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
- 作品数:54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楚竹书《诗论》之说《木瓜》探释被引量:1
- 2003年
- 在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诗论》中,论说《诗经·卫风·木瓜》的文字较多而解说有分歧。文章比较了上海博物馆整理者与李学勤、廖名春3家之说,参之以《毛诗》“陈古以刺今”的阐释方法,从字与意两方面来重新解释楚竹书中关于《木瓜》之诗的文字。
- 蒋方
- 从楚竹书《诗论》之说“好色”谈《毛诗序》的旧争议被引量:6
- 2004年
- 《毛诗序》之作者与大、小序的关系始终是《诗经》研究史上的热点,却由于《诗经》的传授系统在汉代以前缺乏可以论说的可靠材料,争论多停留于推测,聚讼纷纭而无进展。楚竹书《诗论》的问世,提供了先秦儒家的传诗及诗论的可靠材料,可以推动旧问题的新探讨。楚竹书《诗论》以“好色”说《关雎》,反映了孔、孟以人之情性本然为礼乐教化的基础这一重要命题。荀子坚持了这一论点。《毛诗大序》中也有这一思想的表现。但是,《毛诗小序》则完全否定情性而以史说诗,强调政治讽谏之用。因此,据说是传于荀子的《毛诗》,其中应有后人学说的掺入。而考察先秦儒家《诗》学与今传《毛诗》的关系,楚竹书《诗论》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 蒋方
- 司马迁与班固眼中的司马相如——两汉文人的价值观演化之管窥被引量:7
- 2003年
- 从《史记》与《汉书》中关于司马相如的记载来看,班固作《司马相如传》虽然基本上是《史记》的照录,但他对相如的评价与司马迁并不相同。司马迁认为相如赋虽多虚辞滥说,但功在讽谏,合于《诗》道;班固则否认相如赋的讽谏功用,尽管如此,他却认为靡丽文章也有传名后世的价值。两人对相如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两汉文人价值观念的演化。《史记·司马相如传》是第一篇以辞赋作品为主体的史传,而将司马相如视为文学家而立传者则是班固。
- 蒋方张忠智
- 关键词:司马迁班固司马相如汉代
- 唐代屈骚接受史简论被引量:2
- 2005年
- 唐代的屈骚接受,包含着屈原其人与其文两个接受向度,分为三个阶段。除中唐时期注重的是屈骚的情感与形式外,初唐时期与晚唐时期都以道德为重而与现实政治发生直接的联系,呈现出一个由实用而返回实用的发展轨迹。屈原与其作品的接受,由初唐时期的肯定其人而否定其文,到晚唐时期对人与文的全面肯定,中唐时期的屈骚接受是一大转折,韩愈和柳宗元在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消解了前辈的道德批评,深化了对屈骚的文学价值的认识,使“风”“骚”同源之说真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 蒋方
- 关键词:唐代文学评论文学价值
- 唐毛诗博士考述被引量:1
- 2009年
- 五经博士兴于汉朝,但《毛诗》未立于官学,未有博士之称。至唐代,毛诗博士为国学之官受到关注,史书的解释却说法不一。通过考察唐代国学设置的发展变化,可知在唐代,毛诗博士一称起于文宗时的五经各设博士,是中唐以后国家教育与科举考试推行改革的产物,其影响则延及五代北宋以后。
- 蒋方
- “自疏”与“不容自疏”——试说屈原的超越
- 2009年
- 屈原的"远逝",不是现实空间的出走,而是精神世界的远离,这就是屈原所说的"自疏"。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时滞碍的屈原,通过"自疏"而赢得了心灵的自由。但屈原爱楚国,爱得太激烈,太深切,所以他明白,不要说出走,连"自疏"都做不到,因为楚国就是他的生命。
- 蒋方
- 关键词:爱国
- 中国孝亲文化的现代意义——从《诗经》中的孝行诗说起被引量:2
- 2013年
- 古人云'百行孝为先'。'孝亲'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特色。由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道'是遭遇最猛烈批判的对象之一。鲁迅曾言自己'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可是读了《二十四孝图》之后,'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朝花夕拾》),
- 蒋方
- 关键词:孝亲父亲孝子
- 诗歌教学的知性分析与感性引导——读尚永亮《唐诗艺术讲演录》
- 2009年
- 蒋方
- 关键词:诗歌教学讲演唐诗感性知性文学教学
- 唐诗与昭君故事的传播接受被引量:2
- 2010年
- 唐代昭君故事的传播与接受,以诗歌为主。唐代题咏昭君之诗,承继六朝传统而多有创新。一是自言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代言体而开拓了议论的空间,在同情的旧调之外开抒怀的新路;二是昭君故事随同自言体而客体化,成为观照现实、批评政治的借鉴;三是在代言体的创作中,唐人对昭君的命运与境遇有着更为深切的同情与体贴的关心。因此,相比于魏晋六朝时期的诗作,唐人不仅拓展了昭君诗的类型,开扩了昭君诗的表现范围,而且通过唐诗的阐释,丰富了昭君故事的内涵,使其意义更加深刻,昭君诗的主题从此不再单一。
- 蒋方
- 关键词:唐诗昭君故事乐府诗
- 昭君三相——昭君题材在中国文学传播史上的特别意义
- 2017年
- 王昭君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中国文学传播接受史上的著名人物,由此而构成了一种文化的现象。故当人们言说昭君之时,其实是需要作出分辨的:是历史的昭君,文学的昭君,还是文化的昭君。而这三种昭君的形成,揭示了昭君题材不仅在中国文学传播史上有着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特殊意义,而且更具有一种文化研究的价值。
- 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