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军

作品数:41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8篇直肠
  • 8篇直肠癌
  • 8篇切除
  • 8篇结直肠
  • 8篇结直肠癌
  • 8篇肠癌
  • 7篇胃癌
  • 7篇免疫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预后
  • 5篇手术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外科
  • 5篇门静脉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静脉

机构

  • 4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9...

作者

  • 41篇赵军
  • 11篇黄士勇
  • 11篇冯跃
  • 9篇杨广顺
  • 7篇孟荣贵
  • 7篇马优钢
  • 6篇于恩达
  • 5篇司马辉
  • 5篇毕建威
  • 5篇杨宁
  • 4篇陈汉
  • 4篇吴孟超
  • 4篇张海斌
  • 3篇吴田田
  • 3篇卢军华
  • 2篇俞文隆
  • 2篇李虎城
  • 2篇钟鑫平
  • 2篇徐晓东
  • 2篇李团结

传媒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肿瘤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1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的恶性表型与E-cd,CD44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肿瘤.目前传统的手术疗效配合化疗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不能根本解决复发的难题.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成功治疗肿瘤最大障碍.粘附、降解和移动,从理论上阐述了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的可能步骤.有限的...
赵军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胃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E 钙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研究 87例胃癌组织中E 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组织及其良性病变中 ,E 钙粘蛋白都表达在细胞膜上。 87例胃癌标本中 5 8例 (6 6 7% ,5 8 87)呈异常表达。E 钙粘蛋白异常表达在弥漫型胃癌 (95 8% ,2 3 2 4 )和混合型胃癌 (91 7% ,1 1 1 2 )较肠型胃癌 (4 7 1 % ,2 4 5 1 )显著增高 ,P <0 0 1 ;印戒细胞癌 (85 7% ,1 2 1 4 )和未分化癌 (87 5 % ,1 4 1 6 )较腺癌 (5 6 1 % ,32 5 7)显著增高 ,P <0 0 1。E 钙粘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 (P <0 0 1 )、浸润范围 (P <0 0 1 )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5 )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由E 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间黏附作用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是胃癌重要的恶性生物学特征。正常E
赵军黄士勇于恩达
关键词:钙粘着糖蛋白类免疫组织化学
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回顾性分析 1991年 1月~ 1996年 1月 35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rgiur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 ,无肝性脑病发生 ,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 ,术后长期止血效果确切 ,术后 5年生存率为 88.6 %,再出血率为 2 .9%。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 4例其他手术后再出血患者随访 5年无出血。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可取的术式 ,其长期疗效优良 ,且适用于再出血患者。
冯跃赵军于恩达金黑鹰徐晓东孟荣贵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外科手术断流术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后针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经验总结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后针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总结针道出血的预防及处理经验,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回顾1999年12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1567例次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针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因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1567例次射频消融后共有与穿刺损伤有关的针道出血17例,针道出血发生率1.08%。单因素分析显示射频前肝硬化较重、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位于包膜下及使用注水式射频电极者更容易发生射频后针道出血(P分别为0.012、0.039、0.023、0.032、0.01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射频前的血小板计数和PT值、肝硬化程度以及肿瘤部位是针道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OR=4.032,P=0.040;OR=5.611,P=0.009;OR=3.871,P=0.046及OR=5.216,P=0.026)。17例针道出血中,5例仅接受内科药物止血,10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造影栓塞止血,4例行开腹手术止血。共13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对于存在严重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位于包膜下等针道出血高危因素者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射频后密切观察病情;DSA下血管栓塞或外科手术止血是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后针道出血安全而有效的处理方法。
翟博刘晟李晓燕陈夷徐爱民赵军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肿瘤肝细胞癌
α3、β1整合素表达与胃癌侵袭性关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探讨α3、β1整合素在胃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并进行临床病理学评估。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α3和β1亚单位整合素在 14 6例胃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α3、β1亚单位整合素的染色特征发生明显改变 ,表达程度明显强于邻近非肿瘤胃黏膜组。结论 α3、β1整合素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赵军黄士勇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黏着分子免疫组织化学肿瘤转移
