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晖

作品数:26 被引量:484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释光测年
  • 6篇测年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光释光
  • 5篇光释光测年
  • 3篇大行程
  • 3篇萨拉乌苏河流...
  • 3篇受力
  • 3篇全球变化
  • 3篇全新世
  • 3篇抓取
  • 3篇控制电路
  • 3篇机械手
  • 3篇干旱
  • 3篇干旱区
  • 2篇等效
  • 2篇等效剂量
  • 2篇全新世气候
  • 2篇全新世气候变...

机构

  • 23篇兰州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6篇赵晖
  • 12篇陈发虎
  • 10篇范育新
  • 7篇赵鹏
  • 4篇黄小忠
  • 3篇李明启
  • 3篇董光荣
  • 3篇靳鹤龄
  • 3篇李国强
  • 3篇杨丽萍
  • 3篇春喜
  • 3篇杨美临
  • 3篇苏志珠
  • 3篇夏敦胜
  • 2篇杨勋林
  • 2篇马剑英
  • 2篇彭海梅
  • 1篇张东菊
  • 1篇范天来
  • 1篇董广辉

传媒

  • 7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套地区新生代湖泊演化与“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0
2008年
研究发现,河套地区在距今5~6万年前存在一个统一的"吉兰泰-河套"古大湖,覆盖吉兰泰和河套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本研究试图依据钻孔资料和湖泊沉积物的测年结果,讨论新生代以来河套盆地的湖泊演化和古大湖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特别是早更新世以来吉兰泰盆地和河套平原的3个坳陷盆地就已经处于湖泊环境,但没有证据显示存在统一的湖泊。湖泊沉积及其OSL测年显示,"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大约在距今10万年前后开始发育,至距今5~6万年之前湖面达到海拔1080m上下,随后湖泊衰退。我们认为,鄂尔多斯高原东北边缘距今12万年前后开始的快速构造隆升,可能导致了晋陕峡谷黄河外流受阻,最终在河套盆地积水形成统一湖泊,末次冰期中期(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进一步促进了"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发育。
陈发虎范育新D.B.Madsen春喜赵晖杨丽萍
一种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涉及物料搬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底部的驱动装置,底盘顶部设有舵机,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机械臂机构;底盘顶端设有用于驱动机械臂机构的步进电机;机械臂机构的自...
焦栋斌涂昶昶赵晖樊萱黄笑季康龙张龙威任丰原赵鹏
文献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新疆博斯腾湖记录为例被引量:139
2006年
位于受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提供了全新世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可靠记录。对该湖钻探岩芯、沉积年代以及孢粉、碳酸盐含量、粒度等代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到全新世早期湖泊干涸,风砂沉积盛行,气候干旱;约8cal.kaB.P.以来现代湖泊形成,气候相对湿润,其中,约6.0—1.5cal.kaB.P.期间代用指标A/C值指示的流域湿度增加,盘星藻指示的湖泊深度最大,全新世最湿润时段发生在中晚全新世。博斯腾湖记录的早全新世干旱和中晚全新世湿润的气候框架得到中亚其他较高分辨率湖泊记录的支持,具有普遍性。亚洲中部西风影响区这一全新世气候变化框架与亚洲季风区早中全新世夏季风强盛、中晚全新世季风衰落的变化模式显著不同,具有近似反相位(outofphase)变化特征。广大中亚内陆干旱区中晚全新世湿润气候不大可能是东亚季风深入内陆造成的,更可能是通过西风环流与高纬度北大西洋相联系,其驱动机制需要更深入研究。
陈发虎黄小忠杨美临杨勋林范育新赵晖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
220ka BP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地质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5
2005年
萨拉乌苏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过渡带和生态脆弱带,它对全球气候变化反映非常敏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对该区域滴哨沟湾剖面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及其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约220 ka BP以来我国北方气候变化极不稳定,存在着不同时间尺度的频繁变化,这种不稳定性无论是在冰期还是间冰期都有很好的反映.其中倒数第二次间冰期存在3次气候波动;倒数第二次冰期存在7个气候旋回;末次间冰期存在7个气候旋回;末次冰期存在9个气候旋回.这些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极地冰芯反映的全球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反映了该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高度一致性.
靳鹤龄李明启苏志珠董光荣赵晖
关键词:萨拉乌苏河流域地球化学元素气候变化全球变化
中亚地区现代表土磁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8
2006年
