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迎迎
-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徐光启的双重文化身份
- 2011年
- 明朝后期,耶稣会士给古老的中国大地送来了"西学"和"天学",使得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儒生有了独特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则显示出士大夫身上固有的文化传统,使得儒耶文化相遇时有了相互融合、吸纳的可能性。
- 苟迎迎
- 关键词:士大夫天主教
- 从该隐杀弟看上帝的父性
- 2012年
- 在《圣经》中,上帝"严父"的父性特质贯穿整个犹太人的历史,但是在该隐杀弟这一事件中,上帝对该隐的父性却显示出独特的一面,即在"严父"的父性之外,还蕴含着几分"慈母"的母性。这种极具阶段性特征的父性,有其特定的形成原因。
- 苟迎迎
- 关键词:《圣经》该隐上帝
- 扫罗与撒母耳冲突原因初探——对《撒母耳记》的多视角解读
- 2012年
- 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撒母耳是犹太人历史上最后一位士师,两者处于从士师时代到王国时代过渡的特殊时期。因而,作为"上帝"权能代表的先知撒母耳和世俗王权代表的扫罗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冲突的产生有撒母耳个人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与历史政治大环境对王权的呼唤和王国建立初期的政教冲突有关。
- 苟迎迎
- 关键词:撒母耳
- 浅析高校文学类课程的应用型转向
- 2016年
- 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已经由原本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并且高校、人才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文学类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增强文学类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高校必须将极富传统且历史性极强的文学类课程进行调整,向应用型、实用型转变。
- 苟迎迎廉晓娅
- 关键词:高校文学类课程
-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原理
- 2015年
- 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大大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已明显不同于注重事实考据的影响研究。它强调对没有直接联系的作家作品进行"类同"和"对比",寻求可比性的存在。因此可比性原理的界定不应单从外延对其做过多的限制,而应由可比性本身出发对其内涵做出原则性解释。即平行研究的相对性、异质性、"异"和"同"的关系这三个基本原则。
- 苟迎迎
- 关键词:比较文学
- 从《白痴》中的梅希金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督精神
- 2012年
- 长篇小说《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要的代表作,宗教思想浓厚。在作者塑造的形形色色人物形象中,基督徒人物形象梅希金公爵尤以其耶稣式的受难和拯救行为而熠熠夺目。从梅希金身上,我们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恪守的那种对抗理性、疗救人性的基督精神。
- 苟迎迎
- 关键词:基督救赎
- 归去来——摩西率众出埃及的原因及其合理性问题
- 2012年
- 摩西是古希伯来民族的伟大领袖,他率领族人逃离了埃及法老残暴的魔掌,回到了上帝应允给他们的迦南之地。摩西以其离奇的身世谱写了一曲出埃及的悲壮史诗。然而,摩西率众出埃及实是源于不同民族间的利益之争,也代表了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此外,摩西率众出埃及极有可能是出于个别人的意志,而非以色列民众的共同意愿,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 张艳苟迎迎
- 关键词:利益之争
- 析莎剧中的“女扮男装”母题——以《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众多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中,敢于"女扮男装"的女性无疑是令人叹服的独特风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选择着"男装"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传统与现实的无奈之举;二是心理层面上的"男性化"抗议之举。这些"女扮男装"的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某种程度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苟迎迎
- 关键词:莎士比亚女性形象女扮男装
-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圣母”形象研究的反思被引量:1
- 2014年
- 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博采和、汉、洋文化营养熔于一炉。各种西方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尤其是对基督教以及《圣经》文本的独特理解,造就了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基督教主题,即"切支丹物"。而作为芥川"切支丹物"重要题材的"圣母"形象更是浓缩地反映了芥川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过程。目前,国内对芥川"圣母"形象的研究流于宏观和表象,因此,对有关研究进行反思十分必要。
- 苟迎迎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圣母形象
- 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物”集中体现了芥川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过程,而作为芥川“切支丹物”重要题材的“圣母”形象更是浓缩地反映了这一过程。这些“圣母”形象随着芥川龙之介对基督教、西方文化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笔...
- 苟迎迎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基督教文化创作题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