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俊彪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前列腺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4篇细胞
  • 3篇单孔
  • 3篇失禁
  • 3篇手术
  • 3篇尿道
  • 3篇尿失禁
  • 3篇前列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后腹腔
  • 3篇后腹腔镜
  • 2篇单孔后腹腔镜
  • 2篇凋亡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压力性

机构

  • 21篇华市人民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1篇胡俊彪
  • 11篇朱永锋
  • 11篇徐挺
  • 9篇吴慧玲
  • 8篇杜小文
  • 4篇戴国平
  • 4篇张春霆
  • 2篇夏建洪
  • 2篇王皓羽
  • 2篇徐剑炜
  • 1篇孙思
  • 1篇陈浩浩
  • 1篇师帅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2
  • 3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股沟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腹股沟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接受腹股沟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接受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睾丸水肿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但住院时间比实验组长;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未出现睾丸水肿情况,术后1年未出现复发情况(P<0.05)。结论:腹股沟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水肿及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使用。
徐挺胡俊彪舒耀民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镜结扎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肌样细胞藻酸钙复合凝胶在压力性尿失禁大鼠尿道周围的成肌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藻酸钙复合凝胶与经5-氮杂胞苷诱导的肌样细胞藻酸钙复合凝胶在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大鼠尿道周围的成肌效应。方法SD大鼠BMSC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用5-氮杂胞苷诱导生成肌样细胞;2%藻酸钠与1%氯化钙溶液以5:1体积比配制藻酸钙凝胶,分别与BMSC和肌样细胞复合用于微量注射。72只6周龄雌性SD大鼠建立SUI模型后分为BMSC凝胶组、肌样细胞凝胶组、单纯凝胶组和空白对照4组,每组再分为3小组,于膀胱颈尿道移行部黏膜下肌层注射相应的复合凝胶。4周、8周时取各组大鼠尿道横截面进行HE染色、荧光示踪照相以及结蛋白、α-横纹肌动蛋白(α-SMA)染色检查。结果获得的BMSC第3代细胞表面细胞因子抗体CD,。阳性率为89.4%、CD,。为3.3%、CD45为2.5%、CD。为46.0%,荧光示踪照相见第3代培养细胞表达强绿色荧光。BMSC凝胶组和肌样细胞凝胶组4周、8周时,凝胶边缘血管长入并逐渐增多,荧光示踪BMSC聚集于新生血管周围,肌样细胞呈长梭形样生长,结蛋白、α—SMA明显阳性表达。结论BMSC、肌样细胞藻酸钙复合凝胶在大鼠SUI实验模型的微环境中具有向肌细胞分化的潜力。BMSC直接体内微环境诱导分化与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形成肌样细胞后植人体内微环境继续分化,短期结果无明显差异。
杜小文吴慧玲朱永锋胡俊彪金范吕蕊萍徐剑炜孙思王皓羽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肌样细胞藻酸钙凝胶
尿道电切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在腺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尿道电切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在腺性膀胱炎(CG)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90例CG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尿道电切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与对照组(尿道电切手术治疗),随访治疗后的疗效,复发率以及癌变率;比较两组的症状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每天排尿次数以及排尿时的VAS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排尿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G病人的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道电切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CG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徐挺胡俊彪朱永锋舒耀民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腺病毒介导的PDCD4基因过表达促进肾癌BTG1蛋白的表达和786-O细胞的凋亡
2016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对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的影响及肾脏注射后对肾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构建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培养786-O细胞株,转染腺病毒体外干预,观察细胞的死亡情况;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两组均在前肢腋部皮下注射786-O细胞株构建肾癌模型,造模14 d后,对照组瘤中注射0.1 ml D-Hanks,移植组则注射含1×10^(11)vp/m L的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的D-Hanks 0.1 ml。结果体外观察转染病毒后,786-O细胞的生长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体内注射病毒后,可以观察到肾脏中抑癌基因PDCD4的上调和BTG1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注射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徐挺胡俊彪戴国平吴慧玲杜小文
关键词:肾癌PDCD4腺病毒
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1次碎石成功27例(90.0%),手术时间平均(40.4±1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4±9.6)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1.2)d;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术后无脓毒血症、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例失败者中1例输尿管严重扭曲伴狭窄,改开放手术;另2例因结石过大,部分较大碎石回漂至肾盂,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周后复查血肌酐50—158μmol/L,1个月后随访结石排净率100%。结论经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胡俊彪
关键词:输尿管镜检查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全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60例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统计术后1个月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根据是否出现下尿路症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并分析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影响因素。36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下尿路症状40例,发生率为11.11%;两组的病程、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评分、术前最大尿流率、术前残余尿量、术后尿路感染、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6.35、8.79、17.92、34.84、11.45;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IPSS评分、术后尿路感染、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是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危险因素(OR=6.964、3.442、1.944、4.836、4.225、4.894),术前最大尿流率是其保护因素(OR=0.043)。提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术后下尿路症状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徐挺胡俊彪朱永锋吴慧玲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症状影响因素
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附5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4月为8例肾盂结石,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
徐挺胡俊彪朱永锋吴慧玲戴国平舒耀民杜小文
文献传递
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行为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多种,但仍在探索优化中。目的:探索通过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支配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的盆底神经肌友,建立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6周龄SD雌性大鼠18只,体质量(199.44±8.41)g。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对模型组大鼠作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截断,假手术组分离暴露上述神经但不作截断,正常组大鼠不作特殊处理。术后2周测定3组大鼠的漏尿点压力。压力测定后取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的膀胱颈尿道交界部的横截面作组织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1只大鼠于术后1周死亡。余大鼠皆存活并顺利测定漏尿点压力。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下降约33%(P<0.05),而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平均漏尿点压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尿道横纹肌排列疏松,而肌纤维也出现一定的萎缩。提示截断双侧阴部神经及盆底神经肌支可建立较为稳定的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
王皓羽杜小文徐剑炜朱永锋吴慧玲胡俊彪金范吕蕊萍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阴部神经
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株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株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我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的120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测定ESBLs。结果 120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菌株39株,阳性率高达32.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50%。产ESBLs菌株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我院尿路感染中段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对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胡俊彪
关键词: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Eg5通过c-Myc/SP1/CDK1通路调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纺锤体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转移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Eg5 shRNA干扰Eg5在DU145细胞内的表达,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抑制Eg5在DU145细胞内的功能。实验分为对照组、NC shRNA组、Eg5 shRNA组和SB-743921组,MTT实验和单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细胞生长;Annexin V-FITC和PI双染实验测定各组细胞凋亡;PI单染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评价各组细胞内c-Myc、SP1、CDK1、Cyclin A1、Cyclin B1、CDC25B、N-cadherin、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NC shRNA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比,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5 shRNA组、SB-74392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c-Myc和SP1的表达量降低(P<0.05),调控G2/M期基因CDK1、Cyclin A1、Cyclin B1及CDC25B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调控细胞迁移基因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有丝分裂驱动蛋白Eg5可能通过c-Myc/SP1/CDK1通路调节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转移,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点。
胡俊彪张春霆夏建洪姚勇陆俊仪
关键词:前列腺癌SP1细胞周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