅
  • 6篇何力
  • 4篇刘卫东
  • 4篇曾立军
  • 4篇罗英
  • 3篇邓桂珍
  • 3篇刘海平
  • 3篇贾晓琴
  • 2篇傅慧青
  • 2篇叶旭强
  • 2篇张李霞
  • 2篇陆镇奇
  • 1篇刘丹
  • 1篇徐景武
  • 1篇杨辉
  • 1篇贾德勤
  • 1篇邓玉环

传媒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肉碱变化特点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小于胎龄儿(SGA)生后血浆游离肉碱(FC)变化特点。方法 40例早产SGA,根据出生体重(BW)划分为SGA A组(BW≤1500 g)20例,SGA B组(BW>1500 g)20例。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早产适于胎龄儿(AGA)40例,根据出生体重划分为AGA A组(BW≤1500 g)20例,AGA B组(BW>1500 g)20例。另随机选取足月正常儿(37周<胎龄<42周)20例作为足月组。应用串联质谱分析仪检测所有对象生后6 h内(FC1),第7(FC2)、14(FC3)、21(FC4)、28天(FC5)血浆FC水平。结果各组FC随时间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足月组FC在第7天降为最低,各A组在第14天降为最低,各B组在第14天已呈上升趋势。各A、B组在第28天时均未恢复到出生时水平。SGA组FC在生后第7、14天明显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SGA生后4周内血浆FC水平变化较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傅慧青高平明陆镇奇邵巧仪刘海平
关键词:早产小于胎龄儿串联质谱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406例新生儿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体因素、患儿因素、置管维护因素的差异。结果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中,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置管地点、有无发生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体因素、患儿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置管环境、控带口穿刺时间和次数、规范导管维护、加强监测管理、收集分析资料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黄朝梅邵巧仪何力罗英
关键词:导管相关感染
环节管理在控制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作用被引量:12
2015年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输液外渗发生率高达23%~63%[1]。
黄朝梅贾晓琴邵巧仪
关键词: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质量管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新生儿换血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行换血疗法治疗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的胆红素变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病例临床资料33例。按照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分为3组:0∽24 h组、24∽48 h组、48 h以上组,分析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出生后24 h内出现病理性黄疸14例,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11例,48 h后出现黄疸的8例。但3组中,24∽48 h组换血总胆红素血症下降最快;出生后24 h组的白细胞高于其他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所有换血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前都可以纠正。结论: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者换血后胆红素降低最明显。
曾立军邵巧仪高平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换血疗法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中胃潴留与全肠道喂养的关系,探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的全过程。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2例,所有患儿采用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先非营养性喂养,酌情逐量增加奶量,直至全胃肠道喂养。记录出现胃内潴留、胃内潴留(喂养不耐受)时间、全胃肠道平均时间、自动吸吮时间等,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讨论两个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本组22例患儿在按照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过程中,有1例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出现严重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为26 d;21例完成全胃肠道喂养,首日开奶成功的患儿12例,开奶成功率为57.1%;达到胃肠道营养的平均时间为30.1 d;喂养胃内潴留量和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无相关性(P>0.05),喂养不耐受潴留量和自主吸吮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在喂养早期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在喂养不耐受患儿1周后患儿奶量才能逐渐增加,可从喂养第2周实行更积极喂养,可根据喂养不耐受时间推断患儿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和自动吸吮时间。
曾立军邵巧仪麦丽姗叶旭强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喂养
剖宫直视下胎儿左侧先天性肺囊腺样畸形切除术后新生儿1例被引量:3
2012年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是由于末端支气管呈瘤样过度生长,同时损害肺泡,在肺实质内形成有明显界限的一种病变,可在患儿出生后不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该症可分为3型。其中Ⅲ型预后不良,Ⅱ型并胎儿水肿及羊水增多,预后亦极差,一般均需外科干预,但往往在出生早期即失去手术机会。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已逐渐发展形成胎儿手术技术,为CCAM等多种先天性畸形胎儿提供生存机会。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少数几家医院已开展胎盘支持下的产时手术,但仍不能将之视为真正的胎儿手术。2011年5月本院成功完成亚洲第一例剖宫直视下胎儿手术,术后胎儿宫内恢复良好,出生后存活。现报告如下。
邵巧仪高平明
关键词:胎儿手术
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与游离肉碱的关系研究
2015年
目的探究小于胎龄儿(SGA)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与血浆游离肉碱(F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SGA113例为实验组,根据出生体重(BW)划分为A组(Bw≤1500g)及B组(BW〉1500g),测量并根据其生后第28天的体重,分为EUGRA组51例,非EUGRA组15例,EUGRB组33例,非EUGRB组14例。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出生的正常足月儿(37周≤胎龄〈42周)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串联质谱分析仪检测所有对象生后6h内及第7天、14天、21天、28天血浆FC水平。结果以体重为标准,实验组EUGR发生率为74.3%(84/113),各组FC随时间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Fc在第7天降为最低,下降幅度为24%,A组在第14天降为最低,下降幅度为44%(EUGR)及45%(非EUGR),B组在第14天已呈上升趋势,下降幅度为38%(EUGR)及32%(非EUGR)。对照组在28天时超过出生时水平,实验各组在28天时均未恢复到出生时水平。EUGR组FC值均明显低于同体重级别非EUGR组(P〈0.05)。结论SGA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较高,其血浆FC值明显低于同组宫外生长发育正常儿,且FC下降持续的时间及幅度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傅慧青高平明陆镇奇叶旭强杨辉邵巧仪刘海平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肉碱串联质谱
围术期新生儿104例临床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围术期新生儿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及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围术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在治疗过程当中的机械通气方案、术后镇痛、液体疗法、营养支持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一次成功87例(83.65%),需二次手术的17例(16.35%),并发症7例(6.73%);产后新生儿手术92例(88.46%),其中死亡6例(5.76%),术后放弃2例(1.92%);产时手术9例(8.65%),死亡1例(0.96%);胎儿手术3例(2.88%),2例存活,1例死亡(0.96%)。结论围生期手术患儿应以低压、低氧、可耐受高碳酸血症的呼吸机策略为指导进行机械通气,在治疗过程中吗啡镇痛最为有效,同时宜早期开奶、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邵巧仪戴怡蘅王昕刘卫东高平明
关键词:围术期术后镇痛液体疗法静脉营养新生儿
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超低出生体重儿57例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观察组经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行近心端静脉PICC置管,能安全、迅速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黄朝梅高平明黄倩怡何力邵巧仪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腋静脉肘静脉隐静脉
举臂靠头法纠正早产儿PICC异位于颈静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举臂靠头法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于颈静脉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行PICC置管导管尖端异位于颈静脉的早产儿4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2例为实验组,采用举臂靠头法对异位的导管进行调整,监测调整后效果,其余20例为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调整。结果实验组调整次数及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两者有统计学意义(t=3.89,x^2=78.49,均P<0.05),而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874,P>0.05)。结论采取举臂靠头法对PICC异位于颈静脉进行正位,操作简单、方便,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家庭负担。
邓桂珍谭瑞贞邓玉环邵巧仪
关键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