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向上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在婴儿股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行婴儿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患儿40例,年龄3d~12个月,体质量2.1~8.9kg。随机分为两组,解剖标志定位组(A组,n=20)根据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超声引导组(U组,n=20)在超声引导下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成功置管17例,U组全部成功置管。与A组比较,U组穿刺时间较短(P<0.05),且首次穿刺成功率也高于A组(P<0.05)。A组2例误穿股动脉,3例穿刺部位血肿;而U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用于婴儿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可避免多次穿刺且并发症少。
- 苏向上蒋俊丹
- 关键词:超声检查股静脉婴儿
- 肛肠手术患者不同浓度氯普鲁卡因骶管阻滞效应的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氯普鲁卡因具有毒性小、起效快、时效短、代谢快等特点,对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有一定的分离作用,适合用于门诊及短小手术的局部麻醉。肛肠手术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氯普鲁卡因骶管阻滞适合于肛肠手术,但其用于骶管阻滞的适宜浓度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氯普鲁卡因用于肛肠手术患者骶管阻滞的效应,探讨其适宜浓度。
- 朱旭苏保义白莲琴苏向上
-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肛肠手术骶管阻滞运动神经短小手术
-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组和RD两组,各34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手术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R组注射0.4%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RD组采用0.4%罗哌卡因+0.5 ug/k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20 ml实施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切皮(T_1)、手术开始30 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相关指标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_1时RD组HR较R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其余时间HR及各时间点MAP、R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R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R组明显缩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RD组切皮时VAS评分较R组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R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R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效果较好,术后镇痛效果较为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向上朱旭
- 关键词:罗哌卡因
- 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麻醉施以全麻,观察组则施以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炎性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观察组安静时及运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施以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麻醉效果较单用全麻好,患者术后不会出现较严重的炎症反应,且镇痛效果理想,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身体机能更好更快地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 苏向上朱旭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麻胸椎旁阻滞术后镇痛炎性反应
-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小儿骶管麻醉的比较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62例在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儿(3~8岁),随机、双盲均分为氯普鲁卡因组(研究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31例。清醒或吸入七氟醚诱导后行骶管穿刺(垂直穿刺法),分别一次性注入1.5%氯普鲁卡因或0.8%利多卡因1ml/kg。观察记录HR、BP、RR、SpO2和阻滞作用。结果研究组起效[(1.52±0.71)min]、疼痛消失[(4.07土0.82)min]、麻醉平面固定[(6.50土0.71)mi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95±0.97)、(5.93±1.57)、(8.59±1.68)min](P〈0.01)。麻醉持续时间,研究组(78.52±5.71)min,对照组(81.38±6.68)min。两组最高感觉阻滞神经节段相当。用药后HR、BP、RR和SpO2变化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5%氯普鲁卡因骶管阻滞用于3~8岁小儿较0.8%利多卡因起效、疼痛消失及麻醉平面固定快。呼吸与循环功能基本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 朱旭苏保义黄海娟张武华苏向上
-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