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石磊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皮尤关于中国国家形象调查结果的跨文化解读被引量:1
- 2009年
- 皮尤研究机构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既反映了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同时指出了中国国家形象外宣的问题;国家形象的下滑和负面效应的形成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内国外的两个环境的影响。从国外因素来看,基于媒体的特性和其所生存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基于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中所发展起来的中国形象是非客观,公正的认识,有深刻的模式固见,甚至偏见;而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媒体管理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中国民众的国家形象观。
- 翟石磊李川
-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价值观跨文化
- 从全球民调看“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的相对性?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国崛起"与"美国衰落"是世纪之交出现的关于国际权势转移的两种相对应的论调。传统的评价标准是通过衡量中美硬实力和软实力指标,最终确定两国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格局的主导力。但这一评估体系始终难以获得一致认可。而通过考察全球民众的感知和反应无疑对理解这样的权势转移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加直观判断的依据。根据近10年的全球民调数据,"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更多的是一种相对变化,也是一种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国际公众更加认可中国的经济崛起,在其他事务中,美国依旧是主导地位。而中国在实现崛起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公共外交等多重手段提高国际公众的信任度,通过赢得国际舆论支持以减少对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安全担忧。
- 翟石磊
- 关键词:美国衰落权势转移相对性
- 隐私与跨文化交际被引量:3
- 2007年
- 隐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心理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有不同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隐私是群体性的,显示其公众性和集体主义准则;圈内人之间不必太强调个人隐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认为隐私是维护个人独立性和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表现,显示其强烈的自我意识。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融合互动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跨文化交际中对隐私的认知和处理开始出现更多的一致和统一,这也为全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创造了好的契机。
- 翟石磊李灏
- 关键词:隐私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 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纽约时报》视野下中日岛屿争端的第三者话语与身份协调分析
- 《纽约时报》视野下的中日岛屿争端更多的体现了其作为第三者对国际话语的定位和伴随着美国国家利益的变化而产生的身份的协调问题。通过对《纽约时报》关于钓鱼岛或尖阁诸岛报道的定量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传播视域下的岛屿称谓不仅仅是当事双...
- 翟石磊赵虹
- 关键词:新闻媒体国际话语权
- 文献传递
- 外语研究与特色学科的融合发展——以中国矿业大学国际煤炭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成立于2011年的中国矿业大学国际煤炭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尝试将外语研究与矿业能源研究相结合,从国际能源政策文献翻译、能源政策和舆情分析以及能源生产国国情综合研究的角度实现外语学科与矿业学科的融合发展。在能源政策翻译研究层面,中心与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相结合,形成翻译团队;在能源政策和舆情研究层面,中心通过自身的培养研究人员与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合作,形成矿大特色的能源政策研究团队;在能源(主要是煤炭)生产国国情研究方面,以能源走出去与企业的需求为主导,将能源(煤炭)生产国的政治体制、政策制定、宗教与习俗、媒体与公众舆论以及对华关系作为研究内容,形成系统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不仅锻炼了一批复合型的中青年研究队伍,同时也使得能源研究与外语研究、矿业学科与外语学科得到了融合式的发展。
- 翟石磊谢刚
- 关键词:外语研究跨学科合作特色学科
- 国家略话语译文即为政策--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英译反思我国战略性话语外宣翻译
- 随着中国崛起而来的是中国话语的国际化。但是如何将中国话语,尤其是战略性话语进行外宣翻译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反思的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战略话语外译形成了一定的传统与话语风格。但是当前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战略理念的外宣翻...
- 翟石磊方芳
- 关键词:外宣翻译
- 英汉文化差异教学刍议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当今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仅仅教学习者记忆某个单词的概念意义已经被证明是不够的,要真正使学习者掌握词汇的用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该词的文化含义。试图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就教学中应当采取的方法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 房立政翟石磊
-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 澳大利亚人的中国观与美国观——基于近十年来国际民调的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澳大利亚公众的中国观是澳对华关系的晴雨表。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主流民意肯定中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亚人视中国为亚洲地区最好的朋友、最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这一点在中青年群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美国长期被视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军事安全盟友,也是与澳大利亚有着共享价值观的世界强国。近十年来,澳大利亚人认为来自中国过多的投资和中国在南海等地区问题上的强硬表现导致澳大利亚人对中国产生防御性心理,认为必须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来维系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综合来看,澳大利亚人在中美两国之间奉行两种价值判断取向,即拥抱中澳经济合作的同时,利用美国来抑制中国发展对澳大利亚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
- 翟石磊
- 关键词:中国观美国观
- 当代中国世界观话语建构研究——基于中国代表团联合国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 本文对当代中国世界观话语建构分析目的在于拓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国家软实力战略的研究。崛起中的中国需要有清晰的世界观,并将其作为外交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 根据沃勒斯坦的观点,世界经济体系包括核心-半外围-外围这样的层级分布...
- 翟石磊
- 关键词:世界观话语建构政府工作报告世界体系论
- 文献传递
- 中西“礼仪之争”与中国近代化转型——从话语之争到身份之辩被引量:3
- 2012年
- 始于明朝的"西学东渐"浪潮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基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礼仪之争既体现了中西方话语权的冲突,更揭示了不同文明下的"身份之辩"。西方展示出一种相对开放的话语体系接受"多元"文化,而当时的中华帝国的话语体系则相对封闭,强调文化的"内在系统循环性"。在身份认同上,中西方均追求基于"一元身份"的"中心地位",否认合作式的多元身份共存,这是中西"礼仪之争"的实质所在。西方以"救世主"心态对外散播其宗教文化,借助工业革命的浪潮,顺应了近代化转型的需要,最终形成了西强东弱的近代格局。
- 翟石磊杨舒
- 关键词:中西文化礼仪之争话语权近代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