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玖金

作品数:55 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7篇土壤
  • 29篇土壤动物
  • 28篇群落
  • 20篇群落结构
  • 17篇人工林
  • 12篇动物群落
  • 10篇土壤动物群落
  • 9篇动物群
  • 8篇群落特征
  • 7篇动物群落结构
  • 6篇土壤动物群落...
  • 5篇凋落
  • 5篇山地
  • 5篇群落结构特征
  • 4篇凋落物
  • 4篇生态系统
  • 4篇水质
  • 4篇猕猴桃
  • 4篇物种
  • 4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49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四川省林业科...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西南大学
  • 3篇平昌县农业局
  • 3篇彭州市国有林...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 1篇黄龙国家级风...
  • 1篇四川省都江堰...
  • 1篇中铁二十五局...
  • 1篇中国国家铁路...
  • 1篇阿坝州林业和...

作者

  • 55篇肖玖金
  • 26篇张健
  • 8篇罗熳丽
  • 7篇李旭东
  • 7篇彭彩云
  • 5篇陈良华
  • 5篇卢昌泰
  • 5篇杨万勤
  • 5篇赵波
  • 4篇张亚
  • 4篇谭周亮
  • 3篇李云
  • 3篇马世五
  • 3篇黄玉梅
  • 2篇洪惠坤
  • 2篇刘兴良
  • 2篇朱鹏
  • 2篇谢德体
  • 2篇杨鲁
  • 2篇黄晓丽

