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红友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脏
  • 4篇动脉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治疗
  • 2篇动脉瘤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内膜
  • 2篇心内膜炎
  • 2篇心脏瓣膜
  • 2篇置换术
  • 2篇主动脉
  • 2篇内膜
  • 2篇夹层
  • 2篇梗死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心内膜...
  • 1篇蛋白
  • 1篇刀刺伤
  • 1篇低温体外循环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克孜勒苏柯尔...

作者

  • 13篇范红友
  • 8篇沈振亚
  • 7篇华菲
  • 6篇叶文学
  • 4篇黄浩岳
  • 3篇余云生
  • 3篇陈柯
  • 2篇冀振春
  • 2篇陈一欢
  • 1篇陕宇璇
  • 1篇李智
  • 1篇周玲
  • 1篇崔健
  • 1篇卜丽芬
  • 1篇徐彩华
  • 1篇赵云峰
  • 1篇张校铭
  • 1篇杨苾雯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的外科治疗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CBAV)的临床分型、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CBAV患者68例,其中伴感染性心内膜炎(IE)16例(22.9%),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或夹层病变10例(14.7%)。所有患者均手术置换人工机械或生物瓣膜,其中16例清除心内赘生物,同期行二尖瓣置换19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7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结论我国广大临床医师对CBAV病因、分型及病理等方面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CBAV并发的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病变的处理指征需积极对待,其手术的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的随访。
华菲沈振亚黄浩岳范红友
关键词:二叶式主动脉瓣动脉瘤外科治疗
73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总结73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心脏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治疗的73例心脏肿瘤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术中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位置及占比、术后肿瘤病理和预后。结果 患者中30例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占比41.1%;合并栓塞史18例,占比24.7%;有2例表现为发热或全身症状,占比0.03%;8例合并心律失常,占比11.0%;无临床症状表现者15例,占比20.5%。本组患者黏液瘤63例(86.3%),非黏液瘤性良性肿瘤8例(11.0%),恶性肿瘤2例(2.7%);来源于左心房者最多见,位于左心房者53例,右心房4例,左心室4例,右室流出道1例,左右心房2例,左房左室1例,累及二尖瓣4例,累及三尖瓣1例,位于肺静脉1例,位于下腔静脉1例,位于心包腔1例。全组患者有1例围手术期死亡,余患者无手术相关死亡。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34个月,失访1例,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患者无复发,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3个月、6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坦余云生黄浩岳叶文学华菲陈一欢范红友冀振春
关键词:心脏肿瘤黏液瘤外科治疗
旁分泌机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梗后心功能的影响,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干细胞在缺血缺氧作用下分泌的细胞因子,探索旁分泌机制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方法:取8周龄SD大鼠的胫骨及股骨无菌条件下分...
范红友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心肌梗死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及总结成功构建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方法 优化建模操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利多卡因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手段评估模型.结果 模型组成功率达83%;术后20minⅡ导联心电图ST段明显上抬约0.2mV,提示结扎成功及心梗模型初步建立;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显示模型组大鼠心室短轴缩窄率显著下降(P<0.01),射血分数显著下降(P<0.05),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甚至碎裂,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大量坏死.结论 该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构建过程科学严谨,造模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崔健沈振亚范红友陕宇璇
关键词:心肌梗死
在异种心脏移植中抑制NF-κB信号通路对心肌凋亡的影响
叶文学华菲范红友徐彩华史令炘沈振亚
新疆克州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克州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和发病特征。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收治的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与住院及手术相关,分为医院相关性VTE(HA VTE)和社区相关性VTE(CA VTE)。调查患者的VTE危险因素,分析不同部位类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或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1例VTE患者,其中CA VTE 63例,HA VTE 18例,前者是后者的3.5倍。CA VTE的危险因素以肥胖(28.57%)、创伤或骨折(19.05%)、卧床(17.46%)为主,尚有15.87%的病例未能明确危险因素。HA VTE的危险因素以外科手术(66.67%)为主,其中又以骨科(6例)、妇产科手术(2例)最为常见。左下肢、右下肢、双侧下肢DVT的构成比分别为62.96%、34.57%、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PTE的概率,双侧下肢DVT为100%,右下肢为32.14%,左下肢为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州地区CA VTE较HA VTE常见,前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创伤或骨折、卧床,后者为外科手术,并以骨科、妇产科手术最为常见。
彭波卡德尔江·木沙刘娜于长辉喻天启范红友范红友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
人工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30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单独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期情况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具有心功能改善明显,安全可靠等优点。
范红友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华菲张校铭赵云峰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
心脏刀刺伤的治疗(附7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心脏刀刺伤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致命性创伤,由于伤情急骤,发展快,患者常因大出血或(和)急性心包填塞死亡,死亡率高达60%以上。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及急救制度的完善,使院前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心脏刀刺伤的救治成功率。现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7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脏刀刺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范红友沈振亚叶文学黄浩岳陈柯
关键词:心脏刀刺伤急性心包填塞救治成功率死亡率
1例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诱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订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案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开拓临床切入点。方法回顾临床药师依据药物诱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相关案例结合患者具体体征,参与1例因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结果临床药师分析该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参照相关文献及患者实际,参与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依据患者诊断,参照相关案例报道并结合患者实际,制定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亦可成为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
党翔吉范红友周玲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个体化用药
心脏起搏器源性心内感染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PPM)相关心内膜炎及其感染的手术指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6例经外科手术干预的PPM相关性心内膜炎患者,手术均完整撤除所有电极导线和起搏装置,去除心内所有赘生物及血栓。术后根据血培养和赘生物培养结果连续足量应用抗生素4-11周。11例再次置入所需类型的永久起搏器。结果近期2例患者死亡,远期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均为难以控制的感染。结论外科手术干预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降低PPM相关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死亡率。
华菲沈振亚余云生范红友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感染性心内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