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俊

作品数:3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玉米
  • 8篇秸秆
  • 6篇花生
  • 6篇干旱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免耕
  • 5篇还田
  • 5篇旱区
  • 5篇干旱区
  • 5篇半干旱
  • 5篇半干旱区
  • 4篇葡萄
  • 3篇鲜食
  • 3篇辽西半干旱区
  • 3篇秸秆覆盖
  • 3篇间作
  • 3篇二比空
  • 2篇滴灌
  • 2篇行距

机构

  • 37篇辽宁省农业科...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辽宁省农业机...
  • 2篇辽宁省沙地治...
  • 1篇辽宁东亚种业...

作者

  • 37篇董俊
  • 23篇侯志研
  • 18篇董智
  • 17篇邓林军
  • 17篇刘洋
  • 6篇靖凯
  • 6篇孙占祥
  • 6篇尤晓东
  • 5篇于希臣
  • 5篇李启辉
  • 5篇蔡广兴
  • 4篇杨光
  • 4篇金桂华
  • 3篇白伟
  • 3篇杨姝
  • 3篇冯良山
  • 2篇张燕之
  • 2篇陈丛斌
  • 2篇冯晨
  • 2篇张旭

传媒

  • 14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农业经济
  • 3篇农业科技与装...
  • 2篇园艺与种苗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 状元红
2009年
状元红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用巨峰为母本、瑰香怡作父本,经过有性杂交之后育成的四倍体欧美杂交种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状元红大穗大粒,高产,具玫瑰香味,多汁、抗病、耐贮运。2006年在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备案注册,经省内外试栽、示范与推广、表现良好。
王德生金桂华杨光董俊
关键词:鲜食葡萄状元红欧美杂交种有性杂交
辽宁省彰武县甘薯品种引进筛选试验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选出较适宜彰武县种植的甘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0个甘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研究,比较其特征特性及鲜薯产量。[结果]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明水一号,薯块均匀、薯型适中,且皮色、肉色为大众偏好,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红香蕉、济薯21为市场短缺品种,有一定发展潜力;龙薯9号、辽薯26、红香蕉、济薯21、早丰、商薯19、王府等品种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11.0%~44.5%,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红香蕉、济薯21等品种表现较好,生长势好,大、中薯比例适中,外观质量好,产量高,品质好,可作为彰武县今后的主推品种.
李启辉于希臣董俊吴振红
关键词:甘薯栽培技术
一种条带秸秆粉碎归行机
一种条带秸秆粉碎归行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悬挂架、机架及依序设置于机架上的变速箱、侧传动组合、灭茬装置和秸秆分离归行装置,所述灭茬装置包括灭茬轴和安装在灭茬轴上的多组灭茬刀盘,每组所述灭茬刀盘为2‑4个,对称设置...
孙占祥董智侯志研尤晓东董俊白伟刘洋蔡广兴苏建党邓林军杨姝聂居超杨志会
文献传递
水稻新品种辽农9911选育报告
2004年
陈丛斌曾祥宽张燕之韩春莲王辉邹吉承王昌华董俊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辽西半干旱区秸秆全量翻耕还田技术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秸秆全量翻耕还田技术模式的育土丰产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全量翻耕还田技术模式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率及综合收益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种植技术模式,特别是配施氮肥效果更佳。该模式实现了玉米丰产、增收及保育土壤的多重目标,可以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应用推广。
刘洋滕云鹏董智蔡广兴董俊董俊杨志会邓林军邓林军
关键词:秸秆还田翻耕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生长动态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固本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后移,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稳定,进而提升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氮肥追施两次(N_(1:6:3))的产量最高,较一次性施氮的产量提高16.9%,经济效益达14 146元/hm^2,增收17.4%,产投比提高0.1%。随着玉米专用缓释肥的发展、玉米价格的波动及劳动成本的上升,玉米一次性施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董智靖凯邓林军董俊向午燕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氮肥运筹
一种微型秸秆集行免耕套作大豆播种机
一种微型秸秆集行免耕套作大豆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秸秆清除装置、传动机构、驱动轮组、汽油机、大豆播种机、覆土机构及镇压轮,所述秸秆清除装置设置在机架工作前端,由两个秸秆清除轮构成,前后交错...
董智孙占祥侯志研尤晓东董俊白伟刘洋蔡广兴苏建党冯晨杨姝张旭张哲聂居超乔振刚
文献传递
一种玉米全秸秆错位卧秆还田二比空种植方法
一种玉米全秸秆错位卧秆还田二比空种植方法,属于玉米种植技术领域。步骤为:在收获玉米穗的同时秸秆不粉碎直接整秆顺垄覆盖于地表至春播前;玉米播种前3‑5天进行秸秆集行,形成待播种植条带与秸秆全覆盖条带相间排布,其中待播种植条...
董智孙占祥侯志研尤晓东董俊邓林军刘洋
辽宁省花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各区域生产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含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董俊于希臣李启辉邓林军侯志研
关键词:花生
免耕对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免耕对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日变化的影响,对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固本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2014年设置的免耕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传统耕作(ridge tillage,简称RT)、免耕(no tillage,简称NT)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还田(NT-0/33/67/100)对玉米灌浆期棒3叶光合特性日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玉米灌浆期棒3叶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单峰变化趋势,免耕各处理的光合峰值和气孔导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3:00和10:00—12:00之间,且免耕各处理光合速率在峰值附近维持的时间较传统耕作长2 h左右;各处理对玉米灌浆期棒3叶胞间CO2浓度日变化的影响均呈"广口V形"多峰曲线变化,最大值分别出现在08:00和17: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12:00左右;各处理蒸腾速率日变化除NT-0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体趋势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免耕各处理(NT-0/33/67/100)的光合速率平均值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9.48%、27.01%、37.59%、35.14%。NT-67的产量最高,免耕各处理(NT-0/33/67/100)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1.47%、10.38%、15.87%、12.33%,免耕配合秸秆覆盖还田更有利于灌浆期光合性能和玉米产量的提高。
董智邓林军董俊向午燕靖凯侯志研
关键词:免耕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秸秆还田干物质积累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