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一之

作品数:115 被引量:808H指数:18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2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植物
  • 31篇地理分布
  • 30篇区系
  • 19篇植物区
  • 18篇植物区系
  • 18篇生态地理
  • 17篇地理成分
  • 16篇生态地理分布
  • 13篇区系地理
  • 13篇区系地理成分
  • 11篇锦鸡儿
  • 10篇锦鸡儿属
  • 7篇区系分析
  • 7篇棘豆
  • 7篇棘豆属
  • 6篇地理分布研究
  • 6篇绣线菊
  • 6篇绣线菊属
  • 6篇植物分类
  • 6篇菊属

机构

  • 115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内蒙古教育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15篇赵一之
  • 12篇曹瑞
  • 10篇王铁娟
  • 9篇朱宗元
  • 9篇赵利清
  • 5篇萨仁
  • 5篇刘云波
  • 5篇李素英
  • 4篇刘桂香
  • 4篇徐杰
  • 3篇马毓泉
  • 3篇莫日根
  • 3篇刘钟龄
  • 2篇段飞舟
  • 2篇雍世鹏
  • 2篇刘丽
  • 2篇梁存柱
  • 2篇马文红
  • 2篇王光辉
  • 2篇马玲

传媒

  • 6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3篇植物研究
  • 10篇植物分类学报
  • 10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中国草地
  • 3篇木本植物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部资源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10篇2001
  • 10篇2000
  • 8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15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
马毓泉赵一之刘钟龄曹瑞朱宗元马平
《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于1989~1998年历时十年完成,全书共5卷,500余万字,附图1225幅,其内容包括:内蒙古植物区系研究历史,内蒙古植物区系概况,蕨类植物17种、28属、62种,裸子植物3科、7属、23种,被子...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志
中国脓疮草属(Panzeria)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胶疮草属(Panzeria)2种17个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相对一致,花粉粒长球形、近长球形、长圆球形或扁圆球形;大小为27.17μm×19.77μm;具三沟,沟膜上往往具颗粒;外壁具网状纹饰,极少为穿孔-网状纹饰.
李素英曹瑞莫日根赵一之
关键词:花粉形态唇形科
脓疮草复合体的形态性状分析与分类修订被引量:7
1998年
状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对复合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的根、茎等都是环境可塑性很高的性状,叶次之,而花部、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可塑性较小。以往划分复合体类群的叶裂程度、茎叶被毛及萼齿形态等几个鉴别性状在天然居群中连续变化,以此划分的几个“种”,不过是连续变异的极端个体。再结合地理分布的特征,将P.alaschanica、P.kansuensis和P.albescens归并在P.lanata中,同样可证明P.argyracea不存在。对22个居群11个形态性状的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与性状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复合体小坚果表面具疣与否、花冠超出萼筒的多少及花干后变色与否等是其分种性状,以此分种标准该复合体可分为2种:Panzerinalanata(L.)Sojak和Panzerinaparviflora(C.Y.WuetH.W.Li)Y.Z.Zhao.
赵一之李素英曹瑞刘云波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确认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有 1 9种 (包括 3种栽培植物 ) ,1变种 ;把 V.sativa L.和V.angustif olia L.合并 ;同意《Fl.Siber.Centr.》( vol.2 ,1 979)中将 V.venosa( Willd.) Maxim.和 V.ramuliflora( Maxim.) Ohwi合并的意见 ;归并了 V.amoena Fisch.ex DC.的 2个变种 ,以及 V.cracca L.的 3个变种 ;确定了 V.megalotropis L edeb.在内蒙古有分布 ;而 V.bungeiOhwi.在内蒙古没有分布 ;更正了《内蒙古植物志》( ed.secund.vol.3,1 989)中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 .
刘云波赵一之
关键词:野豌豆属
内蒙古顶冰花属(百合科)一新种被引量:6
2003年
报道了产于贺兰山的顶冰花属 (百合科 )一新种———贺兰山顶冰花GageaalashanicaY .Z .Zhao&L .Q .Zhao。该种因柱头头状 ,鳞茎外皮上端向上延伸成圆筒状 ,抱茎 ,无附属小鳞茎 ,植物除基生叶外 ,茎上具有 3- 4枚附生叶 ,无明显总苞片而与新疆顶冰花G .neopopoviiGoloskokov相似 ,但基生叶 2枚 ,半圆筒形 ;鳞茎外皮向上延伸较短 ,长约 2 5cm ,易于区别。
赵一之赵利清
关键词:百合科
蒙古高原植物的特有属及其基本特征被引量:52
1997年
首次系统地列出了蒙古高原的10个特有属沙芥属、连蕊芥属、绵刺属、四合木属、脓疮草属、芯芭属、百花蒿属、紊蒿属、革苞菊属、沙鞭属.这些属全部是单种属或双种属,分类上属于孤立、进化的类群;生态上都是旱生植物,而且沙生植物占优势,绝大多数是荒漠种或半荒漠种,其生活型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分布上集中分布于蒙古高原的阿拉善-鄂尔多斯地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是其分布中心;起源上多数是东亚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后裔.
赵一之
关键词:生态地理分布植物区系沙芥属
粟米草科——内蒙古一分布新记录科被引量:2
2013年
报道了内蒙古1个分布新记录科——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该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相关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旭日赵利清马文红赵一之
关于中国岩荠属、阴山荠属、泡果荠属和棒毛荠属的分类校订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认为单叶全,还是叶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是岩荠属、阴山荠属、泡果荠属和棒毛荠属等4个相近属分属的最主要的分类性状.按此分属标准,本文把泡果荠属和棒毛荠属并入了阴山荠属,重新进行了分类,且组合了各属和种等分类群,同时,确认了岩荠属在中国仅有1种,阴山荠属有14种.本文认为岩荠属为泛北极分布属,阴山荠属为东亚分布属,后者亦为中国特有属.
赵一之
关键词:阴山荠属泡果荠属
蒙古高原八宝属植物分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植物形态分类和区系地理的方法,研究了蒙古高原八宝属植物的种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修改了《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中一些种图版的错误说明和产地的不确切分布,认为所记载的库布齐八宝应为华北八宝[Hylotelephium tatarinowii(Maxim.)H.Ohba],且在鄂尔多斯没有分布。确认蒙古高原现共有5种八宝属植物,编制分种检索表,并分别绘制了分布区图。
郝利霞赵一之李波
关键词:植物分类区系地理成分
关于Caragana przewalskii Pojark.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认为(青海木本植物志)中被鉴定为Caragawa Przewalskii Pojark的植物是不妥当的,实则应是C. jkii Gorb.. C. przewalskii Pojark.是一个不合法的裸名,已被Yakovlev归并入C. roborokyi Kom., 并作为其异名处理。
赵一之
关键词:锦鸡儿属通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