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顺峰

作品数:24 被引量:226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肝癌
  • 9篇肝细胞
  • 7篇多药
  • 6篇多药耐药
  • 6篇细胞癌
  • 6篇耐药
  • 6篇肝细胞癌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缺氧
  • 5篇缺氧诱导
  • 5篇缺氧诱导因子
  • 5篇肝切除
  • 5篇癌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切除术
  • 4篇基因
  • 4篇肝癌细胞
  • 4篇肝切除术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4篇罗顺峰
  • 13篇朱虹
  • 13篇张必翔
  • 13篇陈孝平
  • 11篇张万广
  • 9篇刘景丰
  • 8篇曾永毅
  • 7篇曾金华
  • 6篇池闽辉
  • 6篇关剑
  • 5篇林科灿
  • 4篇余红平
  • 4篇裘法祖
  • 4篇吴在德
  • 4篇王其
  • 3篇李灵
  • 3篇黄尧
  • 2篇吴燕斌
  • 2篇黄爱民
  • 1篇张国寿

传媒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The Ch...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转录因子-κB对肝癌细胞Hep3B COX-2表达的调节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对肝细胞癌细胞Hep3B中COX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体外合成的NFκB亚单位p50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处理Hep3B细胞72h,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p50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电泳凝胶迁移法测定经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核内NFκB水平。对照组为p50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SODN)和未经处理的Hep3B细胞。结果(1)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与以SODN处理和对照组的Hep3B细胞相比,以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其NFκB亚单位p50蛋白的水平明显降低,Hep3B细胞核抽提物NFκB水平也相应减低。(2)以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其COX2蛋白水平低于以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结论在肝细胞癌细胞Hep3B中,NFκB亚单位p50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可抑制NFκB活性,导致COX2的表达下调。由此反过来推测,活化的NFκB对COX2具有激活和诱导作用,提示COX2在肝细胞中作用与NFκB通道有关,在肝细胞癌的形成和以NSAIDs预防性或治疗性用于肝细胞癌时,NFκB有了新的作用。
张必翔陈孝平张万广余红平朱虹罗顺峰王其吴在德裘法祖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肝癌细胞
肝癌多药耐药产生与低糖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部微环境低糖与肝细胞癌多药耐药性(MDR)产生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方法低糖培养HepG2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法检测低糖培养的细胞在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u)作用后的凋亡情况,分别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糖培养后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LRP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在低糖环境下生长时间越长的HepG2细胞对5-Fu的抵抗越强,而且随着低糖培养时间的增加,5-Fu诱导的HepG2细胞的凋亡高峰延迟。低糖培养的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LR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随低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LRP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肝癌生长微环境葡萄糖耐量不足也是肝癌产生MDR的原因之一。低糖可通过上调一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导肝癌的多药耐药性。
罗顺峰陈孝平朱虹关剑张必翔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表达
酵母双杂交法筛选与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
2011年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相互作用的蛋白,以探讨TCTP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TCTP基因,并将其插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中构建获得pDEST32-TCTP;检测pDEST32-TCTP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和自激活情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带有靶蛋白基因的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法验证人肝癌细胞Huh7中TCTP与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获得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DEST32-TCTP,pDEST32-TCTP在酵母菌中可以表达,且在3-氨基-1,2,4-三唑(3-amino-1,2,4-triazole,3AT)浓度为20mmol/L时无自激活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共筛选获得6个可与TCTP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包括Smad4、人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TAKl、Bcl-xl、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和Skp2。其中Skp2与TCTP蛋白的相互作用在Co-IP中得到验证。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可筛选获得一组与TCTP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CT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张国寿罗顺峰吴燕斌池闽辉刘景丰
关键词:肿瘤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及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On.0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的表达;构建CEACAM6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感染QBC939细胞,Real-timePCR验证RNAi效果;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改变。结果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高表达。成功构建CEACAM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QBC939细胞。和对照组比较,RNAi组CEACAM6mRNA表达抑制率为93.1%(P〈0.05);Tran.swell实验提示RNAi后,侵袭细胞OD570RNAi组(0.09±0.01)明显少于对照组(0.13±0.02),侵袭抑制率为69.2%(P〈0.05)。结论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黄尧曾永毅刘景丰林科灿罗顺峰张翔
关键词:RNA干扰肝门部胆管癌
