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涓

作品数:28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病理
  • 7篇肉芽
  • 7篇肉芽肿
  • 7篇肉芽肿性
  • 7篇乳腺炎
  • 7篇腺炎
  • 7篇小叶
  • 6篇肉芽肿性小叶...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临床病理
  • 3篇肉芽肿性乳腺...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鼠模型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
  • 3篇免疫
  • 2篇蛋白

机构

  • 2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军区总医...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北京普祥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巨鹿县医院

作者

  • 28篇程涓
  • 6篇丁华野
  • 6篇杜玉堂
  • 3篇刘光
  • 3篇吴珺
  • 3篇皋岚湘
  • 3篇戴欣
  • 3篇邱泽计
  • 3篇李杰
  • 2篇吴晓丹
  • 2篇吴爱明
  • 2篇赵福成
  • 2篇李琳
  • 2篇张冬梅
  • 2篇许亚梅
  • 2篇刘福鼎
  • 2篇娄利霞
  • 2篇齐莹
  • 2篇薛广伟
  • 2篇赵勇

传媒

  • 6篇诊断病理学杂...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病理肺组织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基于前期研究清热化痰方可以提高青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基础上,研究清热化痰方是否通过改善AECOPD受损肺组织的形态结构来利于抗生素在肺组织内的转运。[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氨溴索组、二陈汤组、蒌芩止嗽煎组各10只。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内毒素及鼻腔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鼓风干燥箱中进行风热刺激的方法建立大鼠AECOPD痰热证模型,病理组织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图文分析软件(IPP6.0)测量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肺泡腔面积与总面积比(PAA);同时对Weigert染色标本测量弹力纤维的相对面积。[结果]病理结果显示,AECOPD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肺组织结构严重受损,炎症细胞增多,说明模型复制成功,蒌芩止嗽煎组与氨溴索组受到破坏相对较轻,二陈汤组次之。MAN及PAA:蒌芩止嗽煎组、氨溴索组、二陈汤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igert染色显示,肺泡壁弹力纤维,其中以蒌芩止嗽煎组弹力纤维含量最高,以模型组受破坏最严重,其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蒌芩止嗽煎组、氨溴索组、正常组、二陈汤组和模型组。[结论]中西医化痰法对AE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受损肺组织结构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以清热化痰法最为明显;清热化痰法提高抗生素的肺内转运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不同程度改善肺组织受损的形态结构,降低受损肺泡结构对抗生素的渗透限制来协助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正相扩散,协同抗生素发挥作用。
李杰王林洋程涓吴珺邱泽计罗慧
关键词:清热化痰法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4例此类病例,对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伴发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患者年龄为25 ~ 39岁,均有生育史.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9~13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见小脓腔或小囊腔,腔内有灰白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4例均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表现,在此基础上均可见乳腺导管扩张;下肢皮肤呈结节性红斑改变.1例曾行抗生素治疗无效;2例激素治疗曾好转,停药后加重,1例抗结核治疗无效.术后随访6 ~35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伴发,准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和减少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程涓丁华野杜玉堂吴晓丹戴欣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节性红斑
内质网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综述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在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提示内质网应激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细胞适应性调节过程,也是诱发凋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介导的级联反应的激活在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珂珂黄涯吕梦娄利霞程涓聂波张冬梅吴爱明赵明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
尾静脉注射M1细胞构建BALB/c裸鼠髓系白血病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应用BALB/c裸小鼠构建M1白血病模型。方法 将12只5~6周龄的雌性BALB/c Nude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空白组,每组3只,进行尾静脉注射。低、中、高三组分别接种对数生长期M1细胞悬液每只1×10^6个、每只5×10^6个及每只8×10^6个。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于造模后第0、10、20、30天采集外周血,检测血常规、进行白细胞分类,第30天或濒死时处死取材,流式检测外周血及骨髓CD33CD117阳性细胞比例,制备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接种后第10~15天出现萎靡少动、脊背弓起等状况。实验第30天时,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各组小鼠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5);各组小鼠骨髓中CD33^+CD117^+比例增高,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高剂量组脾脏中可见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结论 BALB/c Nude小鼠经尾静脉注射8×10^6个小鼠白血病细胞M1后可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
徐昊淼李雅竹程涓赵勇许亚梅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裸鼠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例此类病例,对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年龄为19 ~ 34岁,其中5例未生育,3例有生育史,4例血清泌乳素升高.因抑郁/焦虑或精神分裂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 17年.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2 ~ 12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见小脓腔或小囊腔,直径0.1 ~0.5 cm,腔内有灰白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观察8例均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典型表现.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能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相关,准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和减少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程涓丁华野杜琳杜玉堂戴欣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抗精神病药物高泌乳素血症
