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京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药材
  • 3篇中毒
  • 3篇中药
  • 3篇中药材
  • 3篇
  • 3篇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性
  • 2篇动物性食品
  • 2篇乙二胺四乙酸...
  • 2篇色谱
  • 2篇膳食
  • 2篇气相色谱
  • 2篇铅中毒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总膳食
  • 2篇总膳食研究
  • 2篇相色谱
  • 1篇蛋白

机构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兽医卫...

作者

  • 11篇赵京玲
  • 7篇高俊全
  • 4篇赵云峰
  • 4篇吴永宁
  • 4篇李筱薇
  • 3篇李筱薇
  • 2篇李敬光
  • 2篇封锦芳
  • 2篇苗虹
  • 1篇王君
  • 1篇涂晓明
  • 1篇马永建
  • 1篇王凌琰
  • 1篇陈建民
  • 1篇王君

传媒

  • 7篇卫生研究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膳食铅、镉摄入量被引量:83
2006年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铅、镉的膳食摄入量,通过分析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的膳食样品,得到了中国不同地区铅、镉的含量值以及成年男子摄入量数据,并且评价了膳食铅、镉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通过膳食调查、统计不同地区人群各种食物的消费量、按照所得的食物消费量数据烹调加工成可食的各种膳食、膳食样品中铅、镉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按总膳食研究方法获得的成年男子各种食品的消费量与实测膳食中铅、镉的含量相乘得到不同地区铅、镉的实际摄入量。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值评价中国四个大区成年男子膳食中铅、镉摄入的安全性。结果运用总膳食的方法得到了2000年中国四个大区成年男子和全国平均膳食中铅、镉摄入量及占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数据,北方一区、北方二区、南方一区、南方二区和全国平均分别为(PTWI%):135.6μg(60.3%)和18.4μg(29.1%)、33.6μg(14.9%)和12.1μg(19.2%)、25.6μg(11.4%)和27.6μg(43.8%)、129.8μg(57.7%)和30.8μg(48.9%)、81.1μg(36.1%)和22.2μg(35.3%)。除南方一区铅膳食摄入量的主要来源为谷类、豆类、蛋类和蔬菜类外,其他各区均为谷类和蔬菜类。镉膳食摄入量的主要来源北方一区为谷类、水产类和蔬菜类,北方二区和南方二区均为谷类和蔬菜类,南方一区为谷类、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类。膳食中铅、镉的含量除个别食物类别外,均符合食品限量标准。其中超标的食物类别有南方一区的蛋类超过标准8.1%,北方一区和南方一区水产类食品中镉的含量分别超过标准49.0%和27.6%。结论表明中国不同地区膳食铅、镉的摄入量是安全的,只有某些地区的个别样品超过中国食品中铅、镉限量标准。
高俊全李筱薇赵京玲
关键词:中国总膳食研究
稳定性同位素稀释GC-MS法测定食品中3-氯-1,2-丙二醇的验证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验证AOAC 2 0 0 0 0 1方法作为国家标准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以 3 氯 1,2 丙二醇 (3 MCPD)的稳定性同位素d5 3 MCPD为内标 ,采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测定食品中 3 氯 1,2 丙二醇 ,并进行酱油、面粉和香肠中添加 3 MCPD的回收试验。结果 本方法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达到了AOAC 2 0 0 0 0 1检测方法的要求 ,检测食品中 3 MCPD的测定限为 0 0 0 5mg kg。结论 AOAC 2 0 0 0 0 1方法被采纳作为GB T5 0 0 9 191 2 0 0
赵云峰赵京玲李敬光吴永宁涂晓明马永建
关键词:食品3-氯-1,2-丙二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铁强化剂降低血铅的作用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铁拮抗铅毒性的作用并比较几种铁强化剂的驱铅效果。方法 将 5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硫酸亚铁组 (FeSO4)、乳酸亚铁组 (C6H10 FeO6)和高、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NaFeED TA)共 7组 ,对除空白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进行染铅。 4周后 ,在继续染铅的同时 ,除前两组外 ,其余 5组分别给予二巯基丁二酸 (DMSA)、FeSO4、C6H10 FeO6和高、低浓度的NaFeEDTA溶液。 8周后实验结束 ,进行血铅的测定。结果 高、低浓度NaFeEDTA组的血铅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而且高浓度NaFeEDTA组的相对血铅下降量显著大于硫酸亚铁组和乳酸亚铁组。结论 铁具有拮抗铅毒性的作用 ,而且NaFeEDTA对于降低大鼠血铅的作用优于硫酸亚铁和乳酸亚铁。
王君高俊全李筱薇赵京玲
关键词:铁强化剂血铅硫酸亚铁乳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铅中毒
2000年中国总膳食样品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污染的溯源性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通过对 2 0 0 0年总膳食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发现南方二区和北方一区水产类样品六六六高残留。由两个地区分省的聚类样品溯源分析 ,结果发现湖北省鳊鱼六六六含量为 4 0 0 6 0 μg kg ,为南方二区水产类六六六含量的 88 8% ,黑龙江省鲤鱼六六六含量为 6 30 96 μg kg,为北方一区水产类六六六含量的90 3% ,这是造成两个地区水产类六六六高残留的主要原因。由六六六异构体构成比例及GC MS的确证分析提示 ,两个地区的水产类样品受到林丹的污染。本研究表明我国某些地区存在违规使用林丹的现象。为保证我国居民膳食安全性 。
赵云峰李敬光封锦芳赵京玲吴永宁
关键词:总膳食研究
克仑特罗食物中毒的酶联免疫法筛选与气-质联机确证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筛选和气-质确证对克仑特罗食物中毒病因学诊断技术进行研究。组织样品经匀浆初提,液液萃取;生物材料经离心适当稀释,上酶标板显色进行筛选测定。克仑特罗浓度的自然对数与吸光度比值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22.078ln(X)+199.24,相关系数为0.9922。检出限为0.1μg/kg。在对猪肝、鸡肉和尿液样品基质的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在50.5%~9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3%~18.1%之间。中毒者食用中毒食品(酱猪肝)及血液和尿液的测定结果与气质联机法确证结果基本吻合,而且生物体液(特别是尿液在中毒7d内仍可以作为克仑特罗食物中毒的辅助病因学诊断材料。
苗虹封锦芳赵京玲赵云峰吴永宁
关键词:克仑特罗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病因
