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之慎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7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理学
  • 9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抗氧化
  • 6篇多酚
  • 6篇茶多酚
  • 5篇自由基
  • 5篇抗氧化剂
  • 4篇天然抗氧化
  • 4篇天然抗氧化剂
  • 4篇壳聚糖
  • 4篇化合物
  • 4篇黄酮
  • 3篇多糖
  • 3篇色谱
  • 3篇酮类
  • 3篇酮类化合物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3篇黄酮类
  • 3篇黄酮类化合物
  • 3篇茶叶
  • 2篇滴定法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 13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赞成科技...

作者

  • 31篇贾之慎
  • 9篇杨贤强
  • 5篇邬建敏
  • 5篇唐孟成
  • 5篇叶立扬
  • 2篇傅一穷
  • 2篇曹明富
  • 2篇李秀玲
  • 2篇朱祥瑞
  • 2篇沈生荣
  • 2篇何巧红
  • 2篇张仕勇
  • 1篇孔祥东
  • 1篇李奇彪
  • 1篇朱荫湄
  • 1篇朱岩
  • 1篇徐铸德
  • 1篇杨法军
  • 1篇吕顺霖
  • 1篇申屠静灵

传媒

  • 7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大学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色谱
  • 1篇茶叶
  • 1篇福建茶叶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中国茶叶加工
  • 1篇第八届大学化...
  • 1篇第八届全国大...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多酚(T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被引量:63
1994年
自由基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许多疑难病症的致病因子与过量自由基的毒性反应直接相关。因此,寻找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已成为当今医药学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能;茶多酚组成—结构—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及协同关系;茶多酚对受损细胞膜和细胞器的保护作用,系统研究了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分子机理;研究茶多酚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茶多酚的毒理学试验;茶多酚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杨贤强沈生荣贾之慎叶立扬詹勇曹明富刘明哲朱善瑾杨法军赵保路忻文娟
关键词: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
近化类通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和教材建设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基础化学的重要课程,对于近化学专业如生命科学、化工、材料、环境科学、农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的相关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实践,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并成无机...
贾之慎张仕勇何巧红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化学课程化学教材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洋栖菜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分离和组分分析被引量:16
1998年
从洋栖菜中提取出水溶性的粗多糖-褐藻糖胶,该多糖为由岩藻糖、半乳糖等糖基组成的杂多糖,并含有硫酸酯.经醇析、氯化钙分级沉淀分离后,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0.3~1.5mol/LNaCl溶液梯度洗脱得组份F1、F2、F3.分析表明F1和F2均为以岩藻糖为主的多糖硫酸酯,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物质量比分别为1∶trace∶0.027∶0.46和1∶0.03∶0.16∶1.36.氮蓝四唑光化还原试验表明三组份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F1活性最强.
贾之慎邬建敏郑海龙江寅波朱红英
关键词:褐藻多糖硫酸酯抗氧化活性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酒中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被引量:35
2006年
采用淋洗液发生器-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分离和检测16种无机阴离子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建立了用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为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的离子色谱分离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线性关系.除马来酸外,所有被测离子的检测限都在0.16 mg/L以下.方法用于测定4种酒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样品测定的回收率在93.52%到116.08%之间,除富马酸外其它RSD都小于3.8%.
吴飞燕贾之慎朱岩
关键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有机酸
佛手多糖的化学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佛手经热水提取和乙醇沉淀,得佛手多糖粗品(BP).BP经Servag法除蛋白,用DEAE离子交换柱梯度洗脱分离得到BP 1和BP 2两个组分,经凝胶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为均一组分.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BP 1和BP 2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7 773和65 589.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BP 1和BP 2均由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采用化学发光法在多种化学模拟体系中研究了佛手多糖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观察了佛手多糖对HO.导致DNA链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佛手多糖能有效地清除O2-.和HO.等活性氧,对DNA链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朱晓燕邬建敏贾之慎
关键词:多糖佛手抗氧化活性自由基
DBM-偶氮羧胂光度法测定微量锆被引量:4
2001年
研究了DBM 偶氮羧胂与锆的显色反应体系 ,并应用于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DBM 偶氮羧胂与锆形成紫红色水溶性的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645nm。锆含量在 0 3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 .4× 10 4 L·mol- 1·cm- 1,络合物的络合比为 1∶2。DBM 偶氮羧胂与锆的显色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及重现性较好 ,有较好的选择性。直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结果较好。
李秀玲贾之慎陈月萍
关键词:吸光光度法
酸碱电导滴定法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被引量:27
2002年
研究了酸碱滴定中壳聚糖溶液电导的变化 ,利用电导变化两个转折点之间碱的用量来计算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消除了壳聚糖吸附的残留酸或碱的影响。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转折点明显等优点。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结果较好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6 %。
贾之慎李秀玲
关键词:壳聚糖脱乙酰度电导滴定酸碱滴定
春秋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及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40
1996年
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20个不同桑品种春秋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不同品种桑叶中,春叶黄酮含量为11.71~26.61mg/g,秋叶为9.84~29.60mg/g.鲜叶直接测定,风干和烘干3种预处理比较,鲜叶黄酮含量最高.热水、30%乙醇水溶液经半小时回流,提取率大于9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桑叶中至少含有4种黄酮化合物。
唐孟成贾之慎朱祥瑞吕顺霖
关键词:桑叶黄酮类化合物
活性蓝F3GA固载的壳聚糖微球对过氧化氢酶的吸附被引量:6
2005年
将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树脂与三嗪染料活性蓝F3GA(Cibacron Blue F3GA)反应,制得亲和色谱填料,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染料泄漏率测定等对此填料进行鉴定与表征.该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下,对过氧化氢酶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4.6 mg/g,改变pH值及离子强度对结合量有明显影响.
申屠静灵贾之慎高慧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26
1990年
开发利用天然抗氧化剂是当前食品科技发展的趋势。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BHA、VE强。本文叙述了油脂氧化及抗氧化的原理。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结构、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探讨了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机理。简要叙述了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及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业中的应用前景。
贾之慎杨贤强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茶多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