雷帕霉素对大鼠胆管缺血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28只;B组为假手术+雷帕霉素组28只;C组为缺血组32只,D组为缺血十雷帕霉素组32只。雷帕霉素按2.0mg/(kg·d)胃内注入。术前、术后7d及术后14d分别测量实验大鼠体质量。各实验组于术后第1、3、7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术后14d处死全部大鼠。切取肝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观察肝组织内VEEGF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染料法)检测VEGFmRNA表达。多个独立样本比较采用KmskM-WallisH检验,两样本间的比较经秩转换处理后行onewayANOVA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对照组及假手术+雷帕霉素组未见明显VEGF阳性染色;缺血组术后VEGF阳性染色明显,主要定位于汇管区内血管内皮;缺血组及缺血+雷帕霉素组术后VEGFmRNA明显升高,术后3d达到峰值(5.19±0.15),术后1、3、7d,缺血组血清VEGFmRNA水平高于缺血+雷帕霉素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抑制胆管缺血后VEGFmRNA表达,这可能是雷帕霉素抑制胆管缺血后代偿性增生的机制之一。
吴田田李虎城黄辉张维赵军杨广顺
关键词:雷帕霉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硬化性血管瘤与肝其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差异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00~2008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表现。结果本组肝硬化性血管瘤缺乏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CT及MRI特征:CT增强动态扫描显示肿瘤动脉期、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病灶强化较为明显;MRIT1加权像病灶为低信号,T2加权像病灶表现为由多种信号组成,部分病灶呈高信号。其中3例误诊为肝细胞癌,2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1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合并感染,1例误诊为肝转移瘤,1例误诊为肝脓肿,1例误诊为非典型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结论认识肝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范飞赵军徐峰谢峰俞文隆张永杰
关键词:影像学
α-链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α 链蛋白 (α caten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侵袭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 链蛋白在 5 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结肠粘膜 ,α 链蛋白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5 4例结直肠癌标本中 32例α 链蛋白表达减低 ,减低率为 5 9.2 % (32 /5 4 ) ,α 链蛋白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α 链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减低是结直肠癌重要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黄士勇赵军于恩达
关键词:结直肠癌
CD、TK双自杀基因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用粘粒法构建含有胞嘧啶脱氨酶(CD)、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检测双自杀基因对不同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CD、HSV-tk融合基因感染人结肠腺癌细胞系LoVo、胃癌细胞系SGC-7901、肝癌细胞系BEL-7402,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GCV(丙氧鸟苷)、5-FC(5-氟胞嘧啶)双前药(double prodrug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的大小。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分析融合基因的表达,显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可以在3种肿瘤细胞中高效表达。使用前药GCV和5-FC后,各组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和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细胞在混合细胞中比例较低时,就能获得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联合两种前药能获得最大的细胞抑制作用,并且CD/5-FC系统对于消化道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HSV-tk/GCV系统。结论 CD、TK融合基因联合双前药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
冯跃赵军
关键词:体外抑制作用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
成人多囊肝病临床分期对治疗方式选择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成人多囊肝病(APLD)的临床分期对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5月~2007年10月间共收治的43例AP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3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期、明显症状期、致死症状期。26例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广泛囊肿开窗术治疗,17例门诊随访观察。结果:15例门诊随访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期患者,其中1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发病后4个月死亡;其余14例平均随访(42.8±37.9)个月,12例病程进展缓慢,2例病情发展较快,后接受手术治疗。24例明显症状期患者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广泛开窗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61.4±43.0)个月,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症状复发。4例致死症状期患者,2例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广泛囊肿开窗术治疗,其中1例术后症状无缓解,1例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于术后8个月接受肝移植治疗;2例门诊接受经皮穿刺抽液治疗,1例随访5个月后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接受经皮穿刺抽液治疗后症状稍缓解。结论:成人多囊肝病的临床分期有助于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期患者一般可临床随访;明显症状期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致死症状期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可能需行肝移植。
张海斌李团结杨宁卢军华赵军司马辉杨广顺
关键词:成人多囊肝病肝切除术开窗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