传媒

  • 7篇应用与环境生...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伐干扰前后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解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干扰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后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5 578头,分属4门10纲25目,采伐干扰后共减少1 290头,类群数减少了3个.采伐干扰前后中小型湿生、干生土壤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均与地温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采伐干扰对各层中小型湿生、干生土壤动物个体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并导致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和Pielou(J)均匀性指数增加,密度-类群指数(DG)减小,Simpson(C)优势度指数无显著变化,表明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
肖玖金张健黄玉梅马红星李旭东
关键词:采伐干扰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典型人工林下苔藓和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解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持水性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对3种主要人工林下苔藓和凋落物层(未分解层、半分解和分解层)的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苔藓层蓄积量以混交林最高(0.52t·hm-2),柳杉林最低(0.10 t·hm-2);凋落物层均以楠木林最高,柳杉林最低。2柳杉和水杉林间、楠木和混交林间苔藓层最大持水性差异均不明显;柳杉和水杉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最大持水率大于未分解层,而楠木和混交林则是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3各林分苔藓层吸水速率到2 h后均趋于平缓,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与未分解层均在6 h后趋于平缓,苔藓和凋落物层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符合V=ktb关系,经检验达显著水平。
肖玖金马海燕张晓庆张健朱必清
关键词:人工林苔藓凋落物持水特性
采伐干扰前后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采伐是林业生产和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功能对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大影响,其群落特征常作为土壤肥力...
肖玖金
关键词:采伐干扰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动物群落群落特征
文献传递
野青茅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不同孔径(6目、30目和260目)枯落物袋,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对多年生草本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孔径野青茅枯落物质量损失率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分解率排序为6目>260目>30目.实验共捕获土壤动物2 218只,其中,30目(958只)>260目(737只)>6目(523只),以甲螨亚目和跳虫科为优势类群,占总个体数的73.22%;在12个月的分解过程中,各孔径分解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密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和明显的季节动态分布;6目和260目分解袋土壤动物的类群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除5月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类群密度与气温和降雨量存在极显著相关(r=0.823,P=0.001;r=0.795,P=0.002),个体密度与气温呈显著相关(r=0.660,P=0.020).本研究结果表明,野青茅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的参与是影响野青茅枯落物分解速率的重要因子,水热条件是产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赵波肖玖金周开伦廖杨曦周泓杨张健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农田植物篱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农田地梗植物篱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分离法,于2016年5月和8月,分别对垂直距植物篱0 m(D0)、1 m(D1)、5 m(D5)处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共采集土壤动物3 164只,分属2门8纲18目44类,其中D0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最高,为1 457只,D1与D5次之,分别为987只和720只。在5月和8月,D0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与D1和D5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距离间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仅在5月差异性显著(p<0.05),8月不同距离间差别不大(p>0.05);8月D5与D0比较,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各样地密度-类群指数均不具显著差异(p>0.05);5月土壤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D5与D1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8月D5与D0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动物个体数和平均密度在不同土层差异显著(p<0.05),且呈现表聚性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综上,植物篱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动物平均密度、类群数以及多样性指数,有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苟丽琼张小芳罗熳丽肖玖金肖玖金
关键词:植物篱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土壤生态系统
模拟氮沉降初期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为了解氮沉降初期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NH_4NO_3进行模拟施氮,设置CK:0 g/(m^2·a)和T1:5 g/(m^2·a)、T2:10 g/(m^2·a)、T3:15 g/(m^2·a)、T4:20 g/(m^2·a)5个浓度梯度。分别在施氮2个月和4个月后,采用大型土壤动物手捡法和干、湿漏斗分离法对各样地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试验共捕获4 037只土壤动物,隶属于2门9纲30目。施氮处理2个月后,各样地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排序为:T2>CK>T1>T4>T3,类群数大小排序为:T3>CK=T2=T4>T1;施氮处理4个月后,各样地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的排序为:CK>T1>T4>T2>T3,类群数大小排序为;CK>T3>T1=T2>T4。施氮2个月后,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施氮处理4个月后,各样地间的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具有表聚性特征,同时,氮沉降降低了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施氮处理总体上增加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了优势度和丰富度,其中,T3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样地(P<0.05),而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P<0.05)。【结论】氮沉降初期减少了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数量和类群数,且适当浓度的氮沉降会使土壤动物多样性增加,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田娇娇蒋璐曾珍陈良华陈良华张健
关键词:氮沉降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生长监测和光合生理机制研究可为杉木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和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国家杉木工程中心引进62个第3代杉木半同胞家系建立子代测定林,以本地的1.5代杉木为对照(CK),以生长优于本地杉木的6个杉木家系为对象,研究它们的生长性状、光合特征及其与氮(N)、磷(P)利用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3号家系的株高和地径最大,显著高于CK、26和42号家系(P<0.05);家系间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Q)、光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补偿点(LCP)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家系间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26号家系最高,3号家系最低;家系间N、P养分含量及其光合利用效率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生长性状与Pmax、Q、叶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具有较高LSP和较低Rd的家系,生长表现更好。N、P化学计量比特征表明幼龄期杉木的生长主要受N的限制,生长较差的家系采取保守的N、P利用策略。【结论】杉木生长性状不仅与净光合速率有关,更与光合总叶面积紧密相关,生长更好的家系对N、P养分需求量更大。综合来看,3、23和43号家系最为优良,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优良单株。
陈娜朱鹏陈良华胡红玲张健肖玖金杨汉波
关键词:杉木优良家系光合性状
土壤动物群落对楠木人工林凋落物和草本层去除的初期响应被引量:4
2017年
为揭示去除林下凋落物和草本层(简称除凋和除草)对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四川盆周西缘山地60年生楠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人工去除凋落物和草本层(RL)的方法,以未处理样地(ck)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分离法,分别在样地处理后1个月(RL1)和3个月(RL3)时对0~5 cm,5~10 cm,10~15 cm土层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采集土壤动物1 753头,分属4门13纲32目99科,除凋除草降低了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其中:(1)与对照样地ck1相比,样地RL1类群数极显著降低(P<0.01),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下降不显著(P>0.05),丰富度指数(D)和密度类群指数(DG)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样地ck3相比,样地RL3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土壤动物类群数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下降不显著(P>0.05),丰富度指数(D)和密度类群指数(DG)显著降低(P<0.05)。林下除凋除草会导致土壤动物平均密度、类群数以及多样性指数的降低,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苟丽琼肖玖金肖玖金李英韦杨彭彩云罗熳丽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楠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沱江地表水水质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物元模型,对沱江出水口2000—2008年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沱江出水口地表水水质除2002—2004年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外,其余年均能达到表水Ⅲ类标准。2008年水质变化分析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但在平水期个别月份水质仍有超标现象发生。对物元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显示,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与监测资料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肖玖金谭周亮李旭东王红磊
关键词:水处理水质评价物元分析法水环境质量
可用于快递存储、物品寄放及转运的智能储物箱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快递存储、物品寄放及转运的智能储物箱系统,包括服务器、智能储物箱、移动终端、通讯基站(或通讯节点)。服务器用于记录用户信息、记录和分析储物箱的状态、远距离打开储物箱、储物箱的预约和设置、用户身份验证和...
彭卫邹芳李茂娟曾小强肖玖金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