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国生

作品数:144 被引量:467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32篇文化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杆菌
  • 22篇教学
  • 20篇胸膜肺炎
  • 20篇胸膜肺炎放线...
  • 20篇放线杆菌
  • 16篇基因
  • 11篇基因芯片
  • 11篇高校
  • 10篇三峡库区
  • 10篇库区
  • 10篇教学改革
  • 9篇食品
  • 7篇微生物
  • 7篇污染
  • 6篇原体
  • 6篇支原体
  • 6篇生物学
  • 6篇实验教学
  • 5篇多杀性
  • 5篇多杀性巴氏杆...

机构

  • 106篇重庆三峡学院
  • 37篇四川农业大学
  • 7篇重庆市种猪场
  • 3篇大理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安顺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三峡学院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海南省动物疫...
  • 1篇四川华西动物...
  • 1篇玉田县畜牧水...
  • 1篇四川华西动物...
  • 1篇汉源县畜牧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2篇肖国生
  • 33篇文心田
  • 30篇曹三杰
  • 24篇胡廷章
  • 20篇王兆丹
  • 16篇黄小云
  • 13篇唐华丽
  • 12篇杨俊年
  • 10篇周浓
  • 9篇石汝杰
  • 9篇黄小波
  • 9篇杨利
  • 9篇甘丽萍
  • 8篇陈林
  • 8篇韩林
  • 8篇陈华美
  • 8篇肖驰
  • 7篇刘仁华
  • 7篇戚文华
  • 7篇马晓平

