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金宪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地质
  • 3篇更新世
  • 3篇古气候
  • 2篇地质调查
  • 2篇地质构造
  • 2篇新构造
  • 2篇新构造运动
  • 2篇人类生存环境
  • 2篇气候
  • 2篇气候意义
  • 2篇晚更新世
  • 2篇滑坡
  • 2篇环境变迁
  • 2篇环境影响
  • 2篇黄土
  • 2篇古环境
  • 1篇低山丘陵
  • 1篇低山丘陵区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球化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邓金宪
  • 5篇李丰江
  • 4篇温泉波
  • 3篇李绪谦
  • 3篇邹立芝
  • 3篇赵文吉
  • 3篇王锡魁
  • 2篇陈广善
  • 2篇胡卓玮
  • 2篇徐仲元
  • 2篇刘晓燕
  • 2篇刘树田
  • 2篇王志恒
  • 2篇曹剑锋
  • 2篇袁四化
  • 2篇刘正宏
  • 2篇宋海峰
  • 2篇杨振升
  • 2篇宫辉力
  • 1篇路鹏

传媒

  • 2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大地构造及陆...
  • 1篇大地构造及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累积和分析算法的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确定被引量:17
2014年
地形起伏度是开展区域滑坡敏感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数据,其提取精度直接影响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正确性。本文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邻域统计分析算法提取不同窗口半径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表明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分析窗口尺度存在显著的对数变化关系;根据地貌发育理论,应用累积和分析算法(CUSUM)对"平均地形起伏度-分析窗口半径"曲线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精度检验,确定该区域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统计窗口半径为1.1km。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相似区域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精度有参考价值。
王志恒胡卓玮赵文吉宫辉力邓金宪国巧真
关键词:滑坡地形起伏度
长春腰分水岭黄土剖面常量化学元素特征及其气候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长春腰分水岭中更新世晚期黄土剖面的野外观察和常量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各层中常量化学元素的规律性变化不仅能够揭示出剖面沉积时气候干冷湿暖的多次波动 ,而且与野外各层的宏观特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该项研究对于恢复中更新世晚期古气候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
李丰江邓金宪温泉波陈广善
关键词:黄土古气候地球化学记录古环境中更新世
吉林双辽地区风沙堆积古温度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文章根据吉林双辽地区风沙堆积物中的Fe3+/Fe2+值,计算了风沙堆积时的古温度及其变化,结合堆积物的定年数据,建立了该区76.9±6.0~17.8±1.4kaB.P.期间温度波动旋回。结果表明:这一地质时期吉林双辽地区年均温度变化于1.13℃~8.70℃之间,整体较现在为低,应为末次冰期影响所致。该研究得到的松辽平原末次冰期的温度数据,为系统建立松辽平原晚更新世古气候年表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李丰江邓金宪温泉波陈广善李军敏
关键词:古温度气候变化
基于确定性系数概率模型的降雨型滑坡孕灾环境因子敏感性分析——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例被引量:24
2014年
分析降雨型滑坡孕灾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对该类型滑坡的预测精度。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例,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等方法,建立滑坡编目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岩土类型、道路、河流和断裂构造共7个因子作为降雨诱发滑坡的孕灾环境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确定性系数概率模型,对这7个因子的敏感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低山丘陵区降雨型滑坡多发育在:①高程在400~1000m的范围内,特别是600—800m的区域;②坡度为15°-30°的区域;③砂岩、砾岩和页岩等岩石类型中。应用滑坡敏感性指数分析发现,岩土类型、高程和坡度对研究区内降雨型滑坡的分布起到控制作用。
王志恒胡卓玮赵文吉宫辉力邓金宪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滑坡
四平地区新构造运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
王锡魁刘树田邓金宪邹立芝李广杰曹剑锋李绪谦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人类生存环境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西昌市强震断裂避让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详细整理国内外关于强震发震断裂地表破裂避让的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对汶川大地震现场的考察,提出在编制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考虑断层避让的工作原则和框架。包括应避让的活动断裂定义,避让的条件,避让范围,并应用于编制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
袁一凡薄景山路鹏李德伦邓金宪于晓辉
关键词:地表破裂防震减灾规划
内蒙古包头幅(K49C004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
刘正宏徐仲元彭向东杨振升刘茂修邓金宪赵达宋海峰
该项目确定区域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序列,查明阴山板内造山带地壳构造变形期次、生成时序、变形环境以及地壳收缩变形与中生代沉积盆地之间的藕合关系,揭示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和伸展构造体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查明其时空关系和成因...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修测
活动断裂带的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在覆盖区应用壤中气汞量测量研究活动断裂是一种新方法,它不仅能较准确地确定活动断裂的位置,还可以确定其产状、规模、活动性及相对强度,甚至可以作为确定断裂力学性质的参考。本文简述了断裂带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并以长江三峡、长春、吉林等地利用该种方法研究活动断裂的成果为例,说明该项研究的效果及应用前景。
刘树田邓金宪
关键词:断层汞异常
吉林省西部新生代地质环境变迁
本文所指的吉林省西部是指四平-长春-德惠断裂以西的吉林省所辖的松辽平原区。这里新生代以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十分活跃,地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逐渐演变成当今风沙肆虐、盐渍化广布、草场退化、旱涝频发的一个生态环...
邓金宪李丰江隋维国赵文吉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滦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查明滦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和遥感影像分析方法,查明了滦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并进行了该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主要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类型,而较严重的地面塌陷灾害的分布情况与铁矿开采和灰岩分布密切相关。该成果对滦县地区进行防灾减灾部署和经济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四化王慧彦刘晓燕邓金宪张耀文李海君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