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胥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胰腺
  • 6篇血管
  • 6篇胰腺癌
  • 6篇肿瘤
  • 6篇腺癌
  • 5篇血管生成
  • 5篇胰腺炎
  • 5篇胰腺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腺炎
  • 5篇腺肿瘤
  • 4篇肠内
  • 4篇肠内营养
  • 3篇胆管
  • 3篇星状细胞
  • 3篇胰腺星状细胞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受体
  • 3篇内镜

机构

  • 16篇无锡市第二人...
  • 1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胥明
  • 14篇龚镭
  • 8篇王兴鹏
  • 7篇蒋海飚
  • 7篇唐学军
  • 6篇吴恺
  • 4篇王兴鹏
  • 3篇陆颖影
  • 3篇彭晓斌
  • 3篇谈春晓
  • 3篇靖大道
  • 3篇孙雄
  • 1篇李宁
  • 1篇陈卫昌
  • 1篇戴途
  • 1篇朱家沂
  • 1篇马晶晶
  • 1篇黎介寿
  • 1篇吴晓曦
  • 1篇朱维铭

传媒

  • 6篇胰腺病学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胰腺炎外周血IL-6、IL-8、TNF-α的变化及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66例AP患者外周血IL-6、IL-8、TNF-α的变化及按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 AP患者中IL-6、IL-8、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IL-6、IL-8、TNF-α和APACHEⅡ评分能够作为评价AP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龚镭胥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外周血
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30例临床分析,探讨影响SAP预后及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SAP并发MOF30例的病因依次为胆系疾病、高脂血症和酗酒,MOF常见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等,发病模式以迟发双向型为主。其中采用ICU监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肠道去污等综合治疗为基础,28例进行早期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并行十二脂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或鼻胆管引流术术5例,实施血滤4例,外科干预2例。结果:SAP并发MOF30例中死亡3例(10.0%),主要死因为ARDS、严重感染等。结论:SAP并发MOF应采取ICU监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其中早期肠内营养有可能减少全身感染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存率。
唐学军龚镭胥明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肠内营养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胰腺星状细胞体外促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原代培养人胰腺星状细胞(简称 PSC),体外观测其分泌 VEGF,bFGF 及 IL-8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探讨 PDGF 及其单抗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 RT-PCR,Western blot 和 E...
胥明王兴鹏蒋海飚吴凯
文献传递
棕榈酸对雨蛙肽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高三酰甘油血症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血浆中增多的游离脂肪酸(FFA)可损伤多种细胞,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在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饮食中的主要FFA棕榈酸对雨蛙肽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雨蛙肽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nmol/L的雨蛙肽.雨蛙肽+棕榈酸组加入相同剂量的雨蛙肽和终浓度为1 mmol/L的棕榈酸,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培养3h后提取细胞总RNA,应用含15000余条大鼠基因的大鼠Affymetrix 230A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雨蛙肽+棕榈酸组较雨蛙肽组出现30条上调基因和15条下调基因,其功能涉及细胞信号转导、转录、脂质代谢、蛋白修饰等不同层次。结论:棕榈酸可能通过影响大鼠炎症胰腺腺泡细胞多种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而加重其损伤。
马晶晶王兴鹏杨佳芳黄晓曦吴恺蒋海飚胥明
关键词:胰腺腺泡细胞棕榈酸雨蛙肽
Galectin-3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浸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Galectin-3(GAL-3)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浸润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人胰腺星状细胞(PSC),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SC和SW1990细胞GAL-3的表达。四唑氮蓝还原法(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培养液对SW1990细胞和PSC的增殖的影响。体外侵袭试剂盒检测PSC上清液和GAL-3抗体对SW1990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SW1990细胞表达GAL-3,PSC培养上清能增强其GAL-3的表达。SW1990上清液通过GAL-3促进PSC增殖,不同的培养上清液影响PSC细胞的S期比例。PSC培养上清促进SW1990细胞的增殖和浸润,加入GAL-3单抗后,这种促进作用被部分抑制,不同的培养上清液影响SW1990细胞的S期和G2+M期的比例。结论GAL-3参与SW1990的增殖和浸润。
蒋海飚胥明王兴鹏
关键词:胰腺肿瘤星形细胞GALECTIN-3体外研究
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对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对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的影响,探讨其对胰腺癌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吲哚美辛对BxPC3细胞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应用小管形成实验研究吲哚美辛对ECV304细胞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建立裸鼠胰腺癌BxPC3细胞种植瘤模型,应用吲哚美辛给荷瘤裸鼠灌胃(3mg.kg-1.d-1体重,共4周),观察其对种植瘤生长曲线、瘤重及种植瘤组织VEGF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小管形成实验中,吲哚美辛组ECV304细胞数较少,细胞排列差,偶可见条索状细胞链,中空闭合管状结构缺如。(2)吲哚美辛呈剂量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VEGFmRNA表达。(3)应用吲哚美辛给荷瘤裸鼠灌胃4周后,平均瘤重(0.495±0.31)g,显著小于对照组瘤重(1.57±1.06)g,抑瘤率为67%。吲哚美辛显著下调种植瘤VEGFmRNA表达。(4)对照组MVD为5.98±1.27,吲哚美辛组为2.02±0.2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可下调VEGFmRNA的表达,抑制胰腺癌体内、体外血管的生成,抑制裸鼠种植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这可能是其抑制胰腺癌裸鼠种植瘤生长的重要原因。
陆颖影靖大道胥明王兴鹏吴恺
关键词:胰腺肿瘤环氧化酶2抑制剂
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GST-π、TopoisomeraseⅡ-α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蛋白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鼠抗人TopoisomeraseⅡ -α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GST -π抗体对 6 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大小、部位及类型无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2 .GST -π在癌灶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不同 ,在肿瘤组织中低分化组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则低表达 ,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TopoisomeraseⅡ -α在高分化组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 (P <0 .0 0 1)。结论  1.GST -π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及临床分期有关 ,可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2 .Topoi someraseⅡ -α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
胥明龚镭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组化GST-Π动物实验
诊断与治疗性ERCP术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诊断性逆行胰胆管造影与鼻胆管引流、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等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情况。方法  134例ERCP操作组分为 7组 :诊断性ERCP分为胆胰双管显影 (ERCP)组、单纯胆管显影 (ERC)组与单纯胰管显影 (ERP)组 ,治疗性ERCP分为ERCP +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取石组、ERC +EST取石组、ERCP +鼻胆管引流 (ENRD)组及ERC +ENBD组 ,观察各组术后并发症胰腺炎的情况。结果 术后 3h、2 4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 11.1%及 5 .2 % ,并发急性胰腺炎发生率 3.7% ,各组之间ERP组胰腺炎发生率最高。结论 在ERCP操作中 ,反复胰管显影是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EST。
金士毛胥明彭晓斌
关键词:ERCP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
胰管支架置入对ERCP术中非选择性胰管插入患者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普通人群的发生率在5%左右,高危患者的发生率可达30%-50%。虽然约90%的PEP属于轻型,但仍有约10%的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有效预防PEP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胰管支架置入术能否降低PEP的发生率、减轻PEP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孙雄龚镭胥明谈春晓
关键词:术后胰腺炎ERCP术胰管非选择性肝胆胰疾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埃罗替尼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埃罗替尼(erlotinib)对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对胰腺癌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 RT- PCR 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埃罗替...
陆颖影靖大道胥明吴恺王兴鹏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