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章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关节
  • 9篇膝关节
  • 9篇股骨
  • 8篇韧带
  • 8篇后外侧
  • 8篇骨隧道
  • 7篇股骨隧道
  • 5篇止点
  • 5篇前交叉韧带
  • 5篇交叉韧带
  • 4篇膝关节后外侧...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4篇股骨止点
  • 3篇手术
  • 3篇髋假体
  • 3篇外口
  • 3篇肌腱
  • 3篇假体
  • 3篇副韧带

机构

  • 16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20篇赵章伟
  • 16篇杨国敬
  • 14篇蔡春元
  • 7篇张力成
  • 7篇董伊隆
  • 6篇姜刚毅
  • 5篇姜文辉
  • 4篇陈文良
  • 4篇钱约男
  • 3篇李永奖
  • 3篇周德彪
  • 2篇刘美芬
  • 2篇刘良乐
  • 2篇彭茂秀
  • 2篇杨新东
  • 1篇余斌峰
  • 1篇高源统
  • 1篇汤呈宣
  • 1篇曹大成
  • 1篇沈翠华

传媒

  • 3篇中国骨伤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ACL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
董伊隆蔡春元姜文辉姜刚毅赵章伟杨国敬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隧道
文献传递
后外侧角股骨止点与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测量后外侧角(PLC)股骨止点和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以获得详细的解剖学资料,并以此为ACL和PLC一期解剖重建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采用30例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解剖重建ACL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在膝关节股骨外髁分离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LCL)和腘肌腱(PT)股骨解剖止点。以股骨外上髁为原点,建立x、y垂直坐标轴,测量LCL、PT的股骨解剖中心点和ACL股骨隧道外口在坐标轴的坐标,并测量3点之间的距离。结果 LCL附丽部中心点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27±3.35)mm,后方(2.99±1.29)mm。PT附丽部中心点在股骨外上髁远端(8.85±3.38)mm、后方(3.83±1.95)mm。ACL股骨隧道外口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6.12±5.34)mm,后方(6.84±4.17)mm。LCL附丽部中心点与PT附丽部中心点相距(9.67±3.92)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LCL附丽部中心点相距(13.07±4.93)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PT附丽部中心点相距(23.37±6.16)mm。结论揭示了LCL、PT的股骨解剖中心点和ACL股骨隧道外口位置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一期联合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董伊隆蔡春元姜刚毅钱约男姜文辉赵章伟杨国敬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后外侧角重建术中股骨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等距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外侧角重建术中,股骨隧道定位的变化对移植物等距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分别在外侧副韧带和腘肌腱股骨侧附着部上选取中、近、远、前、后各5个测试点。模拟膝关节后外侧角的重建步骤,将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和腘腓韧带胫腓侧的附着部中心与相应股骨侧的5个测试点用铜丝连接,测量膝关节在0°~90°屈曲过程中铜丝长度的变化。结果外侧副韧带股骨侧附着部的远点和前点与其腓骨附着部中心之间变化平均值的最大值均不超过3 mm,且两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腘肌腱股骨侧附着部的前点与PFL腓骨附着部中心之间变化平均值的最大值不差过3 mm;腘肌腱股骨侧5个测试点与胫骨侧腘肌肌腱移行处点之间变化平均值的最大值均超过3 mm。结论在腓骨侧骨隧道选择附着部中心的情况下,重建外侧副韧带和腘腓韧带时,股骨侧骨隧道宜定位外侧副韧带和腘肌腱附着部前缘(即前点)。
赵章伟蔡春元杨国敬张力成
关键词:股骨隧道移植物生物力学
高压氧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时机选择及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共选取急性颈髓损伤患者7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A组于术前及术后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B组仅于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于入院时、术后次日、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各组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定,同时对各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及治疗满意度指数(PSI)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及N2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A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及N20潜伏期均明显优于治疗B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B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PSI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颈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PSI明显优于颈髓完全损伤性患者(P〈0.05).结论 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可促进颈髓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刘美芬赵章伟汤呈宣刘良乐杨国敬张力成
关键词:高压氧颈髓损伤
高压氧对急性颈髓损伤的时机选择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颈髓损伤的时机选择和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急性颈髓损伤患者73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A组、B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25例行常规手术,高压氧治疗A组27例术前及术...
刘美芬朱彬红赵章伟刘良乐
