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红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5篇地平
  • 5篇心肌
  • 5篇左心
  • 5篇超声
  • 4篇心室
  • 4篇西尼地平
  • 4篇高血压患者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心动描记术
  • 3篇心动图
  • 3篇心绞痛
  • 3篇心脏
  • 3篇型心
  • 3篇应变率
  • 3篇舒张
  • 3篇左心室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机构

  • 17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8...
  • 1篇解放军第八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谭红伟
  • 13篇黎莉
  • 8篇张运
  • 8篇马志勇
  • 6篇张薇
  • 6篇王颖
  • 6篇钟明
  • 5篇钟学珍
  • 3篇王志浩
  • 3篇蒋桂花
  • 3篇张燕
  • 2篇李静
  • 2篇朱圆圆
  • 2篇李晶晶
  • 1篇孙丽萍
  • 1篇孟晓
  • 1篇马骁
  • 1篇刘新
  • 1篇郄良毅
  • 1篇王荣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洛地平逆转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逆转代谢综合征(MS)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代谢综合征组(21只),采用10%高果糖饮水8个月建立MS动物模型,随机将9只代谢综合征组大鼠给予非洛地平。并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室心肌胶原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升高(P<0.01);IL-18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应用非洛地平干预治疗后,上述异常均减轻。结论非洛地平通过抑制IL-18表达在逆转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邢姗姗谭红伟毕秀萍钟明张运张薇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白细胞介素-18
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中层机制及RAS系统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西尼地平干预治疗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西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患者舒张功能,改善左室中层缩短率,评价的收缩功能并不依赖血压改变;短期治疗不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
马志勇黎莉谭红伟钟学珍李晶晶王颖
关键词:西尼地平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文献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测定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观察其与心绞痛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明显增高,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心绞痛患者,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白细胞介素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介素18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关。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燕黎莉张运谭红伟马志勇王颖李静朱圆圆
关键词:内科学白细胞介素18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左心室射血分数
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中层机制及RAS系统的影响
目的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传统收缩功能指标、以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RAS系统的影响。方法 3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西尼地平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量计算传统收缩功能指标(ESV、EF、eFS),较...
马志勇黎莉谭红伟钟学珍李晶晶王颖
文献传递
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方法,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评价西尼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3/2004-11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门诊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男34例,女6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116g/m2(男)及左心室质量指数>104g/m2(女)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5例,非左心室肥厚组25例;健康对照组16例,13例,女,3例。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速度、A波速度、E波速度/A波速度、E波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并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以左心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非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肥厚组,比较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高血压组患者经2周导入期,给予西尼地平(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g/片、H20020577)5mg,1次/d口服。每2周随访患者1次,测量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及心率。若2周后舒张压仍大于95mmHg(1mmHg=0.133kPa),则增量至10mg,1次/d口服,共治疗8周。治疗后亦测量上述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1例因头痛,2例因欠合作而退出,共37例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1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非左心室肥厚组及左心室肥厚组E波速度/A波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对照组降低(0.93±0.19,0.82±0.18,1.18±0.38;0.90±0.23,0.72±0.11,1.15±0.40,F=8.17~9.81,P<0.01),且左心室肥厚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与非左心室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81,P<0.05);左心室肥厚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对照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均降低[(7.42±1.45),(9.66±2.56),(9.33±1.75)cm/s,P<0.01]。②西尼地平治疗8周后�
孙丽萍谭红伟黎莉刘新刘军杰
白细胞介素1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浓度 ,观察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12月~ 2 0 0 4年 1月间住院患者 80例 ,其中ACS组 4 0例 ,SAP组 2 0例 ,对照组 2 0例 ,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外周血清IL 1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S组和SAP组IL 18浓度明显增高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5 0 %的心绞痛患者IL 18浓度显著高于LVEF >5 0 %的心绞痛患者 ,但ACS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 18和冠状动脉病变正相关 ,但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预测价值 ,而与心功能状态负相关。IL 1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判定中有重要价值。
张燕黎莉谭红伟马志勇王颖李静
关键词:内科学白细胞介素18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
髓过氧化物酶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黎莉张运赵静马骁谭红伟马志勇王颖钟明陈玉国
该项成果主要探讨MPO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机制,检测MPO及炎症因子、凝血因子跨冠脉循环的浓度梯度改变,探讨他们之间关及在易损斑块形成和识别中的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应用心导管技术采取不同部位(主动脉根...
关键词:
关键词:炎症标记物
白细胞介素18与心绞痛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2004年
测定不稳定心绞痛 (UA)和稳定心绞痛 (SA)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浓度 ,观察其与心绞痛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选择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4年 1月间住院患者 80例 ,其中UA组 4 0例 ,SA组 2 0例 ,对照组 2 0例 ,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外周血清IL 18水平。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UA组和SA组IL 18浓度明显增高 ,LVEF <5 0 %的心绞痛患者IL 18浓度显著高于LVEF >5 0 %的冠心病患者 ,但UA组与S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 ,白细胞介素 18和冠状动脉病变正相关 ,但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预测价值 ,而与心功能状态负相关。IL
张燕黎莉张运朱圆圆王颖谭红伟
关键词:IL-18心绞痛UA白细胞介素18左室射血分数SA
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长期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脂康,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平均治疗(5.58±1.05)年,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康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血脂康组阻力指数、僵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最大剪切率、扩张性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血脂康可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具有逆转和消退作用,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孟晓黎莉谭红伟郄良毅钟明冯民张运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心肌梗死
应变/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 运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肌的收缩舒张特性,探讨高血压病和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颤对心房肌收缩舒张特性的影响。方法 32例健康志愿者和110例高血压病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4组:对照组(A组),单纯高血压病组(B组),高血压病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组(C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应变/应变率成像检查。结果 与A组相比,D组心率校正的舒张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舒张早期应变率差值(A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差值(AASR)和心率校正的舒张晚期应变率达峰时间差值(ATASR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D组的收缩期应变率(SSR)、△ASR、△TASRc、△ES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时,左心房心肌储存器功能受损表现为储存血液势能的能力不变,而效率下降;阵发性房颤损伤了高血压病患者心房肌的传导性,降低了左心房整体的助力泵功能,同时增加了左心房行使管道功能的时间。应变率指标能够无创性定量评价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的功能异常。
王志浩张薇谭红伟钟明蒋桂花张运
关键词:心房颤动应变率高血压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