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裔传灯

作品数:38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水稻
  • 11篇基因
  • 8篇染色体
  • 8篇粳稻
  • 7篇杂交
  • 7篇不育
  • 6篇性状
  • 6篇不育系
  • 4篇稻属
  • 4篇雄性不育
  • 4篇雄性不育系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4篇原位
  • 4篇原位杂交
  • 4篇杂交粳稻
  • 4篇植物
  • 4篇质核互作
  • 4篇质核互作雄性...
  • 4篇质核互作雄性...

机构

  • 36篇扬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教育部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8篇裔传灯
  • 26篇顾铭洪
  • 18篇梁国华
  • 15篇龚志云
  • 14篇于恒秀
  • 13篇汤述翥
  • 12篇严长杰
  • 8篇张宏根
  • 5篇刘巧泉
  • 5篇朱立煌
  • 4篇陆驹飞
  • 4篇李欣
  • 4篇朱正斌
  • 4篇周勇
  • 3篇孔宪旺
  • 2篇薛超
  • 2篇张明亮
  • 2篇隋炯明
  • 2篇田舜
  • 2篇程祝宽

传媒

  • 8篇扬州大学学报...
  • 5篇Journa...
  • 5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Acta B...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1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安排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近几年来在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改进成绩评定方法等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实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裔传灯周勇张昌泉李钱峰梁国华
关键词: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F2无性系群体构建和剑叶长QTLs定位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就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长雄蕊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野生稻种,同属于AA基因组,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
王为云王木月徐梦候莉莉张建祥徐志豪计文于梅梅商进涛裔传灯顾铭洪于恒秀
关键词:QTL
文献传递
经基因工程改良的抗白叶枯病水稻粳型恢复系“C418-Xa21”及其杂交稻被引量:25
2001年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 ,将业已克隆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 1导入重要的粳型杂交稻恢复系“C418”。PCR和抗性分析表明单拷贝整合的Xa2 1在T1 代的分离比为 3∶1。在T2 代通过PCR和抗性分析选择了Xa2 1纯合的转基因株系“C418 Xa2 1”。将选择的转基因纯合系“C418 Xa2 1”与常用的雄性不育系“屉锦A”杂交 ,产生了带有转基因Xa2 1的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简称转基因杂交稻 )。分子分析表明转基因Xa2 1在杂交稻“屉优418 Xa2 1”中能稳定遗传 ;抗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恢复系“C418 Xa2 1”和转基因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对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广谱抗性 ,并保持了受体对照的优良农艺性状。另外我们还发现转基因杂交稻“屉优 418 Xa2 1”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高于转基因恢复系“C418 Xa2 1” ,这可能是遗传背景的差异所致。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粳型恢复系和杂交稻的育成将有益于杂交稻在我国北方稻区的推广。
李晓兵裔传灯翟文学杨振玉朱立煌
关键词:白叶枯病抗生粳型杂交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属种间天然异交种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 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裔传灯梁国华龚志云于恒秀汤述翥严长杰顾铭洪
关键词:野生稻种间杂交种荧光原位杂交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糙米率QTL的定位被引量:4
2013年
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糙米率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的糙米率相关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个糙米率QTL,利用代换作图法将其分别定位在第6染色体和第9染色体上,2个QTL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位点来自于粳稻亲本日本晴,其加性效应值分别为1.49%和1.32%,加性效应百分率分别为1.89%和1.68%。该研究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糙米率QTL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水稻糙米率、增加稻米的实际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周勇高云朱松松朱金燕王军裔传灯仲维功梁国华
关键词:水稻糙米率数量性状位点
典型籼粳杂种不育性的分子标记分析及其遗传基础被引量:21
2003年
对典型籼粳杂种育性遗传基础的研究是快速进行广亲和系培育的前提。以回交群体Balilla 南特号∥Ba lilla为育性基因的分析群体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该群体中控制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的基因位点 ,对于小穗育性共检测到 2个QTLs ,qSPTF1和qSPTF6 ,分别位于第 1和第 6染色体上 ,其加性效应分别为 13 5 0 1和 - 16 4 14。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 ,以及qSPTF6在第 6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可以推断qSPTF6即为S 5位点。在花粉育性的QTLs检测中 ,发现在第 7和第 9染色体上有两个QTLs,qPLLN7和qPLLN9,其加性效应分别为 - 12 0 0 3和 - 11 0 12 ,可以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 12 9%和 10 3%。位点的互作分析表明 ,在该研究群体中 ,存在大量的位点互作影响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 ,在 0 0 0 5显著水平上 ,检测到 6 1对和 5 1对位点互作分别影响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说明籼粳杂种的不育性除了主效基因的单独作用以外 ,位点之间的互作 ,即上位性也是一重要的遗传因素。
严长杰梁国华顾世梁裔传灯陆驹飞李欣汤述翥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分析
水稻无性系变异的2种重复DNA甲基化分析
2013年
对14份发生分离性状的非整倍体无性系进行染色体水平的检测,发现原始系和变异株有丝分裂过程正常,未发生染色体水平变异。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不管是原始系与变异株之间,还是不同年份培养的无性系之间在CentO和Os48这2种重复序列甲基化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在染色体水平也没有发现明显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异。
龚志云高云郭瑞张明亮薛超于恒秀裔传灯
关键词:水稻非整倍体无性系变异DNA甲基化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类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龚志云于恒秀裔传灯
关键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染色体变异DNA甲基化
水稻编码光系统Ⅱ相关捕光色素蛋白Lhcb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捕光复合物蛋白(LHCP)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水稻基因组信息,以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黄华占、长雄蕊野生稻及其杂种F1为试验材料,克隆了水稻Lhcb2基因,并对其基因内含子信息、蛋白序列特征、进化树、蛋白结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Lhcb2基因全长880 bp,含有1个长98 bp的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水稻LHCB2与13个其他植物的LHCB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8.78%。进化树分析显示,水稻LHCB2蛋白与同属禾本科的毛竹和麻竹亲缘关系最近,与低等植物团藻亲缘关系最远。水稻LHCB2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其理论分子量为28 495.40,理论等电点为5.62,具有2个无序化区域,无序化比例为30.04%;水稻LHCB2蛋白三级结构有2个β折叠和3个α螺旋组成。Lhcb2基因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长雄蕊野生稻和杂交F1代植株叶片中表达量分别为黄华占的1.22和1.96倍。长雄蕊野生稻中的叶绿素a和b、色素、类胡萝卜素等均高于黄华占及其杂交F1代。长雄蕊野生稻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为另2份水稻材料的1.13和1.75倍,叶绿素b含量为1.10和1.60倍,色素含量则为1.13和1.72倍。
胡志航金伟刚宋丽双章静静邵少波周勇梁国华裔传灯
关键词:水稻多序列比对进化分析基因表达叶绿体色素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叶片形态性状QTL被引量:7
2017年
水稻叶片形态是理想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叶片形态基因的挖掘对于塑造水稻理想株型,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日本晴为供体亲本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水稻上三叶(倒一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形态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开展了相关QTL定位。结果表明,除剑叶宽外,水稻上三叶的叶长、叶宽都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在两年间重复检测到20个控制叶形的QTL,其中叶长QTL 13个(8个表现正向效应,5个表现负向效应);叶宽QTL 7个(4个表现正向效应,3个表现负向效应)。这些QTL的鉴定为水稻叶形性状的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遗传信息。
周勇陶亚军姚锐李畅谭文琛裔传灯龚志云梁国华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QT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