关键词:高压氧脊髓随机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PLC止点与ACL股骨隧道外口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角(PLC)股骨止点和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以获得详细的放射学资料,并为ACL和PLC一期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克氏针标记ACL股骨隧道,克氏针标记LCL、PT止点和股骨外上髁。在侧位X线片上建立以Blumensaat线为基准的矩形,用比率的方式测量ACL隧道外口、LCL和PT止点的位置。并以外上髁为原点建立坐标轴,测量各点的坐标及3点之间的距离。结果 ACL隧道外口均位于矩形外,LCL和PT止点中心均位于矩形内。LCL止点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27±3.35)mm、后方(2.99±1.29)mm。PT止点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远端(8.85±3.38)mm、后方(3.83±1.95)mm。ACL股骨隧道外口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6.12±5.34)mm、前方(6.84±4.17)mm。LCL与PT止点中心相距(9.67±3.92)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LCL止点中心相距(13.07±4.93)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PT止点中心相距(23.37±6.16)mm。结论揭示了LCL、PT的股骨解剖中心点和ACL股骨隧道外口位置的解剖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一期联合解剖重建提供了影像学基础。
董伊隆蔡春元钱约男赵章伟姜刚毅姜文辉杨国敬
关键词: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X线测量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位置,为临床中ACL解剖重建时隧道角度选择及术后股骨隧道的评估提供放射学数据.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保留膝关节上下至少20 cm,排除关节明显退变、畸形及关节损伤的标本.男13例,女17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19例,年龄24 - 65岁,平均(37.3±5.2)岁.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ACL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拍摄X线侧位片,描述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分别拍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膝关节线夹角和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股骨干长轴的夹角.结果:在股骨侧位片上,股骨隧道外口均落在所画的矩形外,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前方(4.25±2.16)mm.在股骨正位片上,α角为(49.5±4.6)°,在股骨侧位片上β角为(31.3±3.1)°.结论: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并不干扰膝关节后外侧角的重建;屈膝120°,经AMP入路ACL解剖重建,能钻取在矢状面、冠状面上令人满意的角度.
钱约男董伊隆姜刚毅姜文辉赵章伟蔡春元杨国敬
关键词:膝关节股骨隧道X线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短期临床疗效。方法:19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患者经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内固定,其中17例内髁后方骨折或双髁后方联合骨折采用后内侧或后内后外联合入路,2例单纯外髁后方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16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2.3周(9~17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Hohl评分,优14例,良5例。结论: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陈波蔡春元赵章伟
关键词:后侧入路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固定术
腘肌腱和腓侧副韧带股骨止点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为临床膝关节后外侧角重建术股骨侧骨隧道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男女各30例膝关节标本,对膝关节后外侧角仔细解剖分离,测量腓侧副韧带和腘肌腱股骨附丽部中心与股骨外上髁位置关系、两者中心点的距离以及附丽部的面积。结果腓侧副韧带附着面积为(47.25±14.69)mm2,其中男性为(50.22±9.72)mm2,大于女性的(44.29±12.33)mm2;腘肌腱附着面积为(56.18±13.88)mm2,其中男性为(60.57±12.44)mm2,大于女性的(51.79±13.68)mm2。腓侧副韧带附丽部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29±2.73)mm,后方(3.53±2.12)mm,腘肌腱附丽部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远端(8.47±3.34)mm,后方(3.86±2.09)mm。腓侧副韧带和腘肌腱两者股骨附丽部中心的距离平均为(10.12±3.06)mm,男性为(11.32±3.69)mm,女性为(8.92±3.25)mm。结论两者附丽部的面积和中心距离存在性别差异(P<0.05),本实验的解剖数据可以为临床重建术中定位骨隧道提供参数值。
蔡春元赵章伟杨国敬杨新东
关键词:膝关节股骨止点性别差异
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17例青少年急性锁骨骨折,男11例,女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3.5 d。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术前和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通过X线片检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6.5个月。没有出现感染、TEN断裂及顶破皮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85.6±4.3)分,较术前(45.3±6.1)分明显提高(t=22.164,P<0.01)。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12~16周取出髓内钉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具有疗效良好,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其为锁骨骨折青少年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董伊隆潘展鹏陈文良赵章伟黄益奖杨国敬
关键词:锁骨骨折青少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