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刚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对比分析Y形钢板内固定与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肱骨骨折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与双钛内固定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试验组(50例患者进行双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58.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8.00%)、骨折愈合时间(8.04±2.45)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34.00%)、骨折愈合时间(10.02±3.1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王明晶蒋振刚郭新军
- 关键词:肱骨下段骨折Y型钢板内固定
- 一种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包括限用于固定骨折端的基板A、基板B和限位螺钉,基板A和基板B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螺钉孔,基板A一侧面设置有凸台,基板B的一侧面设置有与凸台相配合的插槽,凸台表面设置有螺纹...
- 蒋振刚王培山杨卫强丁童周彦鹏冯立平
- 文献传递
- 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健康纯种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前交叉韧带切断组8只,半月板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组8只,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48、1、2周末测量膝关节周围4个目的区的骨密度,比较各目的区不同造模方法、不同时间点间骨密度的变化。结果:R3区,A组骨密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26,P=0.001);各时间点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31,P=0.033);R4区,两种造模方法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21,P=0.007),各时间点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32,P=0.031);造模方法和测量时间无交互作用(R3区:P=0.063;R4区:P=0.055)。R1、R2区,造模方法间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30,P=0.057;F=1.960,P=0.081);各时间点间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90,P=0.074,F=2.510,P=0.067)。结论:前交叉韧带切断、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发生骨密度改变可能是适应性骨重建作用的结果,关节不稳、应力改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贺文楠蒋振刚董学亮左新成
-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骨密度动物实验
- 不同固定方式在实验性羊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像及组织学变化被引量:7
- 2018年
- 背景:普通接骨板内固定后容易出现"应力遮挡"效应,而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能够减少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促进骨质的正常愈合,降低普通钢板所引起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目的:观察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实验性羊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通过股骨截骨方法构建骨折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和普通直型钢板进行固定,采用X射线、CT及组织学方法对固定后4,8,12周骨痂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结论:(1)X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动物固定后4-12周骨折线从逐渐模糊到完全愈合,且骨折断端间隙明显减小,且取出内固定发现,实验组术中见骨折端周围骨痂量少且坚硬,接骨板本身无骨痂覆盖,对照组接骨板见大量骨痂覆盖,钢板周围骨痂量也较大;(2)CT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动物术后4-12周CT值和骨痂横截面积值逐渐升高,且实验组动物在术后4,8,12周CT值和骨痂横截面积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在术后8,12周骨髓腔直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而骨皮质厚度值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3)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折线愈合,髓腔内纤维骨痂减少,骨痂更稀疏,大部分纤维骨痂被吸收,髓腔再通;(4)结果说明,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内固定能够为股骨骨折断端早期愈合提供较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降低钢板应力遮挡效应,促进骨痂形成,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
- 冯立平杨卫强丁童张付美蒋振刚王培山
- 关键词:骨痂骨密度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骨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被引量:7
- 2011年
- 背景:目前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均未涉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变化所引起的细胞功能改变。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骨代谢指标及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臀肌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8.0mg/kg,每周2次,持续8周,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从第2周开始血清钙、磷显著降低(P<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从第4周开始,模型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骨钙素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至第8周有所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转子骨密度从第2周开始降低(P<0.05),股骨头骨密度从第4周开始降低(P<0.05);成骨细胞数从第4周开始明显降低,破骨细胞数从第4周开始明显升高(P<0.05)。提示激素可通过损伤骨组织细胞引起骨塑形及骨重建的破坏,造成骨矿物盐的丢失,引起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 杨卫强蒋振刚黄昌林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 游离股前外皮瓣血液循环障碍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贺文楠蒋振刚董学亮左新成黄昌林
- 关键词:外科皮瓣血管危象
- 一种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变应力接骨板,包括限用于固定骨折端的基板A、基板B和限位螺钉,基板A和基板B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螺钉相配合的螺钉孔,基板A一侧面设置有凸台,基板B的一侧面设置有与凸台相配合的插槽,凸台表面设置有...
- 蒋振刚王培山杨卫强丁童周彦鹏冯立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可变应力骨折内固定钢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目的为克服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骨折内固定钢板的应力遮挡效应,设计一种新型可变应力的骨折内固定钢板,通过动物实验比较新型钢板和普通型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造成右侧胫骨骨折,实验组用新型钢板行内固定手术,对照组用普通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对照组骨皮质变簿及骨髓腔变大较实验组明显;组织学发现,实验组骨痂出现早,骨质吸收少、骨折局部改建快。结论新型骨折内固定钢板设计合理,可以减少钢板对骨的应力遮挡效应,性能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普通钢板。
- 杨继源蒋振刚原志庆马更新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钢板应力遮挡效应
- 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7例效果观察
- 2010年
- 胸腰段椎体是脊柱外伤骨折的多发部位,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椎体骨折表现为压缩变形、高度丢失、后凸畸形。2005~2008年,我们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杨世民蒋振刚
- 关键词: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减压固定术治疗外伤骨折后凸畸形
- 滑槽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滑槽式可变应力接骨板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蒋振刚,谢国瑞,范玉刚,孟庆恩,张金萍,刘建军自Danis(1979)首创,经Miiller等发展的坚强内固定原则推广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一般认为加压接骨板的坚强内固定及骨折端间的压力...
- 蒋振刚谢国瑞范玉刚孟庆恩张金萍刘建军
- 关键词: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