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英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肠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2篇术后
  • 2篇速康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胃间
  • 2篇胃间质瘤
  • 2篇胃切除
  • 2篇胃切除术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机构

  • 13篇德州市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苏英锋
  • 5篇薛建
  • 4篇马宝庆
  • 3篇刘新民
  • 2篇张涛
  • 2篇丁印鲁
  • 2篇王峰
  • 2篇纪志鹏
  • 2篇张杰
  • 2篇周勇
  • 1篇刘冠东
  • 1篇张越平
  • 1篇肖泉
  • 1篇王俊玲
  • 1篇强玲
  • 1篇李全辉
  • 1篇王琦三
  • 1篇魏鹏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2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与免疫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Hb、Alb水平较术前1 d高,且观察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AO、内毒素水平较术前1 d高,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TNF-α水平较术前1 d高,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益生菌于结肠癌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营养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且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罗殿喜苏英锋薛建胡延鹏朱兴业
关键词:结直肠癌益生菌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1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1例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其中2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行横结肠切除8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61例,行乙状结肠切除26例,Dixon术15例;行分期手术13例;3例行一期造瘘、二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因肿瘤无法切除而行单纯造瘘术9例。本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153例肠梗阻得到缓解。术后发生切口感染9例,吻合口漏8例,肺部感染2例,输尿管损伤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9个月~5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90.1%(136/151),3年生存率为51.7%(78/151),5年生存率为40.4%(61/151)。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确诊后应及早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尽量争取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
苏英锋马宝庆刘新民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大肠癌外科手术
Smo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肝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Smo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结肠组织中Smo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结肠癌组织(34.6%vs 66.7%,P<0.05),高T分期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T分期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mo蛋白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o蛋白阴性表达组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时间显著迟于阳性表达组([48.73±8.02)月vs(27.98±6.86)月,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Smo蛋白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mo蛋白表达情况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因子。
纪志鹏王琦三丁印鲁周勇李全辉苏英锋强玲
关键词:结肠肿瘤肝转移基因表达
免疫微生态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手术成为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自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恢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肠道免疫微生态营养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基础上加用免疫微生态营养制剂,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机体免疫状态、患者的预后,探讨免疫微生态制剂是否可以成为结直肠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一种新的处理手段,从而推动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应用.
苏英锋薛建罗殿喜肖泉张越平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结直肠癌
肠切除术后腹泻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1
2001年
张涛张杰苏英锋刘新民
关键词:肠切除术后腹泻
脑胶质瘤相关基因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相关基因1(GL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GLi-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79.2%vs30.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期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组(P<0.05);GLi-1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分化程度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1阳性表达组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组(20.46±6.32月vs 48.22±10.03月,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GLi-1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苏英锋纪志鹏周勇丁印鲁
关键词:结肠肿瘤肝转移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发生肿瘤破裂、1例切口感染。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未发生明显胃出血、吻合口狭窄、胃瘫及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其中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21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15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50~192 min,平均(85.3±53.6)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80.6±42.3)ml;术后住院7~15 d,平均(9.1±4.7)d。肿瘤直径2.0~6.3 cm,平均(3.6±2.9)cm,切缘均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提示:CD117阳性41例,CD34阳性36例,DOG-1阳性42例。Fletcher风险分级:极低复发危险25例,低度复发危险13例,中度复发危险4例,高度复发危险1例。术后随访10~49个月,1例复发,余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及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基础上,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
马宝庆薛建苏英锋
关键词:胃间质瘤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透明细胞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15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肝癌(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iver,PCC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7-01/2007-03手术治疗的15例PCC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CCL患者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60%和60%.肿瘤大小是PCCCL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分化是PCC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CCCL为肝细胞肝癌的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PCCCL最佳治疗手段,与文献报道相比,预后好于其他病理类型的HCC.
苏英锋马宝庆魏鹏
关键词:肝脏透明细胞癌预后
双重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胃癌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胃双重超声造影与增强CT技术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术前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65例,所有纳入患者均于术前行胃双重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选取胃病变组织和周边正常胃壁组织为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强度曲线来评价病变区的微循环灌注特征,并与增强CT对照研究,分别对胃癌浸润胃壁深度(T分期)进行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胃癌的微循环灌注特征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双重超声造影对胃癌的判断准确率为89.2%(58/65);胃增强CT扫描胃癌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75.4%(49/65)。胃癌病变组织的增强强度值(EI)大于周围正常胃壁组织,与浸润深度成正相关,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的判断上较胃增强CT更准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可同时获得病灶解剖结构和微循环灌注信息,对胃癌局部浸润深度的判断与病理一致性较高;在胃癌浸润程度的量化分析方面优于增强CT,可作为评估胃癌术前分期和微循环灌注的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有效、可推广应用的检查方法。
王俊玲王晓非苏英锋王峰
关键词:微循环胃癌
脾破裂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治疗体会及意义
2005年
张涛张杰刘冠东苏英锋王峰
关键词:脾破裂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止血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