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安

作品数:38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颅脑
  • 14篇颅脑损伤
  • 14篇脑损伤
  • 10篇颅内
  • 8篇重型
  • 8篇重型颅脑
  • 7篇重型颅脑损伤
  • 6篇血肿
  • 6篇高血压
  • 6篇出血
  • 5篇血压
  • 5篇手术
  • 5篇细胞
  • 5篇基底
  • 4篇蛋白
  • 4篇术后
  • 4篇内压
  • 4篇微创
  • 4篇疗效
  • 4篇脑血

机构

  • 3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作者

  • 38篇胡学安
  • 37篇李兵
  • 36篇胡世颉
  • 32篇费舟
  • 17篇张磊
  • 16篇王冰
  • 12篇曹宝萍
  • 11篇罗鹏
  • 10篇吕超
  • 9篇邹西峰
  • 7篇李亮
  • 7篇李侠
  • 6篇林伟
  • 6篇高大宽
  • 6篇闫志强
  • 4篇赵东升
  • 4篇韩福新
  • 3篇郑新瑞
  • 3篇李三中
  • 3篇刘伟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附28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单纯骨窗加压包扎,3例行局部穿刺后骨窗加压,2例行置管持续引流术,5例保守治疗(3例有效,另2例保守治疗后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结果治疗后28例积液均消失。出院后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病例。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李兵胡世颉高大宽胡学安王冰刘伟曹宝萍费舟
关键词: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乌司他丁200 000U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静推,2次/d,连续12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吡拉西坦,4 g/次,2次/d,连续12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 d的格拉斯哥(GC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对比2组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及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MSE评分及GO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UN、CR、ALT及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王冰李兵胡世颉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保护药乌司他丁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损伤严重度评分
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应用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间断腰穿鞘内药物注射,观察组行侧脑室联合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意识、颅内压、体温、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WBC计数的恢复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临床预后结果较对照组更佳。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能有效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同时缩短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冰胡世颉李兵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关键词:颅脑损伤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及其再次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研究立体定位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立体定位联合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组疗效,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吸收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血肿大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为2.5%(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5)。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血肿破入脑室、血肿〉40.0mL、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血肿形状不规则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OR〉1);其中凝血功能异常、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和血肿形状不规则是高危因素(OR〉2)。患者是否伴有冠心痛和立体定位联合微创手术是再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OR〈1)。[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立体定位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和神经功能缺失少等优点,为减少再出血应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注意高危因素,如凝血功能异常、出血部位和血肿形状等。
胡学安胡世颉吕超罗鹏张磊李兵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立体定位技术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切除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程度、改善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术中输血量和出血量较少,手术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胡世颉李兵闫志强胡学安李亮赵东升郑新瑞韩福新董必峰费舟
关键词:显微手术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2012年
背景: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研究的一种新种子细胞,而且可以为临床神经系统肿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目的:体外分离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磁珠筛选、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神经干细胞表型鉴定及生长增殖能力检测。方法:从SD胎鼠的上下颌突分离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培养液中加入磁珠包被的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抗体,进行磁珠筛选纯化。结果与结论:经磁珠筛选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为长梭形,漩涡状生长;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主要为间充质样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增殖活性高,处于未分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人自然杀伤细胞1、波形蛋白、S-100在细胞浆中呈阳性表达,而细胞角蛋白则为阴性;生长曲线显示呈"S"形,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6天进入平台期,其倍增时间TD=40.28h。提示体外分离经磁珠筛选纯化扩增的细胞证实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干细胞特征。
李兵费舟胡世颉林伟李侠胡学安王冰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神经嵴细胞表型
综合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89例临床分析
赵东升李兵费舟胡世颉胡学安韩福新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肯尼迪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检查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S-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7.38±1.74)分比(3.24±0.43)分](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35±0.88)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脑干及右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5个波(Ⅰ波、Ⅲ波、Ⅴ波、Ⅰ-Ⅲ波、Ⅲ-Ⅴ波)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癫痫发作。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对患者促醒有一定作用。
吕超费舟胡学安罗鹏张磊李三中胡世颉李兵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颅脑损伤植物状态促醒
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向树突状细胞(DCs)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基因重组大鼠GM-CSF和IL-3连续诱导17 d,在第19天加入基因重组大鼠TNF-α继续诱导,观察其形态、超微结构、表面标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IL-12分泌功能等,以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DC分化作为对照。结果:经过诱导的EMSC出现细长伪足和毛刺,变为半贴壁状态;扫描电镜显示长的细胞突起和许多毛刺;其表面标记与骨髓来源的DC相似;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实其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后的EMSC有分泌IL-12功能。结论:EMSC在体外经诱导可向DC分化。
胡世颉费舟李兵林伟李侠胡学安王冰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
表达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a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构建表达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a(MAGE-D4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 从胶质瘤细胞系中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得到MAGE-D4a基因全长片段,将其导入T载体进行测序,得到准确的序列后再导入腺病毒穿梭质粒中。将穿梭质粒和病毒骨架通过电穿孔导入细菌内进行重组,挑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后的质粒,用脂质体法将其在体外转染入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部包装。扩增收集重组腺病毒Ad-MAGE-D4a,RT-PCR方法检测其体外表达,并用倍比稀释感染法测定腺病毒的滴度。结果 MAGE-D4a基因被导入带有绿色荧光的腺病毒载体中,PCR 检测证实其在转染后的HEK293细胞中表达,病毒滴度为2×108 pfu/ml。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人MAGE-D4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进行基因表达。
胡世颉费舟李兵林伟李侠胡学安王冰韩林章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