AECOPD大鼠模型气道黏液高分泌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模型气道黏液高分泌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AECOPD模型组,建立大鼠AECOPD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并测定肺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NE比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吸气阻力(Ri)、分钟通气量(MVV)、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3/FVC)、呼气峰流速(PEF)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E水平与Ri呈正相关;NE水平与MVV、FEV0.3/FVC呈负相关;NE水平与PEF无相关。结论 AE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产生过量的黏液,加重气道阻塞,导致严重的气流受限,从而加速了肺功能持续下降的进程,所以AECOPD持续存在的气道黏液高分泌与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李杰王琦程涓张立山邱泽计吴珺罗慧董凤兰刘福鼎赵福成齐莹薛广伟
关键词:AECOPD大鼠模型气道黏液高分泌肺功能
尾静脉注射HL60、HL60/ADR细胞建立SCID beige小鼠白血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HL60及耐阿霉素(adriamycin,ADR)细胞HL60/ADR,构建SCID beige小鼠白血病模型。方法将15只4~5周龄的雌性SCID beig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四组模型12只(每组3只)。经2Gy X射线预处理,模型组分别经尾静脉接种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悬液1×10~7个/只(M1组)、5×10~6个/只(M2组),HL60/ADR细胞悬液1×10~7个/只(M3组)、5×10~6个/只(M4组),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于照射前、造模第10、18、28天检测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第32天或濒死时处死取材,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各模型组于接种细胞第7天开始,出现竖毛、萎靡少动、脊背弓起、步态不稳、偏侧或转圈,M1、M3两组较M2、M4两组体重下降更明显(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至观察周期32 d,M1、M3两组生存率分别为33%、67%,M2、M4两组全部生存。各组小鼠经X线照射7 d内白细胞数迅速降低,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第28天各模型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模型组白血病细胞比例亦明显升高,以接种HL60/ADR的M3组最为显著(P<0.05);接种第28天时各模型组CD3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然各模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32天或濒死前取材,病理组织切片,造模各组脾均可见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偶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灶。结论 SCID beige小鼠经2Gy X射线预处理后,每只尾静脉注射HL60、HL60/ADR细胞1×10~7个或5×10~6个均可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高浓度成瘤更快,中位生存期约29 d。
张坤徐昊淼程涓赵勇许亚梅
关键词:白血病HL60细胞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6
2010年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6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为女性,大部分有哺乳史,以乳腺肿块就诊,伴皮肤破溃9例,均不伴特殊感染.组织病理特点为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小叶结构通常存在,小叶内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随访6~36个月,复发4例.结论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特征上有相似之处,易误诊,须对其镜下组织改变仔细鉴别.
程涓杜玉堂丁华野
关键词:乳腺疾病肉芽肿炎症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形态和亚型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C)的病理形态学和亚型。方法 收集22例乳腺NE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染色,抗体包括: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56、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K5/6、CK14、p63、E-cadherin、p120、p53和Ki-67。对HER2蛋白表达2+的病例行HER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NEC的判断标准:50%以上的肿瘤至少表达1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同时其他器官没有发现NEC。结果 除1例男性外余均为女性,年龄在31 ~96岁(平均65.2岁)。病变发生在左乳15例(68.2%),右乳7例(31.8%)。肿瘤大小0.5~5.5 cm(平均2.7 cm)。6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包括:实性黏附型9例、黏液型6例、实性乳头状型3例、小细胞型2例、大细胞型1例、腺泡型1例。各种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比例:突触素为100%( 22/22)、NSE为12/13、CgA为54.5% (12/22)、CD56为5/16、ER为90.5% (19/21)、PR为81.0%( 17/21),无一例HER2蛋白过表达(3+),EGFR、CK5/6、CK14和p63均为阴性。所有E-cadherin和(或)p120标记的病例均显示细胞膜阳性(19/19)。p53阳性比例为6/17。Ki-67阳性指数<3%者占9.5%(2/21),3%~20%者占66.7%(14/21),>20%者占23.8% (5/21)。2例HER2蛋白表达2+者,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无基因扩增。免疫分子分型绝大多数为腺腔A型,无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结论 乳腺NEC好发于老年人,发生在左侧乳腺者多于右侧,最常见的亚型是实性黏附型,其次为黏液型,免疫表型归属于浸润性导管癌的特殊类型。
皋岚湘刘光李琳蔺会云金华程涓金木兰丁华野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表型分型
乳腺基底样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基底样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进展及预后。方法对4例乳腺基底样ILC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cadherin、p120caten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63、p53、Ki457染色,对其进行随访和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4例乳腺基底样ILC,1例为混合型,3例为多形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3例E—cadherin阴性,1例少部分胞膜阳性;p120catenin均为胞质阳性,1例少部分除细胞质阳性外有少部分细胞膜阳性;ER、PR及HER2均呈“三阴性”;CK5/6和EGFR均呈不同程度阳性;p632例阳性;p53阳性或弱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30%~75%。2例有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转移,3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发生胸壁转移,1例同时发生肝转移和腹部转移。结论乳腺基底样ILC癌细胞异型性大、核级高、核分裂象多,免疫表型ER、PR及HER2“三阴性”,CK5/6和EGFR阳性,符合基底样亚型,易发生邻近部位和远处组织或器官转移,对化疗反应差,预后较差。
张立英皋岚湘刘光杨光之程涓丁华野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