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莹

作品数:41 被引量:247H指数:11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山茶
  • 9篇杜鹃
  • 9篇杜鹃红山茶
  • 9篇植物
  • 9篇红山茶
  • 6篇丹霞
  • 5篇梧桐
  • 5篇木薯
  • 5篇濒危
  • 4篇丹霞山
  • 4篇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3篇园林
  • 3篇真菌
  • 3篇山茶科
  • 3篇思政
  • 3篇盆栽
  • 3篇区系
  • 3篇群落
  • 3篇种群

机构

  • 26篇韶关学院
  • 15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广东理工职业...
  • 2篇娄底职业技术...
  • 2篇广东开放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宝钢集团广东...

作者

  • 38篇罗晓莹
  • 13篇庄雪影
  • 7篇唐光大
  • 5篇陈世发
  • 4篇李航飞
  • 4篇莫罗坚
  • 3篇苏凤秀
  • 3篇许涵
  • 3篇黄久香
  • 2篇梁艳萍
  • 2篇郑明轩
  • 2篇黄华成
  • 2篇朱鹏飞
  • 2篇欧阳杰
  • 2篇张淑宜
  • 2篇杨跃生
  • 2篇梁祖辉
  • 2篇袁嘉满
  • 2篇叶晓菻
  • 1篇张丽萍

