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教学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黑变病
  • 3篇标准化病人
  • 2篇蛋白
  • 2篇电子标准化病...
  • 2篇饮酒
  • 2篇幽门螺
  • 2篇诊断学
  • 2篇诊断学教学
  • 2篇三硝基苯磺酸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疾病
  • 2篇葡聚糖
  • 2篇葡聚糖硫酸钠
  • 2篇胃十二指肠

机构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22篇赵平
  • 12篇董蕾
  • 8篇罗金燕
  • 7篇管海涛
  • 5篇鲁晓岚
  • 5篇龚均
  • 4篇马卉
  • 3篇王燕
  • 3篇王玲珠
  • 2篇谢丹红
  • 2篇郭晓丹
  • 2篇耿燕
  • 2篇王进海
  • 2篇王学勤
  • 2篇程妍
  • 2篇郭晓燕
  • 2篇史海涛
  • 1篇薛芝琴
  • 1篇万晓龙
  • 1篇姜炅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世界核心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P物质和黏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背景:六味安消胶囊能明显加快胃排空,促进肠推进运动。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P物质(SP)和黏蛋白2(MUC2)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3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服30天。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对盲肠和近段结肠切片行SP、MUC2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对肌间神经丛铺片行嗜银染色,计数神经元细胞数。结果:大黄组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和近段结肠为著。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近段结肠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阳性面积比:6.2%±1.7%、5.3%±0.8%和5.4%±0.9%对2.1%±0.7%,P<0.01),免疫阳性增强(灰度:131.50±1.16、133.79±0.63和133.78±0.67对146.20±2.03,P<0.01),大黄组近段结肠SP免疫阳性又显著强于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P<0.05)。各组盲肠和近段结肠MUC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大黄组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11.60±1.52对17.00±1.87、18.60±3.78和17.80±2.95,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能通过其主药大黄改变肠道内SP含量而发挥消积导滞作用。六味安消胶囊和大黄对结肠MUC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赵平罗金燕董蕾谢丹红管海涛马卉
关键词:六味安消胶囊P物质黏蛋白类黑变病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三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服30 d。处死动物,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末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大黄组豚鼠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大黄组(87.71%±25.87%)、诃子组(67.63%±19.05%)及六味安消胶囊组(91.14%±16.13%)炭末推进率较正常组(40.38%±6.99%)明显增快(P<0.05)。图像分析显示,诃子组、六味安消胶囊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及阳性面积比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盲肠133.18±1.72,结肠137.40±1.39)及阳性面积比(盲肠4.65%±0.76%,结肠2.36%±0.42%)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六味安消胶囊致结肠黑变作用不明显,诃子有预防结肠黑变作用。
赵平罗金燕董蕾谢丹红管海涛郭晓丹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小肠推进疾病模型
标准化病人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体会被引量:10
2015年
诊断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医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明显减少,严重地影响了诊断学教学质量。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问诊培训及考试中,由标准化病人对学生问诊给予反馈,对学生非常有帮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提供了大量异常体征,可供反复练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标准化病人及电子标准化病人引入诊断学教学实践,有效的提高了诊断学教学质量。
赵平王玲珠薛芝琴董蕾鲁晓岚刘原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电子标准化病人诊断学
肥大细胞和胃肠激素在TNBS所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胃肠激素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所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大鼠经肛门按100mg/kg注入TNBS的50%乙醇溶液0.3ml,分别于实验第0、6、11、16、21d处死,行结肠MC计数,采用荧光测定、放免等方法测定血组胺、结肠组织组胺、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TNBS模型MC与SP、VIP、SS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结果TNBS模型实验第6d见远段结肠有明显溃疡形成,血组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肠组织组胺浓度显著下降(P<0.05),以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实验第16天起MC计数显著增加(P<0.05),并持续至实验第21天,MC分布发生改变,结肠肌层出现MC聚集。实验第11天起SP显著增加(P<0.05),并持续至实验第21天。免疫荧光双染显示TNBS模型各时期远段结肠多数MC与SP、VIP阳性神经纤维紧邻,结肠肌层VIP阳性神经纤维增加,但MC与SP、VIP无共染现象。MC与SS阳性神经纤维无伴行关系。结论MC及其释放的组胺参与了TNBS所致大鼠的肠粘膜损伤过程。SP、VIP分泌异常参与了TNBS所致大鼠UC发病过程。MC与SP、VIP的双向调节机制在TNBS所致大鼠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赵平董蕾罗金燕管海涛马卉王学勤
关键词: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肥大细胞血管活性肠肽
标准化病人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体会
诊断学是医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课程.近年来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明显减少,严重地影响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将标准化病人及电子标准化病人引入诊断学教...