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的2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大出血(出血量≥1000m1)的原因、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切肝时术中的出血量及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全组共有215例(9.6%)发生大出血,主要原因依次为门静脉主干取癌栓出血(26.O%)、肿瘤周围广泛粘连出血(24.7%)、肝断面出血(23.7%)、肝血管损伤出血(15.8%)及肿瘤破裂出血(9.8%);无门静脉主干取癌栓的2182例肝切除中,159例(7.3%)发生大出血,1257例(57.6%)出血量4400ml。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不同。结论Pfingle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和经肝裸区隧道肝脏双悬吊法能更有效减少肝切除术特别是巨大肝肿瘤切除的出血量和大出血发生率。遵循“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可根据肝肿瘤大小及位置、肝硬化程度及肝功能代偿情况、术者经验和条件采用不同的切肝方法,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刘景丰池闽辉曾金华曾永毅罗顺峰林科灿李灵
关键词:失血手术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
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应用于肝切除术的研究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探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对肝切除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基于患者螺旋CT断层图像,应用自主研发的虚拟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软件Liv 1.0对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42例肝肿瘤患者进行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将虚拟手术规划结果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1)重建的142例三维可视化肝脏效果满意,清晰显示肝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其与肝内管道的空间毗邻关系,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与术中所见匹配良好。(2)通过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可显示肝切除过程中需切除或保留的肝内管道,计算出余肝组织可能出现缺血和淤血的范围;通过反复的手术模拟,改变手术切除界限,优化手术方案。其中29例经CT图像判断无法切除而应用该系统进行手术规划后完整切除肿瘤,92例经虚拟手术后优化了手术方案。(3)127例肝癌患者虚拟肝脏手术规划所测预切除肝脏体积为(477±223)m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451±209)ml,误差率为6.1%,两者间呈正相关(R=0.922,P〈0.01)。结论应用软件Liv 1.0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及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可以为复杂的肝切除术提供重要的术前参考,有利于提高手术预见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复杂性肝切除的成功率。
林科灿刘景丰曾金华池闽辉曾永毅罗顺峰黄爱民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肿瘤成像计算机模拟
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应用IQQA-Liver系统对CT检查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基于虚拟手术规划结果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行精准肿瘤切除术。观察指标:(1)虚拟手术规划情况。(2)手术及术后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虚拟手术规划指标与实际手术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时间。结果:(1)虚拟手术规划情况:36例患者均完成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三维重建结果可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与周围血管及胆管空间毗邻关系。36例患者经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评估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为Ⅱ型2例、Ⅲa型13例、Ⅲb型14例、Ⅳ型7例,肿瘤体积为(76±26)mL,全肝体积为(1 319±306)mL,预切除肝脏体积为(588±128)mL,剩余肝脏体积为(731±269)mL。(2)手术及术后情况:36例患者中,16 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5例行扩大左半肝切除术,3例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36例患者均联合行肝尾状叶切除术;1例联合行肝动脉切除重建术,2例联合行门静脉楔形切除修补术,1例联合行门静脉切除后端端吻合术。3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68±134)min,术中出血量为(474±288)mL。36例患者中,3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3例发生腹腔感染,2例发生腹腔淋巴液漏,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9±7)d。36例患者术后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为:Ⅱ型2例、Ⅲa型11例、Ⅲb型13
林科灿曾永毅黎蕴通罗顺峰曾金华刘景丰
关键词:肝门部肝门部胆管癌三维重建虚拟手术
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方法选择被引量:1
2009年
刘景丰池闽辉曾金华曾永毅罗顺峰李灵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手术并发症手术切除
861例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开展的861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及随访结果资料。结果可切除的巨大肝癌具有以下临床特点:肿瘤巨大、肝硬化程度轻、肿瘤与肝内及肝周大血管呈推压关系、发病年龄小;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进行巨大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不同;手术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病例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6%、54.42%、33.25%、21.44%,明显高于同期TACE治疗巨大肝癌病例。结论只要掌握适当的适应证,注意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刘景丰池闽辉曾金华曾永毅罗顺峰李灵
关键词:肝切除术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切面确定原则被引量:17
2019年
精确确定手术切面是规范实施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技术难点。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由于缺乏开放手术的触感、操作空间限制等原因,在如何确定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切面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就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确定手术切面的常用的方法,进行小结。目前主要方法有:(1)循肝脏表面解剖标志;(2)循肝静脉路径;(3)预先控制目标肝段肝蒂,循缺血界面;(4)目标肝段门静脉穿刺染色。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肝段切除。临床实践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刘景丰刘景丰曾永毅黄尧林科灿曾永毅
关键词: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