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VEG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i,Re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发挥抗肿瘤活性,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培养的PC-3细胞分为四组:试验组(浓度分别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对照组(0μmol/L),用MTT法测定Res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四组中VEGF—C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Res对PC-3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μmol/LRes组VEGF—C/GAPD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μmol/L及40μmol/LRes组VEGF—C/GAPDH值分别为0.315±0.041、0.223±0.052,两组中上述两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Res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Res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VEGF—C的表达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乔振奎徐万海王晓民苏宇
- 关键词:白藜芦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癌
- 肾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和扩增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体外诱导和扩增肾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肾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树突状细胞,用rhGM-CSF和rhIL-4刺激活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从肾癌患者外周血中成功诱导树突状细胞,镜下观察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成特征。结论从肾癌患者外周血中可诱导和扩增树突状细胞,为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在肾癌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 黄孙卉王晓民王新玲张月桂苏宇王科亮徐万海肖敏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肾癌
- 膀胱尿路上皮癌并发前列腺腺癌1例被引量:2
- 2010年
- 苏宇王晓民杨德君隋玉东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前列腺腺癌无痛性肉眼血尿并发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
-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安全性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并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及疗效,旨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72例患者选择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另外177例患者选择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尿失禁、膀胱痉挛、出血)的发病率。随访3个月,重新评估IPSS、QOL、Qmax指标并比较疗效。结果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显著降低(P〈0.05),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组:(2.4±0.5)d;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5.7±0.6)d,P〈0.05].明显减少,术中切除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组:5/172(2.9%);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19/177(10.7%),P〈0.01]显著下降。3个月后,两组术后PVR、IPSS、QOL以及Qmax较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临床前列腺增生症具有重要意义。
- 彭锂许涛苏宇李建章李庆徐万海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肾动脉栓塞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引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肾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以"突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均合并房颤或其余部位动脉血栓病史。患者均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诊断,2例诊为"肾绞痛",1例考虑为"主动脉夹层"。结果3例患者均通过腹部CT血管造影做出确定诊断,2例患者为局限性肾段梗死,行抗凝治疗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为肾动脉主干梗塞,且时间超过24 h,不适宜行介入治疗,最终行肾脏切除术。结论 CT血管造影可作为肾动脉栓塞确诊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肾动脉栓塞患者肾脏功能的关键。
- 苏宇王晓民徐万海王科亮
- 关键词:肾动脉栓塞CT血管造影急腹症
-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VEGF-C/VEGFR-3在阴茎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18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C和VEGFR-3蛋白在阴茎鳞癌中的阳性率(61.5%,53.8%)均显著高于正常阴茎鳞状上皮。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41,P=0.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VEGFR-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阴茎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之间VEGF-C及VEGFR-3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45,P=0.042)。结论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科亮王晓民张春红徐万海苏宇
- 关键词:阴茎鳞癌淋巴结转移VEGF-CVEGFR-3
- 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后出血致休克的救治体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切除术(TUPKVP)术后出血性休克的救治与预防。方法对TUPKVP患者术后继发出血导致休克的5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因综合分析,按不同情况,采取保守治疗、窥镜下止血和开放手术止血。结果5例行TUPKVP术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抗休克治疗同时控制出血病灶,休克状态得以纠正。结论TUPKVP的止血效果较好,但术后出血仍是TUPKVP主要并发症。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止血确切,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是预防TUPKVP术后出血的关键。
- 徐万海高琳苏宇王科亮李庆刘岩李建章王晓民
- 关键词:出血休克前列腺增生
- 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在肾肿瘤表达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肾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44v6与肾癌分期、分级及5年生存率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在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结论突变型p53基因与肾癌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关,与肾癌恶性程度无关。CD44v6在肾癌发病浸润生长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突变型p53和CD44v6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评价肾肿瘤临床行为的指标。
- 徐万海王晓民李际桐高琳王科亮苏宇刘岩李庆李建章
- 关键词:肾肿瘤突变型P53CD44V6
- 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对34例肾盂肿瘤患者及9例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了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结果 5例患者在处理下半部输尿管时因剥脱失败而需切口辅助手术,其余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体表仅存有一约5 cm手术切口及两个穿刺孔。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150 mL。平均住院时间7.8 d,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3例,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6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4例。平均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浅表性上尿路肿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苏宇王晓民高琳徐万海王科亮
- 关键词:腹腔镜等离子电切镜上尿路肿瘤
- 肾细胞癌靶向治疗的临床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肾细胞癌是世界第十四大肿瘤,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在首次就诊时肾细胞癌已发展至中、高级阶段且部分已伴有肿瘤转移。调查显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0%,但肾细胞癌对放射性及全身化疗不敏感,多年来一直使用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治疗,但数据证实仅有约10%~20%患者获益,且副作用巨大,多数患者无法承受其副反应而放弃进一步治疗。随着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肾细胞癌治疗的有效率已大幅提高。
- 韩沛林徐万海苏宇王晓民
- 关键词:肾细胞癌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