植物药材中砷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被引量:6
2001年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砷的含量 ,方法检出限为 0 0 2 0mg kg ,8种植物药材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81 5 %~ 12 5 %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6 2 %~ 18 4% ;同时测定标准参考物质GBW0 85 0 1桃叶的含量相当于其保证值的 82 4%~ 114 7% ,RSD为 12 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日常样品中砷的检测工作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和经济的方法。为我国制定监测砷的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食物样品中砷的检测。
李筱薇高俊全赵京玲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植物药材
NaFeEDTA预防大鼠铅中毒的研究及其对锌、铜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为探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NaFeEDTA)在预防大鼠铅中毒及减低铅毒性中的作用 ,同时研究其对锌、铜二元素的影响 ,采用随机分组的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将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高、中、低NaFeEDTA组 ,共 6组 ,除空白对照组外 ,对其余各组大鼠进行持续性染铅 ,而且除模型对照组外的 4个染铅组分别同时给予二巯基丁二酸 (DMSA)、高、中、低浓度的NaFeEDTA溶液。 5周后实验结束 ,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三个NaFeEDTA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同时其血铅、脑铅、肝脏铅、肾脏铅及胫骨铅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而且它们的肝脏铅、肾脏铅和胫骨铅含量与每日每只大鼠铁补充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432、- 0 61 34和 - 0 3878;除中、高浓度NaFeEDTA组的脑锌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以及低浓度NaFeEDTA组的肾脏铜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外 ,其余各NaFeEDTA组的脏器锌、铜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NaFeEDTA可有效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 ,能够预防大鼠铅中毒 ,减低铅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同时对体内锌。
王君高俊全赵京玲李筱薇
关键词:铅中毒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血红蛋白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测定被引量:10
2002年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铅和镉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药材中的汞。用此方法测定了美国NBS15 70标准参考物质菠菜粉 ,以及 2 3种 2 6 4份植物药材。铅、镉、汞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8%、97 5 %、99 2 % ;检出限 (LOD)分别为 0 0 0 6mg kg、0 2 0 8μg kg、0 0 2 6 μg kg;定量限 (LOQ)分别为 0 0 19mg kg、0 6 94μg kg、0 0 87μg kg。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食物样品中铅。
李筱薇高俊全赵京玲
关键词:中药材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及生物材料中的克伦特罗残留被引量:31
2003年
为监测食品中的克伦特罗残留 ,采用气质联机法测定动物性食品及生物材料中的克伦特罗残留。试样用高氯酸提取 ,经超声加热后 ,用异丙醇 +乙酸乙酯 (40 + 6 0 )萃取 ,萃取液以弱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富集 ,用乙醇 +浓氨水 (98+ 2 )溶液洗脱并浓缩 ,经N ,O -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 ,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以美托洛尔 (metoprolol)为内标 ,内标法定量。用猪肝和鸡肉为本底做了不同水平的回收实验 ,回收率在 4 9 6 %~ 82 4 %之间和 5 1 6 %~88 4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 13 8%~ 17 6 %之间。方法的定量限 (LOQ)为 0 5 μg kg。通过实验室协同性实验对动物肝脏、肌肉、尿液 ,人体尿液和血液进行测定 ,结果良好。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可用于动物性食品及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残留的确证检测。
苗虹吴永宁赵京玲王凌琰赵云峰彭红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动物性食品生物材料
华北地区二十三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基线调查及参考限量标准建立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了解中国华北地区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基线水平,制定适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参考限量标准。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植物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方法,完成了华北地区23种254份植物性中药材中铅、镉、汞和砷的测定。结果各类植物药材中铅、镉、汞和砷的含量分别为(1·78±1·98)、(0·17±0·24)、(0·04±0·06)和(0·72±0·69)mg/kg。在制定植物性中药材中重金属铅、镉、汞和砷的限量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经口摄入的各种食物、饮料及水等可食的物质中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入量。目前,中国人每人每日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经口摄入总量(膳食和中药材相加)分别为铅102·9μg;镉21·4μg;汞5·7μg;无机砷81·0μg。分别占各自的每天允许摄入量值为铅45·7%;镉34·0%;汞5·7%;砷60·5%。建议植物性中药材铅、镉、汞和砷限量标准为铅5·0mg/kg;镉0·3mg/kg;汞0·2mg/kg;砷2·0mg/kg。结论中药材铅、镉、汞和砷基线水平的调查是成功的,在此摄入水平,这些有害元素对人体是安全的。
李筱薇高俊全赵京玲陈建民
关键词:中药材重金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