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光勇

作品数:37 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公民
  • 10篇政府
  • 8篇公民参与
  • 8篇参与式治理
  • 5篇地方政府
  • 5篇民主
  • 4篇政治
  • 3篇社会管理
  • 3篇社区建设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主义
  • 3篇民工
  • 2篇政府创新
  • 2篇政府主导
  • 2篇政治学
  • 2篇农村
  • 2篇重读
  • 2篇民社
  • 2篇民生

机构

  • 25篇杭州师范大学
  • 12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劳动关系...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省社会科...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作者

  • 37篇赵光勇
  • 6篇陈邓海
  • 2篇陈剩勇
  • 2篇张领
  • 1篇龚上华
  • 1篇罗梁波
  • 1篇赵定东
  • 1篇李力东
  • 1篇饶义军
  • 1篇张丙宣
  • 1篇赵宬斐
  • 1篇张孝廷
  • 1篇王涛
  • 1篇邓海

传媒

  • 6篇观察与思考
  • 4篇中共杭州市委...
  • 3篇中国劳动关系...
  • 2篇新视野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甘肃行政学院...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浙江学刊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延边党校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合作的建构主义转向被引量:1
2009年
东亚至今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安全结构,致使该地区的安全状况始终处于某种不稳定状态。本文试图运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方法,用观念、文化和认同的概念,探讨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能性、可行性。建构主义提出的"战略文化"的分析角度有助于理解当东亚缺乏西方式的安全合作模式时,还存在着具有本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的安全合作途径。建构主义将安全研究的焦点从国家移向跨国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生态的甚至道德的领域。建构主义为我们描绘和分析了走向安全区域主义的美好图景,那就是从两方面入手:各种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战略文化"的互动,从而"建构"东亚的"安全共同体"。
赵光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参与式治理:通过“参与”实现地方“治理”被引量:5
2013年
治理最适合、最见效的舞台在地方或基层。参与是治理的应有之义。参与式治理是地区层面包容战略的需要,也有学者称之为"赋权参与式治理"。通过赋权给公民,使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各个层次的决策层听到,目的是有效、平等和政策回应性。参与式治理通过扩展公共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规模来深化民主。参与式治理的出现,伴随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和治理概念的重新发现。参与式治理重塑地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构建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网络。同时,参与式治理也有其自身理论限度和实践困境。
赵光勇
关键词:参与式治理地方政府赋权
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述评被引量:7
2009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世界兴起了新一轮政府改革运动,对地方政府的职能、机构、内部流程、外部关系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以来三十年为研究时间段,以主要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来龙去脉,具体分析其起源、指导理论、发展走向等,从中找出一些普遍性的特征,以对中国当前的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赵光勇饶义军
关键词:地方政府
经由“参与”获致“治理”——参与式治理与杭州“民主促民生”机制研究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杭州"民主促民生"机制要求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要求公共事务的民主治理以及民主评估和民主监督,是参与式治理的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和合作治理的体现。杭州"民主促民生"机制的内在动因是地方政府民主理念和执政思路的转变,形式表现为公共决策参与和协作治理,具体运作程序是政府、媒体、普通市民的"三位一体"和"四问四权"。"民主促民生"机制的开展,实现了地方治理优化和生活品质提升。"民主促民生"机制还存在内在张力,需要采取措施激发制度活力。
赵光勇赵红峰
关键词:公民参与参与式治理
以公民参与发展创新群众路线
2014年
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宗旨。而重要的是如何将理念制度化,如何将宗旨变为现实的行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需要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形式。群众路线要实现制度化、可操作性,需要和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发展相衔接。制度化的公民参与,便是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序的公民参与,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双向政治沟通,有效化解利益冲突,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陈邓海赵光勇
关键词:群众路线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论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以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建设实践为例
2012年
从近些年许多城市的建设实践来看,在许多重大的建设工程中,政府虽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仅凭政府的建设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引入民主参与机制,依靠包括政府、市场、公民在内的多元力量共同参与。以杭州市为例,其在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中,通过引入公民参与机制,政府拓宽了民主参与渠道,探索了民主参与方式,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杭州市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引入的这种新的民主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体现了民主,而且改善了民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赵光勇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治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浙江模式”的一种政治阐述--读《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
2009年
赵光勇
关键词:有序政治参与公民历史文化政治因素
经济激励、利益链接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的“积分银行”机制探究
2023年
“积分银行”是提升居民社区参与的一个有效路径,它通过利益链接增强居民公共精神,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积分银行”参照“时间银行”的运行模式,以志愿参与理念和兑换奖励的形式鼓励居民参与,打造以社区两委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辖区单位为辅助的综合治理平台。“积分银行”依托积分的兑换流通将社区资源和服务与居民参与行为进行链接,并通过组织管理、积分兑换、审议监督等制度设计保障运行,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动力,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其实质是以经济理性刺激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唤醒居民参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习惯,树立社区参与的意识,从而建立长效稳定的参与机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助力破解社区治理困境、培育公共精神、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是一项营造社区生活共同体、实现基层群众精神共同富裕的治理创新尝试。
赵光勇王相来
关键词:公共参与
经济嵌入与乡村治理——来自浙江农村的思考被引量:6
2014年
在乡村社会变迁之中,经济因素与利益导向,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经济力量深刻地"嵌入(嵌含)"到当下的乡村社会中,影响乃至主导着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内容以及方式。波兰尼的"嵌入"思想,对于理解乡村治理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浙江地区的经济因素和经济逻辑对农村社会的"嵌入"进而成为主导力量,也比其他地区表现更为充分和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利益成为农民行为的心理基础,经济发展优先;经济能人治村。经济利益的高调宣示、经济发展的优先考量以及经济力量对农村社会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统治,这些都构成了对农村社会均衡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为此,需要通过制度约束引导利益偏好、赋权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协调精英主导和群众参与的关系来实现乡村治理与善治。
赵光勇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伦理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问题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社区建设应指向社区发展,而主体性的社区发展是"善治"和现代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同时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城市治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包容性。包容性城市要避免对某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农民工的排斥。有效的社区融入,不仅体现了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包容,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的内涵。社区通过均等化服务、利益关注和倾斜以及组织化参与等方式,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
陈邓海赵光勇
关键词:社区建设新生代农民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