赵平王玲珠薛芝琴董蕾鲁晓岚刘原
关键词:诊断学课程标准化病人仿真系统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建立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大黄1组:大黄2 g/(kg.d)灌服30 d;大黄2组:大黄2 g/(kg.d)灌服60 d;大黄3组:大黄4 g/(kg.d)灌服30 d;大黄4组:大黄4 g/(kg.d)灌服60 d及正常组。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行组织大体评分,取结肠组织行黑色素染色、黑色素腿色实验,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各大黄组豚鼠结肠均有不同程度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结肠黑色素染色阴性,黑色素褪色染色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各大黄组盲肠及近段结肠色素颗粒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61,结肠r=-0.772,P<0.01)及时间(盲肠r=-0.749,结肠r=-0.785,P<0.01)呈负相关;色素颗粒面积比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10,结肠r=0.791,P<0.01)及时间(盲肠r=0.663,结肠r=0.549,P<0.01)呈正相关。[结论]用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黑变程度与大黄剂量及时间相关。该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赵平罗金燕董蕾管海涛郭晓丹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色素
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32人与同期临床进修医师37人进行消化内科微课教学,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及进修医师对微课的认识及消化内科微课教学体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既往有无接触过微课、能接受的微课视频时间、微课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及网络学习中得到教师指导方面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但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愿意接受微课学习(P<0.05)。大多数学生及进修医师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学习环境轻松,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兴趣。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赵平王玲珠王燕鲁晓岚郭晓燕董蕾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教学
标准化病人引入PBL教学在消化内科见习课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见习课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10级5年制临床专业73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参加消化内科见习课,实验组接受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对照组仅采用PBL的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P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可提升消化内科见习课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王燕鲁晓岚郭晓燕王灵珠赵平程妍张莉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见习课
原发性肾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检测情况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原发性肾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检测情况。方法抽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梁山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情况分为发病期组和经治疗后病情缓解组,各40例,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接受T_(3)、T_(4)、T_(8)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采用IL-2生物活性检检测法测定IL-2。结果发病期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指标分别为(57.32±1.41)%、(36.35±1.33)%、(25.04±1.32)%、(9.65±1.18)IU/mL,病情缓解组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指标分别为(59.65±2.12)%、(38.69±1.15)%、(25.98±1.26)%、(12.26±1.42)IU/mL,对照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指标分别为(64.21±2.54)%、(41.32±1.21)%、(28.22±1.18)%、(16.42±1.35)IU/mL,发病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组各指标高于发病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9、17.481、11.359、23.880、8.717、9.964、8.206、13.428、5.787、8.417、3.257、8.940,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检测情况来看,发病期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病情稳定后各指标水平有所恢复,但仍旧未能达到正常水平,正常群体、治疗缓解期及发病期免疫功能指标出现递减趋势,治疗缓解期免疫功能再次降低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肾病复发的原因。
潘琰凤赵平姜伟洲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白介素-2细胞免疫
东亚型CagA^+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凋亡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东亚型CagA+菌株在西安地区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胃黏膜中凋亡蛋白Bax、Bcl-2、Fas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西安地区通过内镜获取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胃黏膜组织并经HE染色病理确诊。其中包括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dysplasia,Dys)、胃癌(gastric cancer,GC)。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及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中凋亡蛋白Bax、Bcl-2、Fas、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西安地区Hp及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在胃癌中最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组中Bax、Fas表达率高于Hp(-)组(P<0.05),东亚型CagA+Hp感染组Bax、Fas、caspase-3表达率高于非东亚型CagA+Hp感染组(P<0.05),而Bcl-2表达率低于非东亚型CagA+HP感染组(P<0.05);③在CAG组、Dys组、GC组中,Bax、Fas、caspase-3表达率逐渐减低,Bcl-2表达率逐渐升高。结论西安地区以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为主,东亚型CagA+Hp感染后,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郭焱王进海赵平王莉龚均戴社教
关键词:BAXFASCASPASE-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