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东林

作品数:119 被引量:1,16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2篇矿业工程
  • 35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地质
  • 20篇突水
  • 18篇矿井
  • 15篇煤层
  • 15篇煤矿
  • 14篇地下水
  • 12篇地裂缝
  • 12篇GIS
  • 10篇地理信息
  • 10篇地理信息系统
  • 10篇信息系统
  • 8篇地裂缝灾害
  • 8篇顶板
  • 8篇基于GIS
  • 7篇底板
  • 7篇矿井突水
  • 6篇突水水源
  • 5篇导水
  • 5篇地质灾害
  • 5篇灾害

机构

  • 1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开滦(集团)...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河北建筑科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煤田地质...
  • 2篇神东煤炭集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18篇董东林
  • 60篇武强
  • 22篇孙文洁
  • 18篇林刚
  • 11篇钱增江
  • 9篇孙桂敏
  • 9篇刘金韬
  • 7篇姜振泉
  • 7篇武雄
  • 7篇隋旺华
  • 6篇刘守强
  • 6篇田宝霖
  • 5篇傅耀军
  • 5篇杨明
  • 5篇宋超
  • 5篇曾一凡
  • 4篇洪益清
  • 4篇董淑韵
  • 3篇李树文
  • 3篇李增

传媒

  • 9篇煤炭学报
  • 8篇水文地质工程...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煤炭工程
  • 6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电脑编程技巧...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科技导报
  • 3篇工程勘察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0篇2002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层条件与地裂缝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区为例被引量:6
1998年
在分析山西省临汾市地层条件的基础上,详尽地研究了地层条件与地裂缝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AHP自动确定权重系数技术,确定出地层对地裂缝灾害的影响为20.1%。结果表明地层条件对地裂缝灾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
董东林孙桂敏武强姜振泉隋旺华
关键词:地层条件地裂缝地质灾害GISAHP法
赵官矿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全面收集评估区以往地质资料并进行野外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赵官矿井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后,可能引发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程度。赵官矿井属新建中型矿山,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为二级,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孙文洁董东林焦建崔正筠
关键词: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环境
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能源保障。文章阐述了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对以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前多数煤矿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着的发展观念片面、发展规划不合理、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资金、技术存在瓶颈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以使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的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戚鹏董东林
关键词:煤矿区循环经济
水资源评价的可视化专业软件(Visual Modflow)与应用潜力被引量:128
1999年
(VisualModflow)作为当代国际上最盛行的水资源评价和矿井涌(突)水量预测的三维可视化标准专业软件系统包,由于它的系统化和可视化特点以及所拥有的强大模拟功能,被国际同行普遍认可。为了与世界科技界接轨,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和追踪世界科技前缘新动向,在我国迅速普及推广应用该软件意义重大。
武强董东林武钢刘金韬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涌水量矿井涌水
析临汾地裂缝之地质成因被引量:14
2002年
详细描述了 5个地裂缝区的展布特征 ,分析了临汾市的构造环境 ,并与地裂缝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水平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临汾市地裂缝灾害的成因不尽相同 ,新构造活动与地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关系非常密切 ;NNE向的地裂缝是基底断裂右旋扭动作用的产物 ,龙祠地裂缝是基底断裂伸展作用的产物 ;构造活动是诱发和控制地裂缝形成和发展的第一大因子 .
董东林武强姜振泉隋旺华魏学勇张开军
关键词:地裂缝灾害力学性质构造环境
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模拟箱及控制机构;所述模拟箱,用于承载试验主体,所述模拟箱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模拟箱上与所述观察窗相对一侧,用于控制所述试验主体。...
孙文洁武强董东林林刚曾一凡刘守强杨恒
文献传递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潜力初探被引量:2
1998年
在许多水文地质问题中,多因素且非线性的影响常使传统的集中参数随机模型或分布参数确定性数值模型的方法难以对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与预测。本文从几个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入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度自组织、自适应与自学习能力和分类计算能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系统的BP网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人为的主观臆断性,其训练识别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效果令人满意,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强董东林孙玉珍孙桂敏孙桂敏潘国营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水文地质学
基于PSO-XGBoost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识模型
2023年
矿井突水是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快速分析突水成因和准确判别突水水源是矿井突水灾害治理的关键步骤。为有效防治矿井突水灾害,准确快速地判识矿井突水水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结合极限梯度提升回归树(XGBoost)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模型(PSO-XGBoost),通过高效的参数全局搜索模式进一步提高突水水源识别效率与精度,并将该模型成功应用于辽宁抚顺煤田老虎台矿区以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基于老虎台矿40组水样光谱数据,首先利用多元散射校正、平滑去噪、标准化及主成分分析对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依据分层随机抽样按照7∶3比例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划分。其次,初始化粒子个体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利用PSO对XGBoost算法的learning_rate、n_estimatiors、max_depth等7项参数进行迭代寻优,构建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分类识别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模型的优越性,选取平均判识准确率和对数损失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比PSO-XGBoost模型与PSO-SVM、PSO-RF模型的分类识别结果,同时通过100次重复交叉验证评价各模型的泛化能力。对比结果表明,XGBoost、PSO-SVM、PSO-RF和PSO-XGBoost模型对测试集数据的平均判识准确率分别为87.76%、87.56%、91.67%和91.67%。对于重复交叉验证,XGBoost、PSO-SVM、PSO-RF和PSO-XGBoost模型的平均准确度分别为87.76%、87.56%、90.63%和93.18%,相应的对数损失平均值分别为0.5453、0.5460、0.5623和0.4534。综合分析评价指标结果得出,PSO-XGBoost模型在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面具有更高的判别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董东林张陇强张恩雨傅培祺陈宇祺林新栋李慧哲
关键词:矿井突水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优化
临汾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及其与地裂缝灾害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临汾市区是继西安、大同等地区之后又一地裂缝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已经严重影响着临汾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经研究表明 ,地下水超采为影响该区地裂缝灾害的第二大因子 ,它是通过地面沉降来促使地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区地面沉降进行数值模拟 ,总结出了地面沉降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 ,地裂缝灾害的易出现部位为沉降梯度陡变带 ,即沉降梯度最大处。
董东林武强钱增江孙桂敏姜振泉隋旺华陈佩佩田宝霖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数值模拟地下水超采
临汾市地裂缝灾害模拟与灾情预报的GIS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山西临汾市地裂缝灾害受控于多种因子.在详尽分析了诸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渗流场、地层条件和地貌环境等各个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它们各自的专题层;然后利用先进的AHP方法确定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处理操作功能,构建出地裂缝灾害模拟评价的多元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裂缝灾害的灾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武强董东林武雄姜振泉隋旺华钱增江傅耀军徐建芳张伟
关键词:地裂缝灾害多源地学信息GIS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