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建强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芒硝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准备中清洁效果及耐受性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芒硝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及患者耐受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该院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 380例患者,按年龄末位数字的单双数进行分组,其中单数者(1 260例)给予精制芒硝做肠道准备(A组),双数者(1 120例)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肠道准备(B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和患者对清洁剂的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清洁剂使用后的肠道清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5 9,P>0.05);A组患者耐受性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 4,P<0.05)。结论芒硝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清洁效果相当,但口服芒硝患者耐受性更好,所需的费用更低。
- 张献文冯凯祥竹建强王秋蓉赵红
- 关键词:芒硝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
- 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硬化栓塞法,对照组采用组织胶、聚硅醇序贯栓塞硬化法。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仪器损害、再出血率、静脉改善、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胃镜复查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发热、上腹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堵针、粘镜发生率及操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 冯凯祥鲜于剑波杨培竹建强张献文彭庆慧游晓娟
-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 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方法 80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曲张静脉血管破口附近进针,每次注射1~4点,每点快速注射5%鱼肝油酸钠2~6 ml、纤维蛋白原2~3 ml、凝血酶2.5~3 ml(50 U/ml),短暂留针后拔针。注破口处喷血停止后,处理其他静脉,治疗后1 w复查胃镜;隔4 w后做第2次注射,直至曲张静脉消失。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给予套扎。结果 80例急诊注射总308点,急诊止血率100%;首次治疗1 w后复查内镜:65例静脉曲张较治疗前缩小,15例胃静脉消失。复查见18例注射点轻度糜烂,3例浅溃疡。80例完成择期治疗总183次;其中55例完成食管静脉套扎112次。择期治疗后胃镜示:胃底静脉为F069例,F111例。本组随访20~24个月,失访5例,随访期间有15例再发出血,其中6个月内再出血2例,12个月内再出血5例,24个月内再出血8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3例死于慢性肝衰,2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出血。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发热2例,均予对症处理缓解。结论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栓塞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 冯凯祥黄晓丽杨培刘小英赵红张献文竹建强
-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
- 口服醋酸泼尼松对早期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口服醋酸泼尼松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食管狭窄预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预防组各54例。常规组予以患者常规术后治疗,预防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比较两组患者狭窄发生率、扩张次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狭窄发生率为61.11%(33/54),预防组患者狭窄发生率为29.62%(16/54),预防组患者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患者扩张次数为(9.68±4.77)次,预防组患者扩张次数为(3.75±2.54)次,预防组患者扩张次数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原位癌复发情况及手术相关性死亡,预防组患者未出现激素使用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口服醋酸泼尼松能够有效预防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张献文竹建强游晓娟彭庆慧何远静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狭窄
- 胃内隆起性小病变的内镜下活检诊断价值
- 2008年
- 目的胃内隆起的小病变由于病灶较小,息肉、疣状胃炎、早期胃癌等在内镜下缺乏特征性表现,肉眼难以作出定性诊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方法常规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高出粘膜表面不超过5mm的胃内隆起性病变326例,均进行活检,送病理科做定性诊断。结果检出息肉225例,疣状胃炎35例,早期胃癌11例,炎性改变30例,25例为正常胃粘膜,手术切除后送病检,22例为平滑肌瘤,3例为异位胰腺。该组病例活检阳性率为92.33%,活检误诊率为6.67%。结论内镜下活检对胃粘膜表面的隆起性小病灶的定性具有确定性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张献文竹建强邵亚梅
- 关键词:镜下活检
- 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52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治疗组采取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三明治法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仪器损害、再出血、静脉改善、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8.68%与9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4.00%与25.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但对照组溃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堵针、粘镜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止血效果好,再出血率低,安全可靠。
- 冯凯祥鲜于剑波杨培彭庆慧游晓娟竹建强张献文
-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桂醇
- 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机体的应激和炎症程度评估被引量:65
- 2017年
- 目的评估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机体的应激和炎症程度。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45例)和接受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的观察组(47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效果、氧化应激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有效止血、内镜治疗康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血清Vit E水平[(23.17±1.98)μmol/L]高于对照组[(18.96±1.65)μmol/L],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抗利尿激素(ADH)、血糖(B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h及12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低于对照组,IL-10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钛夹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止血效果,优化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张献文竹建强冯凯祥
-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钛夹
- 超声内镜在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在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超声内镜及常规内镜下活检的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超声内镜组和常规内镜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并计算病理符合率;采集内镜检查后的血清并测定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超声内镜组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内镜组;超声内镜组患者检查后血清中应激激素NE、E、Cor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内镜组。结论:超声内镜用于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的病理符合率较高且创伤较小。
- 竹建强
- 关键词:超声内镜应激
- 一种带有刻度标志的肠镜用活检取样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刻度标志的肠镜用活检取样钳,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手持环,所述空心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空心管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手持部,所述空心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插入管...
- 周洋喻明成竹建强袁思欢李洋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ES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ESBD组(n=52),选择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EPBD组(n=52).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血淀粉酶变化趋势以及炎症介质含量.结果:ESBD组的结石完全清除率和一次性清除率均高于EPBD组;ESBD组血淀粉酶含量从术后第4天开始降低,EPBD组血淀粉酶含量从术后第6天开始降低;术后1~7 d时,ESBD组血淀粉酶含量均低于EPBD组;术后第7天时,ESBD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低于EPBD组.结论: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取石效果优于EPBD;ESBD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减轻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缓解炎症反应程度.
- 竹建强彭庆慧张献文赵红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