在中国西北地区主要沙漠、绿洲和戈壁及蒙古国南部戈壁等亚洲中部粉尘源区采集了表土(包括沙漠和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样品的磁学性质(包括磁化率、无磁滞磁化率、等温剩磁、磁滞回线和热磁曲线)。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表土样品中主要磁性矿物是铁磁矿,含有赤铁矿和磁赤铁矿,并伴有少量顺磁性矿物;磁性矿物粒度主要是准单畴(PSD)和多畴(MD),超顺磁性颗粒含量较低,接近于中国西部黄土地层含量。中亚地区表土磁性矿物含量总体都较低,磁性矿物含量在空间上与降雨量成正比。研究结果指示西部地区(准噶尔盆地和南部塔里木盆地)表土样品较北部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以及蒙古高原)表土样品,其粗颗粒磁性矿物含量高,而细颗粒磁性矿物含量低。本研究结果为黄土地层古土壤磁性增强源自成土过程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夏敦胜魏海涛马剑英王训明张家武赵晖
关键词:环境磁学表土黄土戈壁
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06年
文章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的稳定碳同位素(1δ3C)值,同时测定了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红砂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红砂1δ3C值空间分布的整体趋势不明显,其1δ3C值与经、纬度和海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当比较来自于同一气候区两个不同红砂种群时,其叶片1δ3C平均值有明显的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控制红砂1δ3C值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的主导因子。
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金明赵晖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红砂
光释光测年中石英样品提纯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4
2008年
为了解决光释光前处理中遇到的传统方法无法获得满足纯度石英的问题,通过大量对比实验,结合玻璃工艺中石英分离研究成果,最后获得了新的石英提纯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通过化学分离避免了密度变化对石英长石分离的影响,从而解决了斜长石和岩屑在传统的重液分离中无法剔除的问题,新方法能够获得满足纯度要求和量要求的石英,同时,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实验室工作效率更高。
李国强赵晖范育新彭海梅陈发虎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
钾长石矿物在全新世样品光释光测年中的应用与校正问题被引量:17
2010年
使用钾长石进行释光测年时,由于长石的释光信号存在异常衰减,会导致沉积事件年龄的低估。对中国北方4个全新世样品分别使用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释光测年,通过测量钾长石的衰退系数(g值)对钾长石使用再生剂量法获得的表征年龄进行了校正。发现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年轻样品钾长石表征年龄与石英年龄相比系统偏小约2%~9%,钾长石校正年龄与石英年龄相比则严重偏大约16%~40%,表明使用g值无法校正年轻样品的钾长石年龄。对于年轻样品,钾长石IRSL信号异常衰减现象对测年结果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李国强赵晖文星彭海梅陈发虎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G值
一种力反馈大行程机械手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力反馈大行程机械手抓,包括机械手抓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机械手抓的抓取。本实用新型的平行开合设计可以避免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兼备滑轨可以获得较大的行程,适用于不同几何关系的物体。
赵鹏季康龙张龙威黄笑樊萱赵晖涂昶昶焦栋斌任丰原
文献传递
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1
2008年
通过野外考察、探坑剖面观测和遥感影像分析,发现吉兰泰盐湖周围存在高湖面遗留的地貌、沉积和生物证据.在海拔1060,1050,1044和1035m共有4道古湖岸堤,分别高出现代盐湖37,27,21和12m.在海拔1070-1080m之间(高出现代盐湖47-57m)存在古湖滨砂砾石沉积,若干地点保存有古湖岸堤形态;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贺日木西尼也发现1080m高程及其以下的湖滨砂砾石和典型湖相沉积,以及从海拔1050-1035m,长11km的典型砂嘴.河套黄河南岸黄河水文站砂场、什拉召砂场也发现古湖岸堤,杭锦旗巴拉贡砂场发现发育在冲洪积砂砾石层上的湖滨砾石沉积.沿狼山-阴山南麓若干剖面点发现湖岸侵蚀台地及湖滩岩和湖滨相沉积.在黄河进入河套的乌海附近发现水下三角洲沉积,黄河出口的托克托台地存在典型湖相沉积.在湖滨沉积物中,普遍保存有蓝蚬、萝卜螺和扁卷螺等水生软体动物壳体,部分湖相细粒沉积物中也可见到介形虫壳体.出露较好的湖相沉积剖面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垂向层序,较高湖岸堤普遍保存有湖滩岩.这些证据说明,曾存在一个覆盖吉兰泰和河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巨大古湖,湖面海拔可达1080m,建议称作“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古大湖存在于距今5-6万年前.海拔1060-1035m间的4道湖岸堤代表了5-6万年到全新世早期间的湖面波动,而真正吉兰泰盐湖状态仅形成于距今5500年以来.“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套地区晚第四纪黄河发育、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演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发虎范育新春喜D.B.MadsenC.G.Oviatt赵晖杨丽萍孙洋
关键词:湖相沉积晚第四纪高湖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