传媒

  • 5篇韶关学院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种子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决策
  • 1篇Journa...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地理教育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河南图书馆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广东园林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灭菌条件下VA菌根菌对肉桂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研究了在非灭菌条件下接种木薯球囊霉 (GlomusmanihotisHoweler ,Sieverding&Schenck)对肉桂 (CinnamomumcassiaPresl.)营养袋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组幼苗具有较高的VA菌感染率 ,幼苗的高、径、冠幅生长及根长、叶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比非接种对照组高 ,差异达显著水平。
罗晓莹唐光大许涵黄永芳庄雪影#张坤洪
关键词:VA菌根菌肉桂幼苗生长接种效应
丹霞山长老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数据采集与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航测丹霞山核心区长老峰游览区(航测区面积4.25 km^2)获得高精度影像数据638张,用Photoscan软件拼接正射影像地图及DEM数据生产。在ArcGIS10.5软件中将正射影像图批量分割成470幅图(长和宽为100 m×100 m,比例尺为1︰1000),在分割后的地图上目测识别并定位珍稀物种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 H.H.Hsue&H.S.Kiu),共获取航测区内1515株丹霞梧桐及其位置数据,构建地理数据库。利用ArcGIS10.5的空间分析模块,将DEM数据转换成坡度和坡向数据,叠加1515株丹霞梧桐点位置数据与DEM数据、坡度和坡向数据后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航测区内有71.2%的丹霞梧桐(1078株)分布在海拔210±90 m的范围内。有68.3%(1033株)的丹霞梧桐分布在坡度>15°的丹霞崖壁地带,与实地观察的事实相吻合。虽然,在航测区长老峰的各个坡向上都可以实地观察丹霞梧桐的分布,但定量统计表明,在南东(295株)、南(276株)、南西(244株)3个坡向上分布相对集中,占总数的53.8%(815株),这也与实地观察到的丹霞梧桐属于喜光照的向阳植物一致。小区域范围内珍稀物种的数据采集与空间分析,是珍稀物种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还可以为较大区域范围内丹霞梧桐生态保护红线更准确的落地提供参考和依据。
欧阳杰欧阳杰罗晓莹罗晓莹段一男段一男陈再雄
韶关学院校园园林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讨园林植物的应用是否符合地区的绿化特色和气候,从区系地理学的角度调查并分析韶关学院校园园林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区系成分.结果表明:韶关学院(校本部)校园主要园林植物共有181种(包括亚种和变种),隶属于66科133属.校园园林植物中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裸子植物数量较少,仅10种.植物优势科和优势属分别是棕榈科、榕属.从科、属、种三水平进行的地理区系成分分析均显示韶关学院校园园林植物以热带性质占优势.此外,乡土植物共有121种,占总种数的66.85%,外来植物共有60种,占总种数的33.15%,乡土、外来植物比约为2∶1.校园内种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构建具有粤北特色的校园园林绿化应进一步丰富植物的类型,优势科属需进一步优化,适当增加耐寒植物,同时也可以考虑引种一些粤北珍稀濒危植物.
罗晓莹李佩珊龙翠晓霍启扬刘凯
关键词:园林植物区系地理地理成分
杜鹃红山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英文)被引量:56
2007年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的10条ISSR引物,对珍稀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2个亚种群6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5.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分别为0.2191和0.3215。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0922。研究结果揭示了杜鹃红山茶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亚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小种群和人为活动干扰是杜鹃红山茶现存种群的主要限制因素。影响杜鹃红山茶种群发展的其它因素亟需进一步研究。
罗晓莹庄雪影杨跃生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特有种ISSR
杜鹃红山茶种子与幼苗生物学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对杜鹃红山茶原生种群的种子和幼苗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自然结实率低,土壤层种子少,林下实生苗贫乏。种子质量及活力检测结果显示,杜鹃红山茶饱满种子仅占调查总数的40%,其中有活力种子比例为73%。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新鲜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仅为38%。自然结实率低、种子质量差以及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直接限制了杜鹃红山茶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其种群更新的大瓶颈。
罗晓莹庄雪影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种子幼苗
基于SWOT-AHP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运用SWOT-AHP方法对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现状分析,构建了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四边形,提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应采取防御型发展战略,以保护为主,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辅.
罗晓莹汤燕娟
接种丛枝菌根对木薯华南5号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菌根菌接种剂对木薯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大田试验法,对2种菌根菌的不同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Glo-mus intraradices菌种对木薯有较强和较稳定的侵染力,但对木薯生长贡献不大;Glomus manihotis菌种对木薯早期生长效果较好;双接种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anihotis能有效推迟木薯的落叶期,对木薯产量有较好的作用。[结论]混合接种对木薯生长效果较好。
罗晓莹苏凤秀霍伟东姚久壮
关键词:木薯
杜鹃红山茶保护生物学研究
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Wei)为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仅见于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本研究通过种群生态学、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等多途径的综合研究,揭示了杜鹃红山茶濒危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因素,并开展了组织培...
罗晓莹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种群生态学繁殖生物学濒危机制保护生物学
文献传递
山茶科3种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0
2005年
猪血木(Euryodendronexcelsum)、圆籽荷(Apterospermaoblata)和杜鹃红山茶 (Camelliachangii)均为我国特有的山茶科珍稀濒危植物。本研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检测方法,比较了这 3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 20-24个随机引物从猪血木、圆籽荷和杜鹃红山茶居群中分别获得 206-305条RAPD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分别为 51. 80%、80. 26%和 38. 83%;居群间遗传分化指数GST分别为 0. 3566、0. 1713、0. 1242。结果显示:自然分布较广的圆籽荷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另外两种自然分布区狭窄的种类。3个物种的遗传变异均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猪血木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圆籽荷和杜鹃红山茶,这可能与其生境的严重片断化有关。根据 3个物种不同的遗传结构特点,建议加强现有自然居群的就地保护,促进居群自然更新;收集不同分布点的种源,尽快建立广东山茶科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中心,深入开展人工快繁研究,扩大这些种群的数量。
罗晓莹唐光大许涵庄雪影郑文经曾明
关键词:山茶科自然分布区猪血木自然居群GSR
基于遥感影像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格局优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经营与保护的重要基础。以无人机遥感影像和DEM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所选取的不同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了丹霞山森林景观的类型、格局特征及其地形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从类型水平指数来看,丹霞山森林景观类型以天然林为主,占总面积的78.42%,表现出较高的集中连片性;2)从景观水平指数来看,丹霞山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而蔓延度指数和连通度指数则较高,分别为77.85和99.97,表明景观以少数大面积的斑块为主,斑块间连接密切,自然连通度高;3)从功能分区景观格局和地形分异规律来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田、人工林、裸地、居民地、人工水体和自然水体六类森林景观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较低(60—150 m)、坡度平缓(0—5°)、无坡向的实验区内;灌木、草地、天然林和裸岩四类森林景观则较均衡的分布于海拔60—350 m的各级坡度和坡向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综上所述,丹霞山森林景观保持完好,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活动干扰较少,斑块之间物质、能量和物种交换的潜力较大。应建立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长期、准确的跟踪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维持丹霞山森林景观的稳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晓杰陈灼康莫罗坚严朝东王卫罗晓莹
关键词:无人机FRAGSTATS丹霞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