传媒

  • 12篇三峡高教研究
  • 7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黑龙江教育(...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畜牧兽医杂志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四川职业技术...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ot-PAA-ELISA快速检测猪丹毒抗体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以猪丹毒CD30 0 4 (1a型 )和C4 3_12 (2型 )菌株为抗原提取菌株 ,EDTA渗透法提取的抗原作为膜载抗原 ,建立了Dot_PAA_ELISA检测猪丹毒血清抗体方法 ,经研究确定了Dot_PAA_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试验制备的诊断膜片特异性强 ,不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布氏杆菌病、猪衣原体病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灵敏度高 ,能够最低检出猪血清中含 2 6 1× 10 -9g的猪IgG抗体 ;膜片保存期长 ,在室温可保存 4个月 ,4℃可保存 7个月其检测活性不变。用该方法检测了仔猪免疫后抗体变化 ,并通过猪丹毒三型混合强毒攻毒试验确定了猪能抗强毒攻击的抗体临界保护值为 1∶32。对 336份血清进行猪丹毒抗体检测 ,阳性检出率为 96 13%。试验结果表明 ,本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存档、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所用试剂材料均可做到标准化 。
肖国生曹三杰文心田
关键词:猪丹毒抗体检测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试验根据已经发表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dsbE-like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可扩增374bp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APP1-4和6-10型标准菌株均能扩出大约374bp的片段,而大肠杆菌(K88)、...
马晓平曹三杰文心田肖国生杨利陈华美张雪峰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PCR
文献传递
Dot-PPA-ELISA快速检测猪丹毒抗体的研究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诊可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或慢性增生型(心内膜炎、关节炎、淋巴节炎),有时还可引起母猪流产和小猪腹泻。猪丹毒广泛分布于五大洲的各个国家,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
肖国生曹三杰文心田
文献传递
多重PCR检测血清型1,2,6,7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蛋白OmlA序列,血清型1,2,6,7荚膜多糖CPS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五对引物,优化PCR扩增条件,分别扩增出OmlA952bp,CPSl 630bp,CPS2 504bp,CPS6 720b...
陈华美曹三杰文心田肖国生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重PCR
文献传递
猪全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布规律被引量:22
2014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搜索猪全基因组中完整型微卫星序列,并对其基因组中微卫星数量、频率以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搜索到猪全基因组中1-6个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位点数为1 149 884个,占其全基因组长度的比率为0.85%,出现频率为1/2.22 kb。猪第1条染色体(143 330个)中微卫星数量最多,其次是第2、6和13条染色体,而较少的是第12、18条染色体和Y染色体。猪性染色体X和Y序列长度差异极显著,X染色体序列长度是Y染色体的88.10倍,其微卫星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58 437 vs 814)。通过检验表明,猪染色体长度与其所含微卫星数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0.913,P〈0.01)。猪全基因组中完整型微卫星各重复类型中,单碱基重复类型数量最多,占其微卫星总数量的比率为62.95%;其次依次是二碱基、四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猪全基因组中微卫星重复拷贝类别数量较多的是A、AC、AT、AAC、AAT、AAAT AAAC、AAAG、AAGG,而数量较少的是C、CG、AGC、AGT、ACT、AGCG、AGTC、ACTG和CCGG。
戚文华蒋雪梅肖国生黄小云
关键词: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生物信息学
牛的气肿疽和肝片吸虫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007年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一养牛专业户2007年4月11日到县局畜牧局兽医站求诊。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为牛气肿疽和肝片吸虫的混合感染。对其整群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和驱虫治疗后,经过一周后,整群牛没再出现类似病例。现将此次诊疗过程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王家玮肖国生苟凯明赵永忠
关键词:养牛专业户肝片吸虫气肿疽紧急免疫接种
三峡库区栽培重楼药材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三峡库区不同产地重楼属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的根际土壤及药材中矿质营养元素K,Ca,Mg,Na,Mn,Zn,Cu,Ni的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为重楼矿质营养元素诊断和指导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处理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重楼根茎中营养元素与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不同产地重楼根茎及其根际土壤中8种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楼根茎中各营养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K>Ca>Na>Mg>Cu>Mn>Ni>Zn,根际土壤则为Mg>Na>Ca>K>Mn>Zn>Ni>Cu。重楼对Na,Cu,Ca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重楼根茎及根际土壤中8种营养元素有多重相关性。结论:重楼药材主要通过选择性吸收调控其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重楼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具有一定的协同吸收作用。
张静张静丁博肖国生祁俊生沈昱翔周浓
关键词:三峡库区重楼土壤营养元素
"三位一体"焙烤食品加工中心体系构建--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2018年
焙烤食品加工中心集"实验-实践-实习"三位一体教学实践平台,服务对象为食品专业师生。该中心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验证性实验为主模式,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焙烤类食品加工技术型人才。学生通过该平台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各种产品开发,进一步开发新产品。焙烤食品加工中心能够培养真正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陈林顾欣梁西爱肖国生
关键词:焙烤食品
利用近似贝氏计算推论台湾海峡沿岸秋茄种群的拓殖路线被引量:5
2015年
由于地理关系,台湾海峡两岸的红树植物组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以耐寒性较强的秋茄为优势种。中国台湾(以下简称"台湾")与大陆仅一水之隔,因此台湾的秋茄种群来源最有可能来自东南沿海种群,然而台湾南、北红树植物种群的拓殖路线以及与大陆东南沿海种群的遗传关系的研究至今仍未见报道。通过SSR分子标记,利用近似贝氏计算(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推测海峡两岸4个分布区域秋茄的起源及其拓殖路线。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种群出现明显分化,大陆东南北部种群与其他种群间分化程度最高。通过推测台湾北部种群起源可追溯到29000—48400a前,早于末次冰期时间,且台湾北部种群遗传结构与大陆东南南部种群最相近,推测它们可能共同起源于南方祖先。大陆东南沿海南北种群的溯祖时间约为15.1万年至25.2a年前,约为更新世中期末,则意味东南沿海南、北种群的遗传分化可能受到更新世后期气候变化与海侵海退的影响而出现隔离,或东南沿海南、北种群可能来自不同的起源。而台湾南部种群与台湾北部种群的相似性,表明台湾南部种群是由北部种群拓殖而来,近似贝氏计算亦支持这个假说。因而,可以推测海峡两岸秋茄的拓殖路线是从大陆东南南方种群随黑潮迁移至台湾北部,再从北部拓殖到台湾南部。利用近似贝氏计算推论台湾海峡两岸红树林种群起源及拓殖路线,为未来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植物的生物地理研究提供参考。
阮宇吕佳李俊清肖国生
关键词:秋茄BAYESIAN
全国高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本文对全国78所不同层次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于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肖国生胡廷章甘丽萍
关键词:生物技术高校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