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瑞霞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基因
  • 2篇胁迫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酶活性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英文
  • 1篇生物胁迫
  • 1篇穗发芽
  • 1篇逆境
  • 1篇逆境胁迫
  • 1篇株系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株系
  • 1篇细胞定位
  • 1篇相关基因
  • 1篇酶活
  • 1篇酶活性
  • 1篇抗穗发芽

机构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尹钧
  • 3篇任江萍
  • 3篇肖瑞霞
  • 2篇王亚英
  • 2篇孟晓丹
  • 2篇陈新
  • 2篇李永春
  • 2篇牛洪斌
  • 2篇王翔
  • 2篇王新国
  • 1篇夏国军
  • 1篇刘海伦
  • 1篇张斌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逆境胁迫相关基因TaC2D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克隆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表达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该基因在小麦抗逆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解析植物的抗逆机制提供候选基因和理论依据。【方法】以c DNA芯片数据获得的水分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基因EST序列为探针,对小麦EST数据库进行搜索,筛选与探针同源性在97%以上的EST序列,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获得该基因c 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比较克隆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及序列特征;采用MEGA6.0软件构建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将测序正确的该基因片段通过Eco R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MAL-c2X,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终浓度为0.3 mmol·L-1IPTG诱导1—5 h后,用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在低温、干旱、高温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成功获得小麦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a C2DP1。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 356 bp,包含一个1 20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5′端非编码区50 bp,3′端非编码区97 bp,编码402个氨基酸,推导编码蛋白质的预测分子量为43.41 k D,等电点为4.30,属于酸性蛋白,BLAST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与钙离子结合的结构域,称为C2结构域(C2-domain)。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Ta C2DP1与乌拉尔图小麦Tu C2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编码的氨基酸一致性达到91%;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Ta C2DP1无跨膜螺旋和双硫键,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MAL-c2X-Ta C2DP1,在IPTG诱导下得到90 k D左右的蛋白,与理论值一致。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Ta C2DP1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在小麦的根、茎、叶、幼穗、未成熟籽粒、胚及胚乳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穗中表达量最高,在花后5 d籽粒中表达量最低�
肖瑞霞王新国夏国军李永春牛洪斌王翔尹钧任江萍
关键词:小麦基因克隆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分子鉴定及抗穗发芽株系的筛选被引量:1
2013年
为给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分别以豫麦18、豫麦70和豫麦34为受体,对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1TY18、01TY70和01TY34高代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对阳性株系进行离体整穗发芽和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经PCR检测T7代40个转基因株系中,阳性株系占55%。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的穗粒发芽率和α-淀粉酶活性都有所下降,其中有19个株系穗粒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占阳性转基因株系的86.4%;有16个株系α-淀粉酶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占阳性转基因株系的72.7%。综合PCR检测、穗粒发芽率和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共筛选出转反义trxs基因的抗穗发芽小麦株系15个,其中01TY18 8个、01TY70 5个、01TY34 2个,占所有转基因株系的37.5%、阳性转基因株系的68.2%。
陈新孟晓丹王亚英肖瑞霞张斌任江萍尹钧
关键词:小麦反义TRXS基因转基因株系Α-淀粉酶活性
两个小麦14-3-3基因的特征、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探讨14-3-3基因在小麦逆境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两个包含完整编码框的14-3-3基因(命名为Ta14R1和Ta14R2),其中Ta14R1 cDNA长99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而Ta14R2 cDNA长897 bp,编码261个氨基酸。Ta14R1/Ta14R2-GFP融合载体瞬时表达结果显示,Ta14R1和Ta14R2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但不在叶绿体中。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14R1和Ta14R2均在萌发1 d的胚芽鞘中表达量最高;在高温、低温、模拟干旱和ABA处理下,两个基因在小麦的根和叶中都受胁迫诱导而且显著上调表达,推测这两个14-3-3基因通过依赖ABA的非生物胁迫响应途径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小麦中高温、低温和干旱胁迫的耐受调节过程。
孟晓丹陈新王亚英肖瑞霞刘海伦王新国任江萍李永春牛洪斌王翔尹钧
关键词:小